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电缆系统主绝缘故障预定位方法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复杂电缆系统主绝缘故障预定位方法的探讨

吴章洪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中山5284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输电网的建设日新月异,电缆线路因具有占地少、供电可靠及美化城市的优点,在输电网络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电缆故障后,我们首先想到的仪器是故障测试车,因为它具有预定位高精度的特点。然而,当遇到含有T接头,或含多个交叉互联段,或含有GIS终端的复杂高压电缆系统时,一旦故障,往往出不了故障波形,令定位人员一筹莫展。本文介绍了一种高压智能电桥定位方法,特别适合于复杂电缆系统的主绝缘故障预定位,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复杂电缆系统;主绝缘故障;智能电桥;故障预定位

引言

电缆主绝缘故障定位通常有两种预定位方法,即波反射法和电桥法。对于一般电缆系统,采用以上两种方法即可准确的定位出电缆故障。电缆系统可能包含GIS终端、T接头或包含多个交叉互联段的电缆线路,有上述一种或几种情况,我们称为复杂高压电缆系统,此种系统中电缆一旦发生绝缘击穿,由于T接头等导致波形反射紊乱、衰减严重等,从而,电缆测试车波反射法定位非常困难,高压电桥效果不佳。因此,可以说复杂电缆系统主绝缘故障预定位,是业内公认的难题。

1预定位困难的原因

1.1波反射法

1.1.1含有T接头电缆系统

电缆T接线路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户内终端跳线T接;站内GIS终端T接;T接筒T接;Y接头。采用跳线T接的线路可以将T电缆解口成独立段;采用GIS终端T接的线路可以通过拉开联络刀闸把T电缆解列独立段,再采用常规的测试方法进行测寻。对于T接筒、Y接头T接线路难以将其解口成独立段,T接头将电缆分为3段,脉冲经过T接头时,能量分为3份,一份返回,另外2份传至另外2段电缆,如强弩之末,难以使故障点放电,定位、定点均不合适。如故障点远离测量点或在另外2段电缆上,脉冲经复杂反射,波形复杂,难以定位。

1.1.2含有GIS终端电缆系统

含有GIS终端电缆系统在电缆定位过程中通常需要打开GIS终端气室,涉及到另一个部门,其他专业,工作协调及人员调配费时多多,增加了定位的工作量和现场操作的难度。另外打开GIS终端气室,还有可能导致SF6气体的泄露、外部水分的渗入,可能导致GIS内部闪络故障,增加设备的运行风险。因此,定位时最好不要打开GIS终端气室。使用智能电桥进行含有GIS终端电缆系统的电缆定位时,电缆线芯可以通过GIS终端接地刀闸引出,但引出套管耐压有限,通常110kVGIS开关为8kV,220kVGIS开关为12kV,因此通过该点能施加的电压有限。

1.1.3包含交叉互联段电缆系统

经过交叉换位后,波阻抗产生突变,使定位反射波十分复杂,难以定位,高压脉冲在该点也有能量损失,难以到达远处。因此要求短接同轴接地电缆,使故障相电缆金属护层连续。实际上,短接全线交叉互联接地箱要撬开工井,拆开接地箱体,劳动强度非常大,还消耗大量宝贵时间,并非易事。即使短路,也会形成阻抗突变,高低压脉冲均会反射,因此同轴接地电缆短路效果有限。

1.2高压电桥法

高压定位电桥用于3芯电缆(主要用于配网)有许多成功实践,操作简单,对稳定性高阻故障有效。但面对单芯电缆,由于测试缆上感应电压往往超过100V,容易损坏高压定位电桥仪。

图1高压电桥定位原理图

测试电缆临近电缆运行电流形成的磁场中,在测试回路上可能存在超过100V的工频感应电压,而用于定位的直流电位差不过mV级。因此,检流计容易损坏,或者不能平衡,或因为交流参与电桥平衡,定位比例误差很大。

2电缆故障定位智能电桥介绍

为利用电桥法的优点,避免工频感应电压的干扰,针对高压复杂电缆定位特点,电缆故障定位智能电桥在高压定位电桥的基础上进行了功能改进。集烧穿和智能电桥于一体,可以快速将高阻故障烧成低阻,大大提高了故障定位精度,特别适合于高压、大截面、大长度复杂电缆系统的主绝缘故障预定位。

图2高压智能电桥定位原理图

工作原理:

1)电缆长度为L,测量端至故障点长度为LX,故障电缆与辅助电缆在远端以低阻导线短路。高压恒流源输出恒定电流I1,经开关K5加在故障电缆线芯上,经过故障电阻RZ,由金属护层或大地流回,电流I1在LX电缆线芯上产生电压降U1,该电压由mV表测得,由此可以计算该段电阻为RX。

