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影响分析

高文玉1多力昆江?祖农2杨萍1

(1新疆乌鲁木齐市精神病福利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6)

(2新疆喀什地区康宁医院新疆喀什地区844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小儿多动症130例为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中枢神经兴奋剂托莫西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为3个月。结果: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多动指数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多动指数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能改善患儿的多动指数,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减轻家庭负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多动指数

【中图分类号】R749.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8-0189-02

小儿多动症全称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其是儿科一种比较常见的精神行为障碍性疾病[1]。当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小儿多动症的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虽然一些小儿到青春期逐渐好转而痊愈,但是部分患儿因不能得到及时的诊断治疗而一直持续到成年,造成严重的危害[2]。目前西医治疗小儿多动症首选中枢神经兴奋剂,其在急性期疗效显著,但是持续使用有一定的不良反应,患者也容易复发。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心理治疗得到了广泛发展[3]。本文具体探讨了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2014年2月到2017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小儿多动症130例为对象,纳入标准:符合小儿多动症的诊断标准;年龄3~12岁,性别不限;近1周内未使用任何精神兴奋药物如盐酸哌甲酯、丙咪嗪等;研究得到患儿家长的知情同意。排除心、肝、肺、神经系统等严重躯体疾病,精神障碍、重性精神病者。其中男67例,女63例;年龄3~11岁,平均年龄8.49±2.19岁;平均身高(134.22±21.33)cm;平均体重(36.22±16.24)kg;病情:轻度80例,中度30例,重度2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5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西药中枢神经兴奋剂托莫西汀治疗,口服1~2mg/d,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具体措施如下:(1)准备能容纳20个人左右的环境安静的房间,以备心理治疗,安排2名医护人员负责综合干预,1人负责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疗,1人负责心理治疗。(2)引导患者正确的认识疾病,向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多动症相关知识的讲解,促进他们对于多动症有正确的认识。(3)调动患儿及其家属的积极性,通过制定日常行为规范和作息时间表等方式,积极了解患儿的病情及家庭社会背景,积极与患者和家属建立起和谐的关系,帮助患儿调整面对应激的心态,防止或延缓发生严重的社会功能衰退,并争取得到患儿和家属的信任,使他们在治疗的过程中能够积极的配合。两组都治疗观察为3个月。

1.3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社会功能、适应能力已恢复正常;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社会适应能力基本恢复;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社会适应能力有改善,但不稳定。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

多动指数评分:参照国际上通用的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进行评定,分数越高,多动症状越明显。

1.4统计方法

选择SPSS20.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指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采用率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卡方分析,以P<O.05作为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显效率对比

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显效率对比(n)

3.讨论

小儿多动症是儿童期较为常见的一种行为障碍,可合并多种心理病理表现,其发病率在学龄期儿童为4%,其中50%左右的症状持续到成年[4]。小儿多动症的具体病因还不太明确,可能与微量元素失衡、神经心理学、生物学因素、环境及教育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5]。

在药物治疗中,托莫西汀是治疗小儿多动症的常见药物,不会导致药物依赖和诱发抽动,提高了治疗效果,也可改善患儿多动、冲动、情绪不稳等兴奋性行为,但是长期使用的效果不太好。心理治疗通过帮助患儿自主思维,同时结合一定的行为训练,帮助患儿认识精神病性症状,有利于改变患儿对客观事件的情绪及行为反应。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心理治疗注重对患儿和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促进解除患儿和家属各种担心与忧虑,能增强患儿治愈疾病的信心,也需要积极督促患儿服药,加强行为干预。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多动指数评分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参考文献】

[1]叶冬.数码听觉统合训练在小儿多动症中的临床临床研究[J].医药前沿,2016,6(25):212-213.

[2]马亚伟.心理和药物治疗小儿多动症对儿童和家庭的影响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8):27,17.

[3]唐力琼,舒兰.舒兰教授治疗小儿多发性抽动症验案举隅[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5(09):45-47.

[4]张勇,张玉珊,陈淑端,等.18例以眼科为首诊的小儿多动症的诊断及治疗分析[J].青岛医药卫生,2013,45(02):103-105.

[5]李娇,廖永州.中药治疗小儿多动症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J].湖北中医杂志,2013,35(12):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