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乐学思想返本开新,新课程改革拨云见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儒家乐学思想返本开新,新课程改革拨云见日

张建新

张建新

摘要:终身学习要求教育由以灌输为主的形式向以兴趣为主的形式转变;儒家强调终身学习,快乐学习,把学习和生命合一;在知识经济时代,把人民生命、民族复兴、人类生命甚至于宇宙生命与主体生命合一,学习便会快乐。

关键词:兴趣教育;乐学思想;乐学方法

从根本上说,课程改革是一种被动的,倒逼式的改革。当教育工作者们在教育温暖的床上酣睡时,外部的社会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在知识经济时代中,知识以人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每一个社会成员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学校教育将被终身教育所取代,学习是每个人终生的事情。

在这种情况下,假如学习仍然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那么,这种痛苦必将伴随我们终生。这样一来,不仅人生的质量将大打折扣,而且学习也不可能取得良好效果。学习的痛苦并不是必然的,学生之所以会在学习过程中感到痛苦,原因并不在于学习本身,而在于教育形式。在以往的学校教育中,我们采取的主要是以灌输为主的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不仅难以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易于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令学生痛苦。

在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由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转化,必然会导致教育形式的变革,即由过去以灌输为主的教育形式向以兴趣为主的教育形式转变。彼德•德鲁克说:“终身学习也要求,学习是吸引人的,实际上,即使不是个人迫切需要的,也应成为一大乐事。”这就是说,具备学习的兴趣,比记住一些知识更为重要。兴趣是促进学生全面、自主、有个性地发展的关键。如果抓住了这个关键,变苦学为乐学,新课程改革就会纲举目张。

一、追本溯源,探究乐学思想

儒家虽然非常强调学习的终身性,但在儒家典籍中却很难找到“苦”字,反而到处充斥着“乐”字。在《论语》中,没有一个“苦”字,而“乐”字却出现了二十多次。比如,孔子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又言:“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又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又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还自称:“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显然,孔子虽然一生都在学习,但却从不以学习为苦,而是在学习中发现了无穷的“乐趣”。

后世儒者继承了孔子的“乐学”思想,并使其成为儒家的一种根本精神。宋明理学开山人物周敦颐在教授二程时,就曾让他们去寻找“孔颜乐处”,程颐还专门作了一篇《颜子所好何学论》来探讨这个问题。明代王阳明的弟子王艮曾作过一首《乐学歌》,集中阐发了儒家学与乐之间的关系,其《乐学歌》云:“人心本自乐,自将私欲缚,私欲一萌时,良知还自觉,一觉便消除,人心依旧乐。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於戏!天下之乐何如此学?天下之学何如此乐?”王艮的“不乐不是学,不学不是乐。乐便然后学,学便然后乐。乐是学,学是乐”一句,可谓把儒家以学为乐的精神发挥的淋漓尽致。

当代新儒家著名代表人物熊十力先生对于学习与兴趣之间的关系也有过精彩阐述,他言:“学人即以学问为其兴趣,做事者即以事业为其兴趣,努力于学问或事业之场,勤奋增愉快,愉快增勤奋,此谓嘉兴美趣,此谓丰富之生活。”在熊先生看来,假如能够做到学习与兴趣合一,那么,两者就可以相辅相成,即他所说的“勤奋增愉快,愉快增勤奋”。

以上儒者之所以能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把学与乐合一,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把学习与自身的生命合一。当一个人把学习与自身的生命合一之后,学习就不再是一种异己性的活动,而是转变为了主体自身的内在要求,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要我学”转变为了“我要学”。这个时候,个人的生命将与学习相始终,活到老,学到老,达到了荀子所谓的“学至乎没而后止”的境界。当学习成为主体自身的内在要求之后,学习就成为人之本性,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主体实现自身内在本质的过程,主体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自由与释放自我。虽然这个时候,主体仍然会有不得不学的感觉,但这种迫使其不得不学的力量却不再是一种外在而异己力量,而是源于主体自身自不容已的内在要求,即由他律转化为了自律。孔子曾称赞颜回:“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颜回正是因为达到了学习与生命的合一,才会做到学而不止,即使颜回自己想停下来,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生命的洪流就如不舍昼夜的滔滔江河一样,不可遏止,此之谓“自不容已”。实现主体生命与学习合一之后,主体之生命存在成为学习的内在根基,主体之生命的跃动成为主体不断学习的内在动力,孟子言:“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正是因为主体生命成为学习之本,所以只要主体生命不枯竭,学习就不会停止,学习将与主体生命相始终。这样一来,主体不仅可以做到“学至乎没而后止”,而且还可以从学习中获取无穷的乐趣,从而丰富了生命的价值,提高了人生的质量。

显然,要想从根源意义上彻底消除由终身学习所带来的痛苦,就必须把自身生命与学习合一,使学习成为自身生命的一部分,而要做到这一点,又必须把生命与学问合一,即要做“生命的学问”。以上儒家学者之所以能做到生命与学习的合一,就是因为他们所做的是“生命的学问”。因为学习的痛苦源于人之本性的异化,求知是人之本性,从某种意义上讲,求知的过程是人之本性的外化与开显,但当以某种功利目的尤其是以一己之私利作为最终目的来求知的时候,求知便不再是目的本身,而是被异化成了实现某种功利目的的工具,此之谓“学习的异化”。“学习的异化”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学习的痛苦,要消除学习的痛苦,就必须改变这种异化状态,而改变这种异化状态的唯一方式便是顺应人之本性而学,不要为了任何功利目的而学习。

然而,学生的学习都难免带有某种程度的功利性,只要带有功利性,就会产生“学习的异化”。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儒家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方式,即把家国天下之命运、中国文化之慧命与主体自身生命合一(此即是儒家式的“天人合一”),当实现这种合一之后,齐家治国平天下与承续中国文化之慧命就成为了主体的本质要求,而为实现这一目的所进行的学习活动也就成为了主体本质的自我实现,“学习的异化”自然也就无从产生。

二、返本开新,新课程改革拨云见日

在知识经济时代,只要我们能够把人民生命、民族复兴、人类生命甚至于宇宙生命与主体自我之生命合一,那么,不仅主体的任何活动无不是以造福人类、普济众生为目的,而且为实现此目的所进行的学习,也会成为主体的本质性要求,成为主体实现自我、丰富自我的自由性活动。在这种过程中,不仅学习的痛苦荡然无存,而且主体还能从中获取无穷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美彼德•德鲁克.后资本主义社会[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

[2]程颢、程颐.二程集(上)[M].中华书局,2004.

作者单位:重庆市合川瑞山中学邮政编码:40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