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君(沈阳市骨科医院辽宁沈阳110044)
【摘要】目的探讨骨牵引、外固定架针道的护理方法。方法127例骨牵引及外固定架患者随机分为第一组63例和第二组64例,第一组针道常规外滴75%酒精,第二组则采用外科换药护理针道,观察两组患者针道感染情况。结果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科换药与传统护理相比较能有效防止针道感染,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护理方法。
【关键词】骨牵引外固定架针道护理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1-0318-02
骨牵引及外固定架是骨折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常广泛应用于骨、关节和软组织损伤。由于骨牵引术及外固定架存在针道感染的可能,所以针道护理至关重要。为了预防皮肤感染,护理上常规每天使用75%的酒精来消毒骨牵引针眼[1]。笔者在2010~2013年期间对127例骨牵引及外固定架患者进行护理,根据针眼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在2010年至2013年9月间沈阳市骨科医院创伤骨科一病房收治骨科患者中随机抽取127例患者,其中行骨骼牵引86例,经皮穿刺外固定支架治疗骨折41例,男性,76例,女性51例。
2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第一组组63例,第二组64例。第一组患者的针道护理使用骨骼牵引护理常规方法,每日针道用75%酒精擦洗2次,外敷料不予更换。第二组患者则采用新方法,即使用外科换药技术,每日进行针道换药1次。以0.5%碘伏消毒,再以0.9%生理盐水清洁针道,无菌敷料擦干,并覆盖针道,必要时放置引流管2~3d,保持针道引流通畅,禁用酒精擦洗[2]。两组患者常规使用抗生素1周。观察针道有无红、肿、热、痛及分泌物增加等。对有分泌物的行常规培养有无细菌生长。
3结果
两组结果对比
分组有感染无感染合计感染率(%)
第一组7566311
第二组163641
合计81191276
应用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性
4讨论
骨骼牵引及外固定架是广泛应用于骨折的治疗。这两种技术均要求在无菌技术操作下将骨圆针穿破皮肤及骨骼,形成一针道,通过该针道,骨骼与外界相通,因此,骨骼牵引及外固定支架的最常见并发症就是针道感染。据临床报道,轻度感染率为9.4%,重度感染率为4%[3]。以往针对针道常规的护理方法就是针道外滴75%酒精,2次/d。酒精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尤其刚刚术后的患者,伤口仍未结痂,用酒精外滴,易引起患者的伤口疼痛等不适。并且,外滴酒精使针道外敷料不能保持干燥状态,细菌在湿润的状态下更易于繁殖,容易引起针道感染。骨骼牵引及外固定架术后一周内,针道处均会有少量血性或浆性液体流出[4],这也是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外滴酒精而不更换敷料,无异于是为细菌创造了良好的生长条件。再者,传统的滴酒精的方法不能彻底清除针道局部结痂,会阻碍针道分泌物的顺利排出,导致引流不畅,容易继发感染。。有试验表明,碘伏消毒液对骨牵引局部皮肤的消毒作用,明显优于酒精消毒[5]。酒精使用浓度不能超过80%,浓度过高或过低,均影响杀菌效果[6]。骨牵引针道炎症可分为物理炎症和生物性炎症,因压迫、摩擦发生的炎症是物理炎症;局部细菌侵入生长繁殖引起的炎症称为生物性炎症。引起针眼感染的原因:(1)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不当造成针道感染。首先,引起针道口无菌性炎症的主要原因是针皮界面不稳定;针皮之间的摩擦以及钢针对皮肤及肌肉筋膜的压迫;异面反应等,这些大都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的。其次,由于固定时间长,针道口接触外界,微生物可在此停留、繁殖,形成细菌寄殖,增加了污染机会。若针道护理不当,细菌污染可导致细菌逆行感染,在针道内生长繁殖,导致细菌性针道炎症。(2)钢针穿入肢体内部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排斥反应,产生大量的炎性分泌物;(3)钢针松动增加了针道感染机会。因机械性压迫或摩擦引起针孔周围的无菌性炎症使皮肤的防御功能大为减弱,此时如受到细菌的污染则易于生长繁殖,引起局部感染。如轻度的压迫可在肢体活动时产生摩擦或加重压迫,这是临床功能锻炼中针道红肿疼痛的重要原因。(4)针眼较深较小,且经常被血痂或脓痂堵塞,使分泌物淤积于针眼内,导致细菌繁殖;此外,针眼感染还与患者体质、周围环境及医务人员的操作等因素有关。
为了有效的防止针道感染,对针道的护理是一个关键环节,有一些事项是值得注意的:(1)注意无菌操作,动作轻柔,不过分刺激正常组织,针眼及钢针处的结痂,应湿润后清除。消毒时先针眼,后针眼周围;先针眼外,后针眼内,再针眼外。每一个步骤用一个棉签,钢针处必须按照由近针眼端到远针眼端的方向消毒,禁止来回涂擦,钢针如偏向一侧,必须用活力碘进行严格消毒后方可移动。(2)彻底清除针眼内积脓,抗菌纱条不宜过大,上引流纱条时不可将针眼堵死。(3)严格无菌操作。一份换药物品,只供一个患者使用,不得与他人共用,防止交叉感染。(4)针眼感染行特殊护理期间和感染控制后都须注意观察针眼情况,防止病情反复。(5)年老体弱、营养不良者,需加强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及组织修复能力。(6)对糖尿病或血象高的患者,必须控制好血糖,并及时配合静脉点滴进行抗感染治疗。(7)加强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对患者讲明针眼护理的重要性及预防针眼感染的相关知识:如人体的免疫功能对穿入肢体的钢针产生排斥反应,针眼处若出现红肿疼痛及水样分泌物不必紧张;牵引时因针眼暴露于体外,容易发生感染,应注意个人卫生、勤换衣被等。
5结论
通过数据的统计,发现骨骼牵引和外固定支架的针道护理采用外科换药技术,较传统的外滴酒精方法有明显的差异性,能使患者的针道感染率降低。是在临床值得采用的一种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30.
[2]罗翱翔,彭刚艺.护士核心能力读本?创伤骨科护理篇[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84.
[3]凌秋英.下肢骨折外固定护理体会[J].广东医学,2000,3.
[4]赵志聪,崔崇萍.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四肢骨折的临床康复护理[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2.
[5]刘明兰.预防骨牵引致皮肤感染的护理[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9,28(2):151.
[6]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