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伟丽刘丽梅(黑龙江省五常市五常镇卫生院150200)
【中图分类号】R51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2-0207-02
【摘要】破伤风(tetanus)是破伤风杆菌由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在缺氧环境下生长繁殖,分泌外毒素,引起特征性的全身或局部肌肉抽搐、痉挛和组织局部坏死、心肌损害的急性特异性感染。
【关键词】破伤风感染治疗
破伤风是极为严重的疾病,死亡率高,一经确诊,应送入监护病房并采取积极的综合措施,其治疗原则是:消除毒素来源,中和游离毒素,控制和解除痉挛,保持呼吸道通畅和防治并发症等。
(1)处理伤口,消除毒素来源:有伤口者应在控制痉挛情况下,施行彻底清创,敞开伤口以利引流,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局部用3%过氧化氢或1:5000高锰酸钾液冲洗、湿敷。如伤口已愈合,则不需清创,可在伤口周围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2)中和游离毒素:破伤风毒素一旦与神经组织结合,TAT和人体TIG均不能中和已将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故应尽早使用。一般用TAT2万~5万U加入5%葡萄糖溶液500~1000ml内静脉滴注,不需连续应用。新生儿破伤风可用TAT2万U静脉滴注,或也可作脐部周围注射。破伤风人体免疫球蛋白在早期应用最有效,如有可能,宜首选TIG3000~6000U,只需一次深部肌肉注射。
(3)控制和解除痉挛:破伤风病人若能有效控制痉挛发作,多数可明显减少并发症而获治愈。根据病情,可交替使用镇静、解痉药物,以减少病人的痉挛和痛苦:①病情较轻者,使用安定10mg静脉注射,每日3~4次,或10%水合氯醛10~15ml口服或用30~40m1保留灌肠,每4小时1次;也可用苯巴比妥钠0.1~0.2g肌肉注射,每天3次。②病情较重者,可用冬眠1号合剂加人5%葡萄糖液500ml缓慢静脉滴注,每日2次;或静脉注射硫贲妥钠0.1~0.25g,使用时需注意维持呼吸道通畅,警惕喉头痉挛,必要时应早期作气管切开,以防喉头痉挛所致窒息。③抽搐严重,须早期作气管切开,并早期用呼吸机支持呼吸;如仍不能解除抽搐,可在控制呼吸条件下,使用肌松剂,如氯化琥珀胆碱、氯化筒箭毒碱、三碘季铵酚、氨酰胆碱等,解痉效果显著。如并发高热,可加用氢化可的松200~4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但新生儿破伤风要慎用镇静解痉药物,应酌情用洛贝林、可拉明等。
(4)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病情严重的破伤风病人,应早期作气管切开术或气管插管,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呼吸道并发症;病床旁应备有抽吸器、人工呼吸器和氧气等,以便急救。有条件医院可辅助高压氧治疗。
(5)抗生素的应用:大剂量青霉素和甲硝唑对破伤风杆菌最为有效,可抑制破伤风杆菌,并有助于其他感染的预防。青霉素钠320万u,甲硝唑0.5g,每8小时一次静脉滴注,疗程5~7天。已发生肺部感染者,应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选用抗生素。
(6)全身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对不能进食者,放置胃管或营养管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及高维生素饮食或用肠外营养,必要时输少量的新鲜血。
(7)加强护理:病人应住隔离单问暗室,避免声光等刺激,防止坠床或褥疮的发生,注意口腔护理、防止舌咬伤,对于减少破伤风并发症及降低病死率十分重要。另外,严格无菌技术,防止交叉感染,创伤部位应予隔离,换药用具、用过敷料应严格消毒或焚毁。
6.预后破伤风病人的转归与支持治疗的质量有关。不同年龄组中老年病人与婴儿死亡率高,在50岁以下组,潜伏期愈短,死亡率越高。需通气支持病人死亡率高于无需通气支持的破伤风病人。死亡原因主要与呼吸道有关,另外,严重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肺部并发症也是死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潘孝彰.破伤风.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上册.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90-593.
[2]邱凤莲.以吞咽困难为首发症的破伤风2例报告[J].新医学,1998,29:310.
[3]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91-92.
[4]郑通晓,唐进先,陈静,等.影响破伤风病人的预后的因素探讨[J].新医学,1995,26: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