2)然后,分开K5,合上K6,重复上述步骤,可以测得RY(包括辅助电缆电阻),通常辅助电缆与故障电缆截面相同,有2RL=(RX+RY)。

3)故障长度由下式计算得出LX=2L*RX/(RX+RY)

基于智能电桥的工作原理,其具备3种测试方法:电压降法、截面法、电桥法。

电压降法定位。输入电缆全长,先在故障电缆远端制造一个低阻接地点,以测量电缆全长电阻,再撤销该低阻接地线,重复测量,即可显示故障长度。其缺点是需要2个测量步骤。优点是远端可用小截面短接线,对于高压电缆户外终端及未完成施工的电缆护套定位,接线方便的优点足以抵消2次测量的麻烦。

截面法定位。已知被测电缆线芯截面积和材料,可选用截面法预定位,对于高压电缆,电缆截面标称值比较可靠,实践表明,也有不低于3%的定位精度。截面法的优点在于无需知道电缆长度,但测量精度相对较低。

电桥法定位。电桥法远端短接线,必须使用低阻值、粗短线。高压电缆主绝缘故障定位,在GIS终端处短接,或护层故障定位,在接线箱中短接,推荐该法,定位可一次完成。

图3故障线路护套接地系统示意图

3案例分析

3.1线路概况

110kV小菊乙线是中山市北部片区的一条重要线路,电缆于2013年06月发生故障,C相主绝缘击穿。小菊乙线是典型的复杂电缆系统,小榄站至N01塔、至沙口站为电缆线路,小榄站为一组构架终端,N01塔为一组户外终端,沙口站为一组GIS终端,且含有电缆T接头;内含有3个交叉互联系统;含有3个不同电缆截面。线路长达7.7公里。

小榄站到#6接头,长度:3752米,型号:YJLW03-800。

#6接头到N1塔终端,长度:4030米,型号:YJLQ03-500。

#6接头到沙口站,长度:193米,型号:YJLW03-630。

3.2测试难度

使用GZD-2010电缆故障定位智能电桥前,首先尝试波发射法,将C相全线交叉互联接地箱中同轴电缆短路,使用多次脉冲法定位不成功。

在N1塔终端上,用3根12m截面积为50mm2的铜导体并联短路,在小榄站尝试使用GZD-400A高压定位电桥定位,因另一回路电缆运行,感应电压高达40V,定位不成功。

3.3故障点定位

在使用多次脉冲法及普通电桥法定位不成功的情况下,决定用电缆故障定位智能电桥在小榄站测量。

将所有不同截面的电缆长度折算到800mm2。#6中间接头-N01,原有截面500mm2长度4030米,折算到800mm2相当于6448m。短路线截面150mm2,长度12m,折算到800mm2相当于64m。相当于单相电缆总长增加:32m,因此电缆总长折算到800mm2后总长为10232m。

采用电桥法进行两次测量,第一次结果为:17.77%,即故障点距离为3636m,换一端测量。第二次结果为:83.44%故障点距离为3389m,平均距离为:3512m。

初测判定故障点位置为:距#6接头(T接头)往小榄站方向240米。此后,解开#5,#6接头间3相电缆的接地线,测量该段故障相铝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电阻值很低。短路#5接头的B、C相铝护套,用电桥在#6接头测量护套故障点,结果显示距#6接头约270.6m处,最后在距离#6接头约250m处确定护层故障点。在小榄站,用冲击放电发对C相施加脉冲电压,在距离#6接头约250m处听到明显放电声,从而确定最终故障点即在此处。开挖后显示为电缆本体击穿。

图4故障点

4智能电桥测试复杂电缆系统的优势

利用电缆故障定位智能电桥,完成上述定位。无需拆开交叉互联箱,临近运行电缆干扰没有影响。

初步确定位置后,再复查护层电阻,由此判断护层低阻点可能与击穿点重合,然后利用跨步电压定位。街边嘈杂环境,跨步电压定位护层缺陷点,范围大,精度高,比脉冲声磁同步法更容易找到故障点。

中间接头内部或击穿通道进水故障很难形成有效击穿。使用电缆故障定位智能电桥定位,不需烧穿,也不必打开GIS终端气室。

竣工试验中形成的击穿,往往呈闪络型击穿,根据残压即可判断击穿发生在附件上还是本体上。如在附件上,派人监护每个中间接头及终端,加直流电压至击穿,故障点可以听到大的放电声,定位一击成功。如在本体,先烧穿,再定位。

5结论

因此,电缆故障定位效率,有赖于合理选择仪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其他方法辅助,尤其针对复杂系统的电缆故障定位,应该根据电缆系统结构,步步分解,分段查找,将复杂系统简单化,更快、更容易的找出电缆故障。可以说,利用电缆故障定位智能电桥定位,复杂电缆系统高压电缆的定位难题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邝永福.电线电缆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周小谦.电线、电缆及其附件实用手册.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

[3]王伟,李云财,马文月,文武.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技术基础.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