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血管介入术后护理的系统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DSA血管介入术后护理的系统评价

陈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院影像中心830000

【摘要】目的对DSA血管介入术后护理的中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方法:按照Cochrane协作网制订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采用SPSS和RevMan软件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及其95%可信区间,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比较曲线下面积,评价DSA血管介入术后护理效果的价值。结果:按照标准总共纳入文献22篇,总体敏感度0.89(95%CI0.87~0.91),总体特异度0.69(95%CI0.66~0.72)。以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出血的汇总灵敏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为0.95(95%CI0.92~0.97),0.60(95%CI0.54~0.66)。

【关键词】股动脉插管;数字化血管造影;护理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仪(DSA)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新型的诊断治疗仪,其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临床诊断和治疗。本文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血管介入术后的护理进行系统评价。

1对象与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①研究类型:提取四格表数据进行护理效果的评价;限于中文文献。②研究对象:DSA血管治疗后的患者。③诊断试验方法:脑血管DSA治疗后的患者。④研究的诊断金标准为临床确诊⑤测量指标计算合并诊断优势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合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1.2文献检索策略

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中文检索词为“DSA”OR“护理”OR“血管造影”和“护理”,对检索到的重要文献的参考文献进行二次检索。

1.3评价文献质量

根据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诊断性实验的纳入标准筛选文献(表1),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分级。A级:独立、盲法评价结果,研究对象连续且不具有相同特征,前瞻性;B级:独立、盲法,与其它研究方法进行对比,研究对象连续;C级:非独立或非盲法评价。

1.4统计分析

利用Metadisc、SPSS17.0软件,计算合并优势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95%可信区间,合并SROC拟合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1]。采用SPSS17.0检验对个研究DOR进行异质性分析,检验水准=0.1,用I2评估异质性大小,I2<25%则异质性较小,I2=50%则为中等异质性,I2>50%,则研究结果间存在高度异质性。如存在异质性,则进行亚组分析寻找异质性产生的可能原因。

1.5发表偏倚

利用STATAversion10.0软件同时运用Egger及Begg法进行发表偏倚的检测,如P<0.05代表本研究所纳入的文献存在发表偏倚。

2.结果

2.1纳入文献

经过浏览文献全文,根据纳入标准进行筛选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22篇。

2.2质量评价

具体评价要点包括:病例谱是否包含了各种病例及易混淆的疾病病例;研究对象的选择标准是否明确;是否能准确区分有病、无病状态;待评价试验的操作是否描述

得足够清楚且可进行重复;当解释试验结果时可获得的临床资料是否与实际应用中可获得的临床资料一致;是否报告了难以解释或中间的试验结果;对退出研究的病例是否进行解释。

2.3MEAT分析结果

异质性检验:27个研究合并DOR分析,合并DOR值为23.08(95%CI15.22~34.98),各研究间存在中、高异质性(I2=55.9%,CochranQ=63.47,P=0.0001),考虑可能与具体CTPA检查方法有关。合并效应量: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图1),总体敏感度0.89(95%CI0.87~0.91),总体特异度0.69(95%CI0.66~0.72),阳性似然比2.75(95%CI2.34~3.22),阴性似然比0.16(95%CI0.12~0.22),合并SROC曲线下面积(AUC)0.8967,SE(AUC)0.0143,灵敏度与特异度焦点的最大值0.8277.(图2)

2.4发表偏倚

经Begg和Egger检验发现所纳入的22篇文献存在发表偏倚(P=0.001,P=0.000),说明发表偏倚对本研究存在一定影响。(图3)

图2图3

3讨论

当前用于提高患者血管造影术后护理效果的方法有很多,但哪一种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仍存在争议,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目前最好的方法是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本研究表明观察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出血的问题对患者术后痊愈的效果最好,总体敏感度为0.89,总体特异度为0.69(95%CI0.66~0.72),说明该护理方法对于患者治疗后痊愈敏感度很强,但特异度不够。

