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栋翟超郑明华梁明(西安交通大学附属3201医院肿瘤外科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目的探讨经腋下入路乳腺良性肿瘤的切除方法。方法通过本组62例患者采取经腋下入路,通过皮下隧道切除乳腺良性肿瘤。结果经腋下入路术后美容效果理想。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3-0331-02
乳腺纤维瘤是女性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数纤维腺瘤肿块发生于40岁以下的妇女,腺瘤的发生高峰是30岁左右[1]。外科手术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唯一方法。近年来,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对外科手术治疗的微创化和美容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在手术切除的同时兼顾减少对外观的影响与破坏。本科室自2010年9月至2012年4月采用经腋下皮纹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62例,美容效果理想,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62例,均为女性,年龄15~45岁,平均31.2岁。病变位于乳房中央区9例,外上象限31例,外下象限8例,内上象限14例,单侧单发肿瘤28例,单侧多发肿瘤16例,双侧单发肿瘤11例,双侧多发肿瘤7例。术前常规B超检查双侧乳腺。BI-RADS分级不超过4A级,临床诊断均提示为乳腺纤维腺瘤。
1.2方法:术前一日临床触诊及彩色B超相结合,将拟切除肿块用记号笔体表标记定位。同时表明肿块部位,切口及皮下隧道方向,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在腋毛区沿皮纹方向,根据肿块大小做1.5~3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脂肪,达胸大肌外侧缘,沿胸大肌表面分离进入乳房后间隙,根据皮下隧道方向,逐步游离至肿瘤后方,助手将肿瘤推移至腋窝方向并固定。术者在瘤体后方切开腺体,沿肿瘤周围分离,完整切除肿瘤。4-0薇乔间断内翻缝合皮下,5-0普利灵线,间断缝合皮肤,后胸带加压包扎。
2、讨论
隐蔽切口和微创已成为乳腺手术的发展趋势[2],通常所说的隐匿性切口是指:1.乳晕切口,由于乳晕部位颜色较深,同时不容易形成瘢痕,故而美容效果明显。但是较大肿瘤易造成乳头内陷,偏移,甚至破坏乳管。同时由于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于左乳4点钟、右乳8点钟位置进入乳头、乳晕区,支配乳头的神经主要来自第4肋间神经外侧皮支[3]。故手术操作极易造成神经的破坏,继而使乳头。乳晕区感觉障碍。2.下皱襞及侧皱襞切口,这两种切口术中沿乳腺Langer线,术后也可获得较佳美容效果,但是肿块应位于乳腺下极或外侧象限,对于其他位置肿块局限性较大。近年来,Mammotome手术在各地广泛开展,其在B超引导下可切除直径小于2.5cm[4]的纤维腺瘤,使切口真正达到微创、美观效果,但缺点是较大包块不能真正意义的完整切除,有悖于无瘤原则。同时此设备及耗材较昂贵,一般医院尚未普及。当然,切口位置的决定应当既考虑美容效果,又照顾肿瘤学及临床恶性怀疑程度,因而术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评估,尽量选择影像学BI-RADS分级3的患者,否则应避免乳腺组织形成的通道。
本组患者采用经腋入路肿瘤切除,手术切口尽可能位于腋毛区,由于腋窝皮肤较为松弛,加之乳腺良性肿瘤活动性较好,有利于缩小肿瘤与切口间的距离。术前应用B超准确定位。同时设计好切口位置及皮下隧道路径。瘤体切除后确切止血,残腔无需缝合及放置引流。加压包扎即可。残腔内少许渗血可填充缺损。应注意切除后残腔及皮下隧道内的彻底止血,切忌活动性出血。术后皮肤轻度水肿及淤血,在术后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对于经腋下入路基本可切除乳腺各个象限的良性肿瘤,但对于距离较远的肿块,如位于内下象限,可由腔镜辅助下进行切除。若条件不具备应选择其他切口;同时对于非常表浅且距离较远的肿瘤,行手术切除时一定要注意肿块表面皮肤的保护,由于肿块切除是由乳房后间隙,自肿瘤后方进行切除手术,故对于较表浅肿块易造成肿块表面皮肤的损伤。
本组62例患者,切口隐蔽,美容效果良好。术后乳房皮肤无瘢痕,乳房外形完好,肿瘤无复发。该手术方法符合现代女性对乳房美的追求,也消除了患者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5]。
参考文献
[1]FrancoN,ArnouldL,MegeF,etal.Comparativeanalysisofmolecularalterationsinfibroadenomasassociatedornotwithbreastcancer.ArchSurg2003;138:291-295.
[2]骆成玉.乳腺疾病的微创和功能治疗.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3.7:425~429.
[3]李羽,刘丰春乳头、乳晕区神经分布的应用解剖特点[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杂志.2007,11(4):795~797.
[4]陈积贤,徐平,黄毅,等B潮引导下麦默通旋切系统在诊治乳腺良性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0,16(2):167-169.
[5]Beechey-NewmanN.SentinelnodebiopsyinprimarybreastcanceIntJClinPract.2002.56:11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