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5624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们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同时,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可达到降低临床护理压痕出现、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
一、引言。
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是婴幼儿临床治疗常见问题,若临床处理不及时,很容易诱发静脉炎、压疮等并发症,增加婴幼儿治疗痛苦。有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临床留置针处理中应用,可有效应对护理不及时,护理不到位等问题。由此,本文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我们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
患者一般资料:性别:男孩:46例,女孩:46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17±1.02)岁。留置针位置:头皮静脉40例,手足静脉20例,手足关节部位静脉32例。所有患儿留置管时间均≥2d。
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方法。对照组按一般护理要求开展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2.1品管圈前期准备:成立专门护理小组,包括1名圈长,1名辅导员,7名护理人员。同时,结合婴幼儿留置针护理要求,开展护理前培训。
2.2品管圈护理:①根据婴幼儿患者皮肤情况,分析婴幼儿存在留置针所致压痕原因,确定护理方案。②当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针翼下方贴棉垫,并应用无菌帖,贴于导管固定针柄下方,确保皮肤与敷料贴面完全接触,并将导管成“u”型固定。③婴幼儿皮肤较娇嫩,护理人员进行绷带缠绕时,应注重包扎力度和姿势,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包扎好后放入1个手指为最佳。
2.3日常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沟通,讲述如何对不同位置的留置针进行简单护理,注意患儿行走、运动等方面注意事项,并嘱用药要求。同时,护理人员每天对患儿留置针周边皮肤进行抽查。若发现皮肤发红、起疹等情况,应及时与圈长、辅导员进行沟通,进行处理。
3.统计学方法。本次以SPSS23.0系统统计结果为准,运用(t)表示计量结果,(%)表示计数结果,且P<0.05时,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三、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留置针压痕预防结果。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留置针压痕预防对比表(单位:n/%)
组别例数(n)压痕出现率并发症
观察组417(17.07)4(9.76)
对照组4122(53.66)26(63.41)
P-<0.05
2.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对比表(单位n/%)
组别工作态度积极性护理失误率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41)40(97.56)1(2.44)39(95.12)
对照组(n=41)20(48.78)10(24.39)19(46.34)
P<0.05
四、讨论与结果。
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是婴幼儿临床静脉注射期间常见症状。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皮肤层外部保护层薄弱,皮肤与留置管长期接触期间,容易出现皮肤感染,静脉镇压痕会引发静脉炎、压疮等并发症,情况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全身感染,增加患儿治疗痛苦。常规护理方法,只能按常规要求为患儿更换敷料,缺乏日常护理,增加了婴幼儿留置管应用时,出现皮肤压痕的感染率。本院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53.66%,出现并发症26例,占63.41%。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品管圈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和员工三结合。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面扩展。品管圈活动,是指由相同、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团体,通过集思广益、按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问题,它是一种较灵活的工作方法,可适应于多种项目需求。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可适应婴幼儿临床护理工作高质量、工作环节繁杂的需求,为婴幼儿临床治疗期间,留置针周边皮肤护理提供保障。
品管圈活动起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由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日本人不仅训练工程师与主管阶层,而且有计划地大量提高生产力。品管部在美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师、信度工程师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反观日本,品管方法被使用后,可以缩减庞大的品管部门及专门的工程师。
本院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同时,品管圈互动,具有组织性和目标性,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目标明确,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护理误差率明显下降,家属护理满意度提高。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且P<0.05。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压痕率的应用
左继芳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5624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们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同时,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可达到降低临床护理压痕出现、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
一、引言。
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是婴幼儿临床治疗常见问题,若临床处理不及时,很容易诱发静脉炎、压疮等并发症,增加婴幼儿治疗痛苦。有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临床留置针处理中应用,可有效应对护理不及时,护理不到位等问题。由此,本文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我们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
