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康(江苏省徐州市老年病医院外科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电凝刀头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就诊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110例分为两组,观察组55例使用自行改良电凝刀头电凝曲张的浅表静脉加用小切口改良大隐静脉主干全程剥脱手术治疗。对应组55例使用采用高位结扎,进行大隐静脉全程剥脱的传统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6个月,观察组患者肢体均恢复良好,未见复发及并发症。对照组则有复发与并发症产生。结论改良电凝刀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再辅以必要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良好,临床上值得推广。
【关键词】改良电凝刀微创大隐静脉曲张
【中图分类号】R61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6-0038-01
大隐静脉曲张是生活中的比较常见疾病之一,是所有静脉曲张的一种。遗传能够引起大隐静脉曲张的产生。其次长期站立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重体力劳动者,长期站立的劳作,是该病的产生的诱因。大隐静脉曲张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大隐静脉瓣膜处呈瘤样扩张,导致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相互汇合的地方的瓣膜丧失了“单向阀门”的作用,引起下肢血液回流不畅,静脉血液往下倒流,导致大隐静脉瘀血,从而使静脉迂曲、扩张。大隐静脉曲张前期主要表现为下肢浅静脉似蚯蚓状淤曲扩张,站立时患者出现酸张不适和疼痛感,于行走或者平卧位时酸胀与疼痛感消失[1]。如不采取恰当措施治疗后期发展为,下肢的皮肤因血液长期循环不畅而发生营养上的障碍,出现皮肤、瘙痒、脱屑、萎缩、色素沉着、皮下组织硬结等,有甚者则导致湿疹和溃疡的形成。
本病经久不治则容易形成下肢酸胀,甚至行走困难;进一步导致血管破裂,静脉血管破裂出血,甚至产生静脉曲张性湿疹(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层及真皮浅层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特点为剧烈的瘙痒,皮损多形性,对称性分布,并且会有渗出倾向)。有的患者能够在大隐静脉经久不治的情况下形成;溃疡,此溃疡是由于真皮以及皮肤深层织的破坏而形成的,,愈后会导致疤痕。凡是感染或结节破溃达一定深度后,可导致溃疡的发生以及导致淤滞性皮下硬化症,从而损害为继发溃疡。有些患者甚至小腿出现温疹,奇痒无比并且经久不能治愈[2]。有些患者小腿形成溃疡后长期不愈,最终导致截肢的产生。本研究采用改良电凝刀头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方法,效果显著,现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就诊大隐静脉曲张的患者110例,患者中男性68例,女性4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0±18)岁。其中大隐静脉曲张左侧有72例,右侧53例,双侧45例,共189条患肢。手术前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下肢深静脉通畅试验,诊断均为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没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观察组55例使用自行改良电凝刀头电凝曲张的浅表静脉加用小切口改良大隐静脉主干全程剥脱手术治疗。对应组55例使用采用高位结扎,进行大隐静脉全程剥脱的传统手术治疗。
1.2方法
1.2.1改良电凝头:一般电凝治疗采用的是塑料套管的针头,塑料套管在电凝时的缺点是容易遇热软化甚至会融化,此外电极柄与塑料套管针连接处不很牢靠,很容易在使用过程中脱落造成不必要的麻烦,手术操作起来也不方便,容易灼伤患者皮肤。改良后的电凝刀头采用直径为1.2mm碳钢条,总长约7~8cm,与刀柄连接处留2cm尾端,其余部位磨细后粗细相当于7~9号针头,针尖部2~3mm处不加涂层,其他表面均涂匀不黏的绝缘层。改良后的电凝刀头与电极手柄接触十分紧密,从而有良好的导电性,外加不黏涂层后既能绝缘,又可以隔热,表面光滑,操控起来十分方便。
1.2.2手术方法患者取平卧位,实施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后,在腹股沟皮纹下方的股动脉内侧行1.5cm左右的横切口,用手术刀解剖分离出大隐静脉的主干,结扎好,注意不要切断。另在内踝前内侧切横切口0.5~0.8cm,同样解剖游离出大隐静脉,在远端结扎后插入一次性抽剥器至腹股沟部,进一步确认结扎腹股沟处血管为大隐静脉主干后采取双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然后切断主干。慢慢引出一次性抽剥器的终端,暂时先不进行剥脱,这时候先用改良后的电凝刀对已经标记的所有曲张的浅静脉进行逐一的穿刺电凝,没有标记过的微细的蜘蛛状曲张静脉也同时采取相同方法进行电凝,电凝完毕后顺着抽剥器进行大隐静脉的全程剥脱,若有剥脱不全的地方,可以再进行逆行剥脱1次,如果还有没有剥脱完全的可以加剥离子后再顺剥1次,如此反复直到完全剥脱为止[3]。对于有些静脉曲张较重并且静脉曲张成团块状的患者,因为抽剥器不能一次很顺利的从踝部贯穿至腹股部,这时可以在受阻碍的部位加开一个1.2cm的切口,分成两段来完成全部大隐静脉的剥脱。在大隐静脉主干全程抽剥完毕后,用敷料进行覆盖,然后使用弹力绷带从开口的足踝部向上加压包扎一直到腹股沟的切口下缘,包扎完毕后结束手术。
传统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属肢,进行大隐静脉主干的全程剥脱,然后对浅表曲张的静脉进行分段切除。
1.3疗效指标:痊愈:完全恢复,无静脉曲张症状产生。有效:基本恢复,基本无静脉曲张,只是需要时间护理。无效:有复发及并发症产生。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组间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论
两组疗效随访后观察结果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后效果观察(n/%)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对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仍有多种方法,如硬化剂注射、激光治疗、环形缝扎等,但手术治疗仍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主要方法。传统手术方法为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及属肢,进行大隐静脉主干的全程剥脱,然后对浅表曲张的静脉进行分段切除,其效果固然肯定。但是由于传统手术方法切口过多、过长而导致创伤较大,对术后的恢复时间有很大影响。硬化剂注射短期内静脉曲张的状态会消失,但是由于没有进行高位阻断主干静脉和附属静脉的逆流,而导致较高的复发率,并且能产生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等严重的并发症。激光等所需要的设备价格昂贵,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复发率和并发症[4]。传统的手术方法主要是高位结扎大隐静脉主干以及其5个分支。本手术方法是在腹股沟处解剖游离大隐静脉时遇到几个分支就结扎几个分支。本组患者基本都能找到3~4支以上,对于静脉曲张增粗的分支一定要进行结扎。改良后的电凝刀以其良好的隔热导电绝缘性使得手术操作起来十分方便。本研究表明采用改良电凝刀头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相比于传统手术治疗有着创面小,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有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治疗。综上所述:改良电凝刀头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少华,刘清浩.改良电凝刀头微创治疗大隐静脉曲张191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3,20(01):29-30.
[2]俞慎林,乔正荣.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术研究进展[J].国际外科学杂志.2006,33(01):60-65.
[3]冯立新,顾宪文,吴超杰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浅静脉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研究[J].2002,5(02):118-120.
[4]郭宏杰,张宪生,王维亮.微创剥脱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9,19(02):314-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