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表象训练方式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浅谈初中语文表象训练方式探讨

张旭辉

张旭辉(顺平县高于铺镇第二初级中学河北顺平072250)

1.语文课上的困境

基础教育阶段语文阅读课文中包含了大量形象。《周易》中说;“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阅读教学中,“寻言以观象”就是把文字中包含的情景想象出来,变成自己的切身感受。

以朱自清散文《春》为例,其中有一段话描写春风:“‘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一边阅读一边想象:调动触觉想象迎面吹来轻柔湿润的春风,调动嗅觉想象闻到风中的泥土味、青草味、花的香,调动听觉想象听到鸟儿婉转的曲子、牧童嘹亮的短笛,调动视觉想象眼前是春天的繁花嫩叶……再调动全身感官来体会春天生命勃发的气氛,体会“酝酿”的意味。一边想象形象,一边组织语言,俨然“舒活舒活筋骨”,漫步在春天的田野上。这是一种美的享受,令人陶醉。

然而教学中的情形却是:学生无法把文字描绘的形象解读出来,词语、句子激发不起联想和想象。他们读得认真、读得整齐,就是读不出形象,读不出感情。多媒体虽然可以播放《春》中繁花嫩叶的图片,但也有不足之处:一是限制了学生个性化的想象,二是无法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中感受语言形象的第一个步骤无法顺利实施,教学陷入了困境。

2.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引入心理学中的表象这一概念,有利于解决教学中的困境。

表象的心理学定义为“在物体并没有呈现的情况下,头脑中所出现的该物体的形象”。表象一定是形象的,就像看到、听到、触到的真实的物体一样,具体可感。大部分表象可以与语言互译,如“直径三寸的硬红圆球”可以变成视觉表象。但语言表述表象有局限性,比如,肉眼能分辨的红颜色有五十多种,却不能用语言一一说出其中的区别。表象运动的过程就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的结果可以用语言来表述,但其过程不能被抽象思维所代替。

由此来看“寻言以观象”的教学环节,其心理过程就是左脑的语词编码变成右脑的表象编码,变成切身感受的过程。顺利完成这个过程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左脑输入的语词在右脑可以找到对应的表象,二是语词编码与表象编码熟练地转换。我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表象积累、表象与语言互译情况,结果显示:小学阶段,51.3%的老师没有布置过一次观察作业,只有5%的老师具体指导过观察方法,25.7%的学生对观察感兴趣。学习课文时,只有10%的老师让学生把描绘性的语言变成头脑中的形象加以想象。学生观察得少,导致表象积累少,左脑中的词汇在右脑找不到表象与之对应,学生当然读不出形象了。阅读课轻感受重分析,导致学生表象与语言互译能力差。阅读课上让学生读出形象,读出真情实感,当然就勉为其难了。

3.把表象训练引入语文课堂

以《济南的冬天》为例,第一课时,先让学生闭目听音乐放松。舒缓的音乐声响起,学生端正坐好,面带微笑,闭上眼睛。用语言引导学生由上至下放松身体各个部位。学生默念“不用想,不用劲儿,舒舒服服坐一会儿”。放松时,学生的身心状态逐渐发生改变,他们变得平静安宁、注意力集中。音乐快结束时,我对学生说:“老舍先生30年代在济南度过了一段幸福生活。他认为冬天的济南是个宝地,一切山水都是美的。现在,老舍先生带领我们来到冬天的济南,请你闭上眼睛听朗读,想象一幅幅图画,亲眼看看济南的冬天。”然后开始朗读课文。读完之后,让学生睁开眼睛,说说看到些什么画面,在课文中把描写这些画面的句子、段落找出来,再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其中的情景。然后让学生交流最难想象的句子、最美的景色,发现学生有难以想象的情景,就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组合画面。比如,“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学生想象起来困难,于是就让他们先想象蓝天,再想象银色的雪山,最后把两幅图组合起来。“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可以引导学生把冬天地面上枯萎发黄的草色,“贴”到凹凸起伏的山坡上,白雪飘落,山坡“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风儿吹花衣动,这样,这段话“翻译”的表象就组合成了。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简单表象组合出新的复杂表象。如此把全文读过,想过,才开始分析课文。

学校每周有两个语文早读时间,实验班每周利用一个早读时间,闭目听音乐之后,闭目听课外读物朗读。听过的内容有杰克?伦敦的小说《热爱生命》、球王贝利自传的节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为了增加学生的表象积累,在五周的实验时间里,每周布置一项观察任务,要求学生每天写观察日记。观察的主题分别是树叶、日出、远山、田野和云。观察日记的写作要求是:用语言描述事物的外貌,让别人读了你的描述能想象出事物的模样。

阅读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基础,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培养阅读能力应该围绕“提取文章思想内容”这个中心分几个步骤来进行,“寻言以观象”把描述性的文字变成目见耳闻的感受,是培养阅读能力的第一步。形象思维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忽视它。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重分析轻感受。表象训练为改善目前学生想象不出形象的状况提供了简便易行的方法,有兴趣的教师不妨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