患者一般资料:性别:男孩:46例,女孩:46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17±1.02)岁。留置针位置:头皮静脉40例,手足静脉20例,手足关节部位静脉32例。所有患儿留置管时间均≥2d。
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方法。对照组按一般护理要求开展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2.1品管圈前期准备:成立专门护理小组,包括1名圈长,1名辅导员,7名护理人员。同时,结合婴幼儿留置针护理要求,开展护理前培训。
2.2品管圈护理:①根据婴幼儿患者皮肤情况,分析婴幼儿存在留置针所致压痕原因,确定护理方案。②当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针翼下方贴棉垫,并应用无菌帖,贴于导管固定针柄下方,确保皮肤与敷料贴面完全接触,并将导管成“u”型固定。③婴幼儿皮肤较娇嫩,护理人员进行绷带缠绕时,应注重包扎力度和姿势,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包扎好后放入1个手指为最佳。
2.3日常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沟通,讲述如何对不同位置的留置针进行简单护理,注意患儿行走、运动等方面注意事项,并嘱用药要求。同时,护理人员每天对患儿留置针周边皮肤进行抽查。若发现皮肤发红、起疹等情况,应及时与圈长、辅导员进行沟通,进行处理。
3.统计学方法。本次以SPSS23.0系统统计结果为准,运用(t)表示计量结果,(%)表示计数结果,且P<0.05时,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三、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留置针压痕预防结果。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留置针压痕预防对比表(单位:n/%)
组别例数(n)压痕出现率并发症
观察组417(17.07)4(9.76)
对照组4122(53.66)26(63.41)
P-<0.05
2.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对比表(单位n/%)
组别工作态度积极性护理失误率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41)40(97.56)1(2.44)39(95.12)
对照组(n=41)20(48.78)10(24.39)19(46.34)
P<0.05
四、讨论与结果。
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是婴幼儿临床静脉注射期间常见症状。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皮肤层外部保护层薄弱,皮肤与留置管长期接触期间,容易出现皮肤感染,静脉镇压痕会引发静脉炎、压疮等并发症,情况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全身感染,增加患儿治疗痛苦。常规护理方法,只能按常规要求为患儿更换敷料,缺乏日常护理,增加了婴幼儿留置管应用时,出现皮肤压痕的感染率。本院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53.66%,出现并发症26例,占63.41%。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品管圈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和员工三结合。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面扩展。品管圈活动,是指由相同、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团体,通过集思广益、按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问题,它是一种较灵活的工作方法,可适应于多种项目需求。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可适应婴幼儿临床护理工作高质量、工作环节繁杂的需求,为婴幼儿临床治疗期间,留置针周边皮肤护理提供保障。
品管圈活动起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由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日本人不仅训练工程师与主管阶层,而且有计划地大量提高生产力。品管部在美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师、信度工程师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反观日本,品管方法被使用后,可以缩减庞大的品管部门及专门的工程师。
本院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同时,品管圈互动,具有组织性和目标性,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目标明确,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护理误差率明显下降,家属护理满意度提高。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且P<0.05。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可达到降低临床护理压痕出现、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雯,《QC小组活动对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马续威,《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哈尔滨医药;
[3]聂玉琴,《综合ICU设立护理组长负责制的临床实践与效果》,护理研究;
[4]万莉玲,《运用品管圈提高产妇健康教育知晓率》,当代护士,2014年11期;
[5]黄惠根,《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6期;
[6]林秀媚,《执行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04期;
[7]赵艳茹,《品管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
[8]李原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压痕率的应用
左继芳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5624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方法:从我们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同时,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结论: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可达到降低临床护理压痕出现、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
一、引言。
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是婴幼儿临床治疗常见问题,若临床处理不及时,很容易诱发静脉炎、压疮等并发症,增加婴幼儿治疗痛苦。有研究表明: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临床留置针处理中应用,可有效应对护理不及时,护理不到位等问题。由此,本文从本院2019年1月-2019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析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从我们黔西南州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18年8月接收的患者中,随机抽取82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
