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唐代建筑的“张力”意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浅析唐代建筑的“张力”意蕴

原秀娟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河南省开封市475001)

摘要:张力理论是阿恩海姆艺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鲁道夫·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一书中对绘画中张力与运动的关系作过讨论,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通过具有张力的绘画形式所表现出的运动感在人们心里具有极大的感召力。同样,张力在建筑设计中同样是实现建筑运动感的形式语言之一。建筑虽然是静态的,但建筑师赋予建筑一种强烈的视觉艺术感染力,在“力”的作用下赋予建筑有生命的运动感,使建筑充满韵律感,让我们在“不动”的建筑中感受到“动”。本文从唐代建筑的视角理解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分析唐代建筑中的“张力”表现。

关键词:张力;阿恩海姆;唐代建筑;运动

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表达了他对于“张力”的理解,对张力与运动的关系作了论述,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运动知觉来源何处,我们在静态中看到了运动。T·S·艾略特曾经这样说过:“一个中国式的花瓶,虽然是静止的,但看上去却在不断地运动着。”在不动的物体中,我们能感受到动感,艺术家认为这种“不动之动”是艺术品的的一种极为重要的性质。按照达芬奇的说法,如果在一幅画的形象中见不到这种性质,“它的僵死性就会加倍。由于它是一个虚构的东西,本来就是死的,如果其中连灵魂的运动和肉体的运动都看不到,它的僵死性就会成倍地增加。”对于这种不动物体之中的运动与张力,也可以在古今建筑中见到。例如建筑形态中的动感变形、交互空间的张力、室内外的空间对比、比例的变形等都能够创造“运动”的式样。本文主要从唐代建筑形式的视角来解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

一、大屋顶建筑形式中具有倾向力的张力

在我国古代建筑中,唐代建筑为中国建筑之高峰。其建筑形式继承了秦汉时期建筑的主要特点,建筑技术与艺术日臻成熟,是中国传统建筑发展的重要时期。唐代建筑个性粗壮,静中有动,巧妙解决大空间、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建筑形式产生“不动之动”之势。建筑风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形式中斗拱的结构、柱子的形象、梁的加工等部件本身的受力状态与建筑形态之间内在的联系,达到了力与美的统一。

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出挑屋顶是中国建筑区别于其他地区建筑的最典型特征。出挑屋顶的使用虽然源自起于对墙身的保护,但是中国人赋予了它更多的文化精神内涵。唐代屋顶曲面平缓,出挑深远,形态自然,从而给人“大”的感觉。从艺术与视知觉的视角,中国的大屋顶在视觉上给人们造成了视觉上具有倾向力的张力。从俄普恩海默和布朗对运动力的研究中,“可以证明向上的运动比两侧的运动费力得多,那么,当这两个方向上的客观速度相等时,向上运动的速度看上去似乎快一些。此外,视觉对象的运动方向最倾向于和对象本身的主轴方向一致,其次是倾向于对象本身的主轴相垂直的方向相一致。”例如唐代大明宫含元殿,雄伟壮丽,远看屋顶,振翅欲飞。联系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给我们造成振翅欲飞这一知觉性质的本质其实是建筑屋檐抬升具有向上倾向力的部分,抬升角度与倾斜位置,以及与屋顶悬垂物的平衡构图,能够暗示出潜在的或真实的运动,抬升倾斜的位置,偏离建筑体量与垂直悬挂物呈现出静止的状态,它的抬举轨迹、倾斜的方向,给人造成一种正在运动的印象。如果古建筑没有动感,它看上去就是呆板的、僵死的。

唐代建筑屋顶的曲线整体看是一个曲线,严格说是弧度较小的曲线,这暗示了其中存在着一个向上的托举力。正因为有这个力,才不会感到压抑,给人带来一种视觉上的飞腾感、运动感。屋顶多用灰色或黑色的筒瓦,简单大方、宁静质朴,屋身色彩基调主要用朱、白两色,红白相间、青灰屋顶给人带来的视觉色彩变换恰到好处,和主体色调和谐统一,共同构成唐代建筑简洁明快的色彩风格。

屋檐与地面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由于恰到好处的屋顶折举,产生了自由空间的线条,这是一种深层次的感受。这种“倾向力”的式样让人联想到了树木,而屋顶下所悬挂的铃,产生向下的重力,进而暗示了这个具有“倾向力”的大屋顶式样可以提供向上的支持力,从而使屋檐具有“飞腾”之感。

二、斗拱形式——将物理力转化为视觉力

斗拱作为中国古代建筑中独特的结构构件,与大屋顶、高台等共同构成了中国建筑中的典型代表符号,直观的表达了东方建筑的魅力与力量。近看斗拱,也有“张力”的成分。它给人一种富有韵律、节奏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与运动感,这一现象正是斗拱结构中昂的物理力的运动、扩张,利用内部屋顶结构的重量平衡出挑部分屋顶的重量涉及到的物理运动留下的痕迹。其能动特征能使建筑形式具有动感,运动轨迹就像富有生命力的线条,运动旋律与整个建筑构图的运动一致,视觉张力体现。建筑屋身的基本色调是朱、白两色,山墙部分以白色为主,斗拱木架部分则多以朱色为主,建筑构件之间的彩画主要为青绿色,并采用褪晕的技法,使画面富有明暗相见的对比。根据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得出“任何物体的视觉形象,只要它显示出类似楔形轨迹、倾斜的方向、模糊的或明暗相间的表面等等知觉特征,就会给人造成一种正在运动的印象”。唐代建筑冷暖色调的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明暗效果,用色彩实现感官设计的客观基础,色彩的变换刺激视觉力上的活跃。

三、鸱吻饰物的“张力”体现

鸱吻,作为中国古代建筑屋脊正脊两端的一种饰物,也给建筑空间带来了张力和动感。屋顶上的鸱吻饰物作为人们的一种崇拜,寄托着人们的愿望,也是人们防御各种灾害的象征。鸱吻暗示的力的方向,与向外发生的力形成了一种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又不会使力消失,从而保留了“张力”。

结语

综上所述,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适用于中国唐代建筑。唐代建筑经过运用中国传统古建筑样式,建筑形式运用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创造出了具有极具影响力的唐代建筑。本文从唐代建筑的大屋顶形式、斗拱、鸱尾饰物几个方面分析,展开对唐代建筑的“张力”意蕴论述。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能让建筑实体充满韵律感与运动感,需要从形式、比例、装饰色彩、材料、物理力的转化等设计手法来实现,正是建筑师赋予了建筑这些表现手法才使建筑看上去蕴含着巨大的张力。张力是建筑空间的灵魂所在,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角度来欣赏建筑意蕴。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93.

[3]阿恩海姆.建筑形式的视觉动力[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50.

[4]宁海林.阿恩海姆视知觉形式动力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6.

[5]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6]杨潇然.西安“新唐风”建筑形式特征的逻辑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作者简介:原秀娟(1993年8月—),女,汉族,山西晋城人,河南大学艺术学院,16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为设计学,研究方向为环境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