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社区血脂异常干预信息化平台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基层社区血脂异常干预信息化平台效果评价

励艳艳

(鄞州区明楼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宁波315040)

【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血脂异常认知水平、健康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构建社区血脂异常干预的信息化工作平台。方法:农保、医保体检数据收集,干预6个月后对比干预前后血脂水平情况,调查社区居民干预前后血脂水平、膳食行为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的血脂水平、膳食行为、血脂知识知晓率、控制率的等指标较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探索适合基层社区的血脂异常干预信息化平台,发挥慢性病管理的网络优势,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效率、从侧面推动社区基本医疗的需求发展。对基层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监测、干预和预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血脂异常;社区;信息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R5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01-0349-02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数据显示我国18岁以上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血脂控制达标率仅有26.5%。近年来,我国血脂异常人群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

农村社区血脂异常患病情况相当严重,已成为农村社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因此应针对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倡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锻炼,控制腰围在正常范围。通过开展规范化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提高血脂异常患者的发现率、管理率和控制率,提高社区居民对血脂异常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和血脂控制达标率,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3]。

由于条件所限,目前基层社区开展血脂异常干预信息化平台的单位很少,基层医生对于如何提高规范治疗能力和非药物治疗的手段认识还远远不足,为加速社区血脂异常信息化干预平台的推广及应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本资料与研究对象

导出2012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农、医保体检250例高脂血症患者名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126例作为干预组进行社区综合管理,124例作为对照组,单纯服药,干预半年后分析干预效果。两组服药情况、年龄、学历及并发症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干预组126例,其中男性66例,女性60例;年龄44~73岁,平均(63.2±10.4)岁;病程6~24个月。对照组124人,其中男性63例,女性61例;年龄48~75岁,平均(64.8±11.7)岁;病程5~22个月。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250例患者录入社区医生综合管理平台,并进行随访管理。血脂异常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3]标准:血总胆固醇(TC)≥5.18mmol/L,甘油三酯(TG)≥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C)≥3.37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mmol/L。

1.2方法

1.2.1建立信息化平台

利用基层社区医院社区医生综合平台,实现血脂异常干预,达到提高慢性病管理效率、共享信息化资源的目的,具体做法如下:①与宁波金唐软件公司合作,整合慢性病管理系统和基本医疗系统,构建血脂异常管理模块。②研究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信息、健康档案信息、慢病管理信息和医学检验信息等在社区医生工作平台的整合,血脂异常管理能充分利用这些模块信息,综合干预和评价其健康管理措施,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③利用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居民血脂异常者的区域化信息管理平台,与软件公司合作研发一套能满足农村社区血脂异常需求,与HIS系统及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相融合。

1.2.2开展健康教育

组织社区医生规范化培训,邀请省级、市级专家上课。社区医生针对250例血脂异常入组人群举办专题健康教育训班,教育形式力求新颖多样,我们采取每月举办1次联谊活动,逐一入户发放健康教育的宣传资料、科普书籍、健康处方。专门针对家属进行宣教,争取取得家庭成员的大力支持与配合,调动家庭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其督导作用。指导患者食物多样化搭配,选择合理适量的运动方式。以简洁的语言向患者讲解高脂血症的危害、并发症、治疗原则、预防措施、如何规范使用降血脂药,力求简洁明了,便于患者掌握和接受。

1.2.3生活方式的干预

积极引导患者改善不良的饮食习惯,让患者充分认识到喜食动物性脂肪,高盐饮食的危害,能主动改变饮食结构,以谷类食物,蔬菜为主,饮食多样化。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避免久坐。注意控制体重,改善腹型肥胖,戒烟、限酒,尤其避免喝烈性酒、生活规律、睡眠充足、防止过度疲劳和紧张。

1.3统计学方法

利用统计软件Epidata3.0建立数据库,实行双录入。采用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F检验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前后患者血脂水平变化情况

干预6个月后,对比干预组与对照组的TC、TG、LDL-C及HDLC变化情况,干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85,P<0.05)。结果见表1。

表1干预前后血脂水平变化情况(mg/dl)

3.讨论

血脂异常的早期干预,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为广大社区居民节省医疗费用减少了医疗资源的浪费[4]。通过建立基层社区血脂异常干预信息化平台、借助公共卫生专职人员,长期致力于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建立健全了慢性病防治网络[5]。宁波鄞州区基层社区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全面带动社区慢性病综合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社区医生的业务知识、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效率、居民的健康保健意识,从侧面推动了基本医疗的需求发展[6]。

利用宁波鄞州区区域化的信息平台,社区医院导出血脂异常者管理前后对比数据,并对其管理前后的血脂控制情况,及膳食改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本次管理前后的对比分析对血脂异常人群的社区综合管理积累了一定经验,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依从性,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血脂异常社区综合管理可有效调节患者的血脂,使血脂早日达标,使健康管理的模式不断推进。此做法具有较好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际应用前景。通过系统的综合干预,提出基于社区血脂异常干预的信息化工作平台特色的综合性管理模式,对于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基层社区居民血脂异常监测、干预和预防,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8]。

【参考文献】

[1]廖晓阳,许国藩,伍佳,刘娴媛,王茹玲,刘健康,姚科.城乡社区高脂血症伴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现状研究[J].华西医学,2013,01:22-25.

[2]赵宁.社区综合管理对血脂异常的效果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2012,11:1287-1289.

[3]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05:390-419.

[4]黄喜顺,吴义森,蓝宇频,邱耀辉.非药物干预对健康体检人群高脂血症的防治效果研究[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3,02:139-142.

[5]陈素娥,陈彩琴,朱晨平.高尿酸血症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4,06:748-750.

[6]胡立珍.一般干预和强化干预措施对血脂异常疗效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2,12:1846-1848.

[7]薛坚.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脂血症患者血脂控制的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3,07:994-995

[8]杨红琪,张金凤.饮食干预对男性Ⅱ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异常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06:503-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