患者一般资料:性别:男孩:46例,女孩:46例。年龄:2-9岁,平均年龄:(4.17±1.02)岁。留置针位置:头皮静脉40例,手足静脉20例,手足关节部位静脉32例。所有患儿留置管时间均≥2d。
两组患者资料对比无差异,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2.方法。对照组按一般护理要求开展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2.1品管圈前期准备:成立专门护理小组,包括1名圈长,1名辅导员,7名护理人员。同时,结合婴幼儿留置针护理要求,开展护理前培训。
2.2品管圈护理:①根据婴幼儿患者皮肤情况,分析婴幼儿存在留置针所致压痕原因,确定护理方案。②当留置针穿刺成功后,在针翼下方贴棉垫,并应用无菌帖,贴于导管固定针柄下方,确保皮肤与敷料贴面完全接触,并将导管成“u”型固定。③婴幼儿皮肤较娇嫩,护理人员进行绷带缠绕时,应注重包扎力度和姿势,避免过紧或过松,以包扎好后放入1个手指为最佳。
2.3日常护理:护理人员与患儿家属沟通,讲述如何对不同位置的留置针进行简单护理,注意患儿行走、运动等方面注意事项,并嘱用药要求。同时,护理人员每天对患儿留置针周边皮肤进行抽查。若发现皮肤发红、起疹等情况,应及时与圈长、辅导员进行沟通,进行处理。
3.统计学方法。本次以SPSS23.0系统统计结果为准,运用(t)表示计量结果,(%)表示计数结果,且P<0.05时,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
三、结果。
1.对照组与观察组留置针压痕预防结果。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留置针压痕预防对比表(单位:n/%)
组别例数(n)压痕出现率并发症
观察组417(17.07)4(9.76)
对照组4122(53.66)26(63.41)
P-<0.05
2.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说明统计学研究结果有意义。具体情况如下:对照组与观察组护理对比表(单位n/%)
组别工作态度积极性护理失误率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41)40(97.56)1(2.44)39(95.12)
对照组(n=41)20(48.78)10(24.39)19(46.34)
P<0.05
四、讨论与结果。
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是婴幼儿临床静脉注射期间常见症状。由于婴幼儿皮肤娇嫩,皮肤层外部保护层薄弱,皮肤与留置管长期接触期间,容易出现皮肤感染,静脉镇压痕会引发静脉炎、压疮等并发症,情况严重时,甚至会诱发全身感染,增加患儿治疗痛苦。常规护理方法,只能按常规要求为患儿更换敷料,缺乏日常护理,增加了婴幼儿留置管应用时,出现皮肤压痕的感染率。本院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53.66%,出现并发症26例,占63.41%。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就是由相同、相近或互补之工作场所的人们自动自发组成数人一圈的小圈团体(又称QC小组),然后全体合作、集思广益,按照一定的活动程序,活用品管七大手法,来解决工作现场、管理和文化等方面所发生的问题及课题。它是一种比较活泼的品管形式。品管圈的特点是参加人员强调领导、技术人员和员工三结合。现代的QCC管理内容和目标突破了原有的质量管理范围,向着更高的技术、工艺和管理方面扩展。品管圈活动,是指由相同、或互补性质的工作团体,通过集思广益、按一定的活动程序解决问题,它是一种较灵活的工作方法,可适应于多种项目需求。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可适应婴幼儿临床护理工作高质量、工作环节繁杂的需求,为婴幼儿临床治疗期间,留置针周边皮肤护理提供保障。
品管圈活动起始于1950年Deming(戴明)教授的统计方法课程,以及1954年Juran(朱兰)教授的质量管理课程,由石川专馨博士于1962年所创,国内多称之为质量管理小组。日本人不仅训练工程师与主管阶层,而且有计划地大量提高生产力。品管部在美国是很大的部门,成员包括品管工程师、信度工程师和其他领域的专家。反观日本,品管方法被使用后,可以缩减庞大的品管部门及专门的工程师。
本院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留置针预防护理中,压痕出现率17.07%,出现并发症4例,占9.76%。同时,品管圈互动,具有组织性和目标性,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时,目标明确,工作积极性明显提升,护理误差率明显下降,家属护理满意度提高。观察组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积极性97.56%,临床护理失误率2.44%,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5.12%。且P<0.05。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可达到降低临床护理压痕出现、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雯,《QC小组活动对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马续威,《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哈尔滨医药;
[3]聂玉琴,《综合ICU设立护理组长负责制的临床实践与效果》,护理研究;
[4]万莉玲,《运用品管圈提高产妇健康教育知晓率》,当代护士,2014年11期;
[5]黄惠根,《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6期;
[6]林秀媚,《执行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04期;
[7]赵艳茹,《品管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
[8]李原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在婴幼儿留置针所致皮肤压痕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可达到降低临床护理压痕出现、及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雯,《QC小组活动对提高消化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2]马续威,《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护士手卫生依从性中的应用》,哈尔滨医药;
[3]聂玉琴,《综合ICU设立护理组长负责制的临床实践与效果》,护理研究;
[4]万莉玲,《运用品管圈提高产妇健康教育知晓率》,当代护士,2014年11期;
[5]黄惠根,《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中心静脉导管堵管发生率》,中国护理管理,2013年06期;
[6]林秀媚,《执行持续质量改进制度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当代护士(下旬刊),2014年04期;
[7]赵艳茹,《品管圈预防妇科腹腔镜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观察》,护理实践与研究;
[8]李原莉,《品管圈活动在降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检验医学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