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愉悦教学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初中化学愉悦教学初探

胡雪利

胡雪利(尉氏县广播电视大学附属中学河南尉氏475500)

【摘要】在素质教育普及以来,快乐学习成为教育界的一个主题。如何使学生在愉悦中学习知识,并且掌握学习方法是对教育工作者的一大挑战。化学教学属于理科,要求依据化学原理,用严密的思维进行问题分析。虽然这属于严谨的推理,但是在教学中如果根据学生特点,依然可以使课堂生龙活虎。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初中化学教育方面进行学理上的探讨。

【关键词】素质教育;化学;愉悦;课堂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愉悦学习,注重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和基本的修养素质。在社会日益发展的当下,无论是家长还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其实越来越高。孩子的成长成为家庭生活的中心,也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如何将这种宗旨贯彻到实际教学中,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摸索并总结经验。

每一个科目都有自己特点,如果希望课堂吸引学生,必须既掌握自己所教科目的特点,也要依据学生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将二者结合起来,才可以知识和趣味兼备。我们知道化学教育属于理科教育的一支,虽然化学并不是主科,但是初中化学却是今后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不同于其他理科,它是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而第一次了解其原理内核的一门课程。根据这种初中化学这种特性,我们下面进行一些激发学生兴趣,并且快乐学习的措施。

1.日常生活与化学学习结合起来

我们知道化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们所生存的世界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着轰轰烈烈却悄无声息的化学反应。不管是周围的世界还是人体自身,只是我们无法知觉,但是却时刻存在。初中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科目,对其陌生而又熟悉。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利用他们的已知,将其带入未知,用好奇心牵引着孩子走向神秘变幻的化学世界。

比如讲解“氧气”的那一章,学生虽然知道氧气就在空气中,和我们生命无法分割。但是如何制造氧气,以及我们生活中在进行着怎样和氧气有关的化学反应。老师可以提出一个常见的问题:食物变馊。这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氧气和食物直接发生了化学反应。一旦将学生带到日常生活,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常有的和氧气有关的生活常识,氧化的问题和人工制造氧气的用途,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化学现象等等,这些就会不但让学生学习了知识,更使他们对生活的另一个层面实质有了“化学意识”。

在生活中学习,而在学习中促使了解生活。不但学生可以带着兴趣学,也会愿意去了解。初中孩子的年龄段一般是11岁到15之间,正是求知欲好奇心强烈的时候,抓住他们这个特点,进行启发和生活相结合的课堂教育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课堂讲解故事化

很多人认为文科教学如果想要课堂生动需要故事性的讲解,其实理科教学更需要如此。理科一般比较枯燥,如果照本宣科的推理计算式的讲解,会使学生觉得无趣。而化学原本是一门有趣的科目,它充满着神秘和未知。在这样一个科目里,老师应该带领着孩子们走向探索的世界,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化学教学的故事化需要老师将化学教学大纲深入研究,将每次课程用一个主题来引领。老师就像是一个探索队的队长,领着学生开始从未知慢慢寻求答案。带着问题去讲课,让学生和老师一起带着问题去探求,用一种故事的手法,掌握课堂节奏,与学生情绪的变化,可以穿插于化学有关的笑话和化学科学家的名人趣事,或者讲述一个与化学有关的故事,就像央视节目中“探索发现”的某些期的内容一样,有些人不了解化学,而酿成悲剧。这些生动的例子和故事性的讲解,很快会得到学生的喜爱,引起课堂听讲的巨大兴趣。

初中年龄段的学生一般处于叛逆期,如果枯燥的讲解使他们丧失兴趣,单靠逼迫学生学习是不能达到目的的,甚至会适得其反。所以教师需要运用策略,针对学生的心理,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才可以受到更好的效果。

3.注重实践,鼓励提问与思考

化学不同于其他理科的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它更注重实验和事实。它不是拿着笔和草纸来计算的,而是依据某些化学原理和化学反应的事实来推理的。所以教师的化学教育要将课堂讲解与化学实验相结合。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化学实验,但要在课堂规范的安全范围内进行。

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做化学实验的过程中,势必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多问问题,并且给予提问的学生以肯定。无论问题简单与难,都是学生自己思考所得,所以作为教师要以鼓励为主。一旦老师帮助学生解决他们的心中迷惑,更会给学生一种成就感。对他们今后的成长和面对问题的态度都有一定的好处。

在化学课堂教育与实验结合之后,教师应该提出一个总结性的问题。比如化学反应的质量守恒那一章节,老师可在讲解与实验之后,提出“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思考一下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就像一个课后小讨论一样,组织大家根据自己所学和实际操作中的观察,对这个问题提出自己看法。无论学生给出什么答案,教师都应该明白这是学生思考所得,不能否定学生的答案,而应该引导。因为思考题的目的在于思考,而不是说出标准答案。学生在交流讨论之后,对这个问题会更加明晰。

总结

化学课程教育的愉悦性注重的是因材施教,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鼓励学生,肯定学生,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问题。作为教师,要在大纲和实践教学中,有充分的准备和一颗宽容的责任心,这样才能让课堂更加有趣,学生获得学习的乐趣,并且在知识中提高思考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纪玉玲.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和谐教学[J].是由教育,2002,(06).

[2]翟鹏.情境教学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04).

[3]姜小平.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路径[J].教育与职业,2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