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101
【摘要】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教学任务,大学生将成为社会的未来中坚,他们不仅仅要具备优秀的工作能力与生活能力,更要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拥有正确的认识,保持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与奋发进取的工作态度。思政教育工作必须要充分考量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客观需求,全面改善教学效果及教学态度,迎合新时期下大学生多元化的思想特点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根本需求。本次研究主要围绕如何有效提升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展开深入探索。
【关键词】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时期;提升策略
大学生的思想正处于校园向社会的过渡期,相对宽松的生活与学习环境使得他们拥有了更多自主空间,但他们的思想与道德也更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思政教育能够对大学生产生引导作用,有助于完善和塑造大学生思想,促使学生走上健康发展道路。
一、新时期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分析
大学生思政教育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构成,而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思政教育逐渐形成了固定模式体系,这虽然有利于思政教育有序开展,但同时也导致思政教育逐渐陷入僵化困境,新时期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必要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探知:
(一)有助于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针对性
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不仅仅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文化素质与身体素质成长,更要对学生思想意志和道德品质培养保持高度关注。新时期的中国社会面临较为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强烈的思想冲击严重影响到学生们对世界的认知及其理想追求。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提升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及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需求,确保学生们更加有效地融入社会,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既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
(二)有助于满足高校教育改革的总体需求
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推动高校教育改革,中国大学数量和大学生数量持续走高,但教育质量与学生发展情况却不容乐观,这使得很多学生在步入社会后无法有效的适应社会环境与工作环境,既造成了人才与教育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无法体现高校教育的作用与价值。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对高校教育体系进行完善和调整,为高校教育改革提供借鉴与参考,探索一条适合中国高校教育改革需求的思政教育改革新路,真正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目标。
二、新时期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提升策略与路径解读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提升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工作必须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思政教育要围绕学生需求及教育环境入手,确保教师能够对学生思想产生更加深远影响,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教育指导,不断创新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
(一)建立全新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体制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提升必须要从思政教育工作体制入手,积极营造全新的教育环境,确保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与工作有效性能够纳入教育考核体系,建立并健全全新的大学生教育组织模式及教育体系。首先大学思政教育工作者要从教材、教法和考核等重点环节入手,调整思政教育布局和教育思路,同时构建动态发展机制,定期调整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与方式。其次大学生思政教育要改变理论教育为主的现状,积极引入实践教育相关内容,确保学生们能够在实践中验证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同时也使学生们能够通过实践转变自己的错误思想,更加有效地发挥思政教育作用。
(二)积极与学生展开交流互动,深入探究各类问题
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这严重影响到思政教育价值的发挥与体现。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围绕思政教育相关问题与学生们展开深度交流,正确认识并勇敢面对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所需要的思政教育。积极解决当前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坚持通过科学的教育理论和与时俱进的教育尝试解决教育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措施能够带给广大学生更加全面的学习体验,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确保广大学生能够保持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实现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持续发展。
(三)全面整合大学生思政教育资源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作,教育资源的合理调用与分配能够极大地提升使思政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政教育工作者不仅仅要利用内部教学资源改善思政教育现状,更要充分引入外部教学资源探索全新教育路径。一方面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教材、教学理论、教师资源入手改进和调整思政教育现状,另一方面则要加强与社会、学生家庭、用人单位的交流和沟通,利用这些资源对学生们展开教育和引导,确保学生们能够从这些教育资源中获取更多影响。
参考文献:
[1]司楠.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3):96-98.
[2]赵慧娟,孙秦敏.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J].职大学报,2015(01):108-111.
[3]李红革,王威峰.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构建[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03):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