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澜沧665699
摘要:目的观察疟疾的基本监测方法及防控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澜沧县CDC寄防科监测的“三热”病人患者744例,患者均采用疟原虫镜检检测,采用血涂片制备厚薄血片染色后镜检,对于疑似疟疾患者进行复查,并做好病例的登记和治疗,根据本县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结果五年监测“三热”病人血检744人,检出阳性病例23例,检出率3.1%;②23例阳性病例其中本地感染1例(2010年11月29日来五),占血检数的0.13%,占阳性数的4.3%,全县五年没有检出本地感染病例。结论澜沧县疟疾本地发病率低,疟疾病例主要在流动人口中检出,应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控措施,降低疟疾发生率,达到消除疟疾的控制指标。
关键词:疟疾;监测方法;防控措施;发病率
疟疾是亚热带发病率较高的传染性寄生虫病,我县历史上是有名的瘴疠之区,1954年确定主要传疟媒介是微小按蚊,四种疟原虫都存在,主要是间日疟和恶性疟,发病率占所有传染病的首位。随着防治技术的不断发展,疟疾在我县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是近年来我县由于流动人口数量较大,导致疟疾发病率呈现输入性病例为主,且多发生在男性青壮年中,病例主要来自流动到缅甸打工和经商者中,影响患者健康,严重时甚至会爆发大规模疫情[1]。为了探讨疟疾的基本监测方法及防控措施,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澜沧县CDC寄防科监测的“三热”病人患者744例,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监测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澜沧县CDC寄防科监测的“三热”病人患者744例,男452例,女292例,年龄(29-45)岁,平均(37.68±12.35)岁。本次检测诊断试验均经患者、家属同意,试验通过中心办批准,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根据消除疟疾实施方案的技术要求,设计疟疾监测“三热”病人登记表格,对每位就诊病例进行认真的疟疾流行病学调查,检出确诊的疟疾病例,按省市要求采集血膜、血清样本送省市进一步确诊。对疟疾病人分确诊的虫种进行规范治疗,控制复发和传播,达到消除疟疾的目的。对澜沧县疟疾工作进行总结考核和评价,并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消除疟疾考核评估方案(2014年版)》,从组织管理、保障措施、技术措施、防控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价[2]。
1.3统计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五年监测“三热”病人血检744人,检出阳性病例23例,检出率3.1%②23例阳性病例其中本地感染1例(2010年11月29日来五),占血检数的0.13%,占阳性数的4.3%,全县五年没有检出本地感染病例,见表1。
3.讨论
为巩固澜沧县消除疟疾发病率指标,相关部门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1)政策保障。澜沧县根据国家和省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结合本县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将完成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纳入年度考核中。(2)组织保障。澜沧县应该加强与卫生局等多部门合作、交流,协调相关部门解决实际问题,完善和规范疫情管理工作,加强各级乡镇卫生院、农场等疟疾监测防治管理工作[3]。(3)健康教育。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疟疾相关宣传教育,根据上级提供核心内容,针对居民、中小学生等特殊的人群加强消除疟疾大众媒体宣传教育,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发挥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和监测工作,定期发布消除疟疾的信息。(4)流动人口及疫情网报管理。澜沧县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多部门合作信息通报制度,通过比较健全的疟疾防治网络,不断提高疟区、边境地区流动人员的管理、加强血检监测与预防服药的措施等。对于确诊为疟疾患者,应该立即完成疟原虫血涂片镜检,并通过网络进行上报,并加强辖区内疟疾病例的管理、随访等工作,保证患者能得到更加科学的诊断和治疗,避免疫情进一步扩大。
综上所述,澜沧县疟疾病例多为流动人口,应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制定更加科学的防控措施,巩固取得的抗疟成果。
参考文献:
[1]黄远霞,李俊林,李毅琳,等.居民健康素养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2,34(2):21-26.
[2]范芝宏,李六九,魏如清,等.云南省玉溪市1954-2015年消除疟疾措施实施情况和评价[J].中国热带医学,2016,14(04):369-375.
[3]王玉华.方城县60年来疟疾发病趋势及防治效果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6,27(4):266-268.
[4]王伟明,周华云,刘耀宝,等.江苏省疟疾疫情预警系统的建立Ⅴ输入性恶性疟防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2015,27(4):359-362,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