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干预效果观察

李胜华

李胜华(中山市石岐苏华赞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摘要】目的对某社区老年人2型糖尿病高危状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干预的有效性。方法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筛查,并对筛查的不同人群进行不同干预措施。结果1152例患者获得随访,先前糖耐量及HbA1c正常的患者,410获得随访,其中有38例新发糖尿病;335例糖尿病患者获随访,仅26例病情恶化或因相关并发症死亡,其余血糖得到良好控制。438例糖尿病高危状态患者获得随访,57例新发糖尿病。结论对中老年人群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高危状态的流行病学调查非常重要,加强干预是减少新发病例,提高糖尿病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糖尿病流行病学干预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208-02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缺乏规律的合适运动,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提前介入干预可早期发现糖尿病的高发人群[2],并可争取获得更为规范的处理。笔者将我院就诊和体检者中,对老年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筛查,并进行早期相应的干预,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药物依从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就诊或体检的老年人,年龄≥60岁,其身体一般情况良好,相关资料完整。

1.2方法

自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60岁以上人群进行2型糖尿病高危因素筛查。采用问卷调查方法获取有关信息,开始调查前对调查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以便保证获取信息的一致性和规范。

糖尿病高危人群包括[3,4]:1.亲属中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2.超重或肥胖,血脂异常,以往曾有血糖异常史;3.患心脑血管疾病和(或)高血压者;4.>30岁的妊娠妇女,有妊娠糖尿病史者,有多囊卵巢综合症或有不能解释的滞产者的妇女;5.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特殊药物。

根据筛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2结果

发放调查问卷6532份,收回有效问卷3230份。筛查出高危人数2100例,对其进行OGTT试验及HbA1c等生化检查。对检查结果正常的1116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等干预,嘱其每年进行随访。有412例患者确诊为2型糖尿病,对其进行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进行干预,通过规范的降糖治疗(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对其强调长期坚持治疗的重要性,以提高依从性。其中633例糖尿病高危状态患者,在医生指导下先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视生活方式干预结果决定是否给予药物治疗。

2100例高危患者有111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9~15个月,平均1年。先前糖耐量及HbA1c正常的患者,410获得随访,其中有38例新发糖尿病;335例糖尿病患者获随访,仅26例病情恶化或因相关并发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糖尿病肾病等死亡,其余血糖得到良好控制。438例糖尿病高危状态患者获得随访,57例新发糖尿病。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糖尿病呈现“三多一少”的特点:即多尿、多食、多饮和消瘦。在我国,糖尿病却是表现出令人担忧的“三高一低”:即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和低知晓率[5]。显然,糖尿病已逐渐成为我国继心血管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对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负担,必须加以重视。

要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和致残致死率,必须要提前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以便及早发现和诊断,并尽早进行干预,从而减少糖尿病的发病率与其并发症的治疗费用。本研究通过主动性筛查社区的老年人群,先采用对老年人问卷调查的方式,初步将具有各种危险因素的人群筛查出来,再进行与糖尿病相关的生化检查,最后根据相关结果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这种方式一来可以扩大筛查范围,二来降低了筛查的成本,值得推广。

首先,健康宣教等干预对健康人群而言非常重要,有效改善人们对糖尿病的知晓率和主动。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糖耐量检查结果及HbA1c正常的人群加强健康宣教,并嘱其按时随访。第一健康宣教可提高了人群对糖尿病预防的重视,第二可让其改变以致糖尿病发生的不良饮食和行为习惯。本组健康患者新发糖尿病9.3%(38/410),低于文献报道水平。

再者,如筛查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糖尿病高危状态),则须立即采取干预。一般先调节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根据患者身体素质建议配合适宜的运动疗法。如观察一段时间仍无改善者可加用口服降糖药早期干预治疗。因为,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受损等仍处于可逆状态,经过处理,可以使此部分人群恢复正常,否则发展成为糖尿病的可能性增加。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干预,高危状态患者的糖尿病新发率仅为13.0%(57/438),低于文献报道水平。

有部分糖尿病患者长期得不到确诊,或有些患者虽已获得确诊,但不清楚控制血糖的重要性。未规范进行血糖控制和饮食调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将不可避免,预后亦较差。本研究通过筛查,确诊并随访335例患者,通过规范的降糖治疗(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等降糖药物),并加强健康宣教,提高了治疗的依从性。结果显示,大部分患者血糖基本控制良好,仅有7.8%(26/335)的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或死亡。

综上所述,要改变目前糖尿病的“三高一低”现状,除了国家职能部门的制度建设和相关媒体的宣传,进一步完善社区医疗服务[6],医生可主动出击,早期宣教,积极筛查和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措施,从而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在预防上,通过饮食调节等行为干预,可降低健康人群发生糖尿病可能性。另外,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规范治疗,定期进行随访及必要的监测复查,必要时调整用药方案,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鲍晨辉.2001年与2007年北京市西城区糖尿病患病现状及变化趋势对比分析.中国自然医学杂志.December2008,Vol.10No.6:442-446.

[2]LeungCC,LainTH,ChanWM,etal.Diabeticcontrolandriskoftuberculosis:acohortstudy[J].AmJEpidemiol,2008,167(12):1486-1494.

[3]王寒旭,张德太.我国糖尿病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分析.现代临床医学,2011,37(4):248-250.

[4]王克安.中国糖尿病的防治和研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99,20:260-263.

[5]YangW,LuJ,WengJ,eta1.PrevalenceofdiabetesamongmenandwomeninChina[J].NEnglJMed,2010,362(12):1090-1101.

[6]郑颐,叶露.我国糖尿病社区干预项目经济学评价系统综述.中国卫生经济.2006,25(1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