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娜姆(四川省甘孜州得荣县城关小学四川甘孜627900)
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9-070-02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第一秘廖"。拿破仑·希尔也曾说过:"信心是生命和力量,信心是奇迹"。信心是指一个人对其自身能力、自我发展的肯定。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是小学音乐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一、以兴趣为先导,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激发其兴趣。兴趣与信心总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产生了兴趣,才会有自信的歌唱。由于人的兴趣是通过实践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对音乐兴趣的培养就得从实践中获得。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兴趣。
创造宽松、民主的音乐气氛和环境,经常播放音乐或自己演唱给学生听听。孩子的模仿能力强,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唱,教师并要多方面地启发诱导,引导孩子观察、倾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音响节奏,并让孩子试着模仿,良好的音乐气氛可以使学生在充满艺术的氛围中熏陶和潜移默化,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在课堂内则应创造宽松、民主的氛围,优势教育观指出"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开发潜能、弘扬优势、增强自信、学会自主的重要前提。"
定期进行音乐欣赏活动,定期开展歌唱比赛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扬民主,构建了一种和谐共创的教学环境,师生愉快的教学,从而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一个人的兴趣只有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音乐的实践有很多,如:演奏乐器、唱歌、欣赏、舞蹈、创作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创造融合生活节奏,生活情趣的游戏来引导幼儿的音乐兴趣。通过充满情趣的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兴趣。如选一些生活趣味浓的歌曲,一边播放一边做游戏;还可以举办家庭音乐会,让孩子感受音乐气氛、参加音乐活动;也可以通过一些动作,激发孩子去感受,表现音乐作品的情趣。特别是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动作,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这样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他的主动性,活跃了音乐气氛,当然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了,关键是教师要巧妙设计关组织好。不仅能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而且提高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
二、面向每一个学生,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歌唱的信心
歌唱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那么培养学生歌唱的自信心也就是在音乐课中培养学生自信的最重要环节。音乐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而具有灵活多样性,教师要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做最佳选择和综合运用。音乐基础教育与不是为学生提供未来从事音乐专业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和技能,而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来欣赏美。自信心是使学生当众唱歌的基础,既然如此,那么就应该让学生树立信心。教师需要降低对学生乐理、识谱知识、演唱技能的要求,经常给学生表如演和表现的机会,唱得好、唱得坏是一回事,敢不敢唱是另一回事。很多学生的心理状态不好,羞于在大家面前展示自己,于是我就给他们创造体会"成功"感的机会,让他们两个或几个人演唱,或者一个人只唱歌曲的一句或两句,这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在成功感的刺激下,建立起当众歌唱的自信心培养他的一种自信心,一种做人的勇气,一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通过音乐的手段,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人格教育。这样的音乐教育所达成的效果,要远远的高于单纯掌握乐理知识和咬字、吐字等歌唱技巧。我们应更多地把最深的关怀留给他们,更多地把无私的爱留给他们,用自己的健康情感去感染他们,让他们也感到老师对自己的偏爱,让他们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并在这种满足中增加信心,从而热爱音乐,自信地歌唱。
三、以情感为依托,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内心体验和态度。教学过程其中就是一个人际交往、情感沟通的过程,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教学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情感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它具有引发、定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在教学活动中,如果教师只按自己的主观意志设计教学,那他就大错特错,他的教学是失败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我们要时刻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动向,细心留意每个学生的眼神、表情,及时发现问题,用教师声情并茂的范唱或热情的语言、真挚的爱心帮助学生,使学生认识自我。课堂上,教师面带微笑,娓娓道来,学生如沐春风、心情舒畅,这样可消除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增强其信心。也可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心中,让学生更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歌。试想,学生带着一种紧张、压抑的心情来上课,能积极、主动吗?研究表明,少年儿童的学习积极性、创造性与自信心是和师生情感密切联系的。教师只有研究学生情感,了解学生情感,充分发挥情感的疏导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才能让自信扎根于学生的心灵。
四、在教学评价上,采用合适的语言和体态,鼓励并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传统的音乐教学评价,教师通常让学生唱一首课本上的歌曲来给学生评分,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的印象,认为音乐课就是唱几首歌,不必学其它知识。这样,教师不能得到正确的教学效果反馈,对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好坏不能正确评估,从而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各自的特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把对学生的评价放学期末,由老师来完成,平时偶尔会让学生参与到评价过程中来,很少启发学生去思考如何评价学习结果,更谈不上怎样关注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的指标,根本不考虑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有效性。久而久之,学生便对这一教学活动失去兴趣,甚至机械地背唱歌曲。这种评价窒息、泯灭了学生对艺术的审美情趣和创造天赋,也使教育本身陷入困境。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经过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恰当、合理、科学地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情绪兴奋,记忆力增强,创造思维活跃,教学效果倍增,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情绪积极学习。美国心理学家特尔福德认为:促使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有两个,一个是社会交往动机,另一个是荣誉感。前者表现为学生愿意为他所喜欢的老师而努力学习,从而获得老师的称赞,增进师生情谊。后者则是一种高级的动机,它是学生要求在群体范围内取得一定地位、待遇的愿望体现,如追求别人对自己的尊敬,希望获得别人的肯定、赞扬、称颂等。求得信心并不是只要光靠嘴巴说就行了,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就必须给予他们莫大的鼓励,使他们真正感到自己是有实力的,从而令他们充满信心。林肯曾说:"人人都喜欢受到称赞"。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就给予成功的鼓励,抓住点点滴滴的成功现象及时称赞,学生体会到了成功的感觉,心里很愉快,自然对唱歌充满信心。除了用语言的鼓励外,我还经常通过眼神、手势与学生进行交流。
由于学科的特殊性,音乐教学评价不同于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教学评价,在进行评价时还要特别注意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教师要用"放大境"找出学生的"闪光点",要根据各学段不同的目标及学生不同的音乐水平,恰当选用评价形式和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的能力、特点,扬长避短,满足其表现欲,发展其特长,让他们从中找到自信的支撑点,让自信的光照亮每个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由衷地唱出自信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