3.1合并效应量的评价

(1)诊断性试验的合并DOR值结果表明,观察生命体征和穿刺部位出血情况是对患者预后的最有效方法。部分文献中的其他检查方式作为对照,有些不典型病例即使试验结果为阳性仍需行进一步其它检查,但森林图显示其部分试验95%可信区间范围广,可能是样本量不足导致结果的精确性稍低。(2)诊断性试验的SROC曲线综合分析显示,CTPA曲线靠近坐标轴左上角。由于部分试验的95%可信区间较宽,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分析。诊断性试验中部分试验95%可信区间范围广,合并效应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量较少,导致结果的精确性和检验效能稍低有关。

3.2纳入研究存在的问题

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和便于临床应用,所有的研究应按照国际有关组织公布的诊断性研究报告的质量核对清单(STARD)的要求进行,以提高诊断性试验研究和报告的质量。因为本系统评价纳入的部分研究的设计方案存在研究对象的选择等方面未能符合STARD的标准,因此,需谨慎看待评价结果。

4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显示出一定的临床趋势,对DSA血管造影术后患者的护理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能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纳入文献,并不断完善和更新已有的系统评价,将得出对临床实践更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SackettDL,StrausSE,RithardsonWS.Evidence-basedMedicine:HowtopracticeandteachEBM[M].2nd.London:ChurchillLivingstone,2000,169-182

[2]吴伟伟.56例DSA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体会.医学理论与实践[J].2014,27(10):1371-1372

[3]程付芳.DSA引导下射频热凝术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30例围术期护理.齐鲁护理杂志[J].2015,21(4):41-42

[4]陈鸿,曹佳.DSA透视下三腔喂养管置入患者的护理.护理学杂志[J].2013,28(19):31-32

[5]梁洁萍;陈雁芳;李嘉朋.DSA介导下硬化治疗头颈部静脉畸形的护理问题及对策.介入放射学杂志[J].2013,22(3):251-253

[6]周萍.DSA引导下经股静脉行PICC15例临床护理.齐鲁护理杂志[J].2011,17(1):38-39

[7]胡梅.349例非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DSA分析及护理对策.全科护理[J].2010,8(9A):2270-2271

[8]朱晓娟,易萍.舒适护理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行DSA术患者中的应用.内蒙古中医药[J].2014,94(20):146-147

[9]陈娟,席艳梅,龙春琴.DSA引导颈椎间孔入路胶原酶溶解术的临床研究及护理.中国医学创新[J].2013,10(13):74-76

[10]张琦君,冯艳华.颅内动脉瘤破裂致蛛网膜下腔出血围介入手术期护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J].2015,15(9):214

[11]罗良初,黄金,童成枝.128例三叉神经痛患者DSA引导下行射频温控热凝术并发症的分析与护理.护理学报[J].2012,19(4A):57-59

[12]孙会莹,谷亚伟.脑动脉瘤患者DSA下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中国城乡企业卫生[J].2012.(6):49-50

[13]申邢,王今,梁琳,等.三维DSA技术判断异常血管并引导PICC的应用与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J].2014,11(3):140-141

[14]王海桃,张月蓉.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00例DSA术后的护理体会.宁夏医学杂志[J].2013,35(6):570-571

[15]高红,钟代曲.护理干预对经皮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现代医药卫生[J].2015,31(2):375-377

[16]张桂花.22例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病人的护理.全科护理[J].2011,2A(9):296-297

[20]房金凤,张博,谢云亮.提高护理质量减少DSA全脑血管造影并发症.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4,10(8):189-190

[17]李会琴.数字减影响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吉林医学[J].2013,34(1):171-172

[18]廖新彬,吴文泽.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宫颈妊娠23例临床观察及护理.介入放射学杂志[J].2014,23(12):1103-1105

[19]李娇,曹丹阳,宁明珠.颈内动脉狭窄DSA手术的护理.中国农村卫生[J].2015(1):65-66

[20]曾文勇,黄进帮,邵思辉.介入治疗应用于产科重度出血性疾病的护理分析.中国社区医师[J].2015,31(3):146-147

[21]乔红伟.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扩张所致大咯血的护理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J].2015,9(3):170-171

[22]强兰君.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30例疼痛护理干预.齐鲁护理杂志[J].2015,21(2):15-16

[23]TheSTARDGroup.Towardscompleteandaccuratereportingofstudiesofdiagnosticaccuracy:TheSTARDInitiative[J].ClinChem,2003,49(1):1-6.

作者简介:

陈蕾,1978.7,护士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院影像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