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452124198310150417姚青林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高速公路已逐渐由平原向山区延伸。边坡也越来越多,而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是山区
高速公路建设中常遇见的问题。本文以广西六河高速公路边坡坍塌综合处治的工程实践为例,研究该边坡病害机理及对其综合处治,希望对相似工程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滑坡;病害机理;综合处治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日益发展,高速公路已逐渐由平原向山区延伸。由于高速公路的线形标准要求高,山区高速公路在建设过程中,尽管可通过采用公路隧道的形式以改善线形、缩短里程,但仍会出现较多的高填深挖,对沿线地形地貌的破坏难以避免。因此,对山体扰动所产生的滑坡、坍塌等地质灾害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常遇见的问题。针对滑坡的变形特征、滑坡性质、地质条件、作用机理,边坡开挖影响坡体稳定的敏感因素及所保护的对象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滑坡的稳定状态和工程活动影响下的发展趋势;由于滑坡对公路安全运行的危害性巨大,往往治理费用较高,因此,对滑坡的治理方案进行研究降低工程投资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六河高速公路滑坡处治为例,希望对边坡滑坡病害机理及综合处治措施研究有借鉴意义。
1工程概况
六河高速公路k128+760~k128+840段路基右边坡位于南丹县大场镇前颜家村,距G210线3km,通过高速公路的临时便道可与G210线相连。路基在切方后引发了场地失稳,产生了滑坡,已影响到本段路基的稳定性。场地地貌上为桂西北断褶侵蚀剥蚀丘陵地貌,微地貌上属于丘陵的山坡坡脚部位。建场地内岩土层的特征自上而下分述粉质粘土、强风化泥灰岩、中风化泥灰岩。该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南东缘及桂西北弧形褶皱带上,褶皱、断裂构造较发育。地壳上升,间歇性抬升是本区新构造运动的主要形式,发育有沟谷、丘岗、河谷及剥蚀夷平面。
2滑坡的形成机理研究
k128+760~k128+840滑坡段,由于路基切坡产生临空面而诱发的滑坡,现有路基坡比约为1:1。本滑坡已产生较明显的滑动变形,前缘已有较明显的剪出口,剪出口所在的地质层位为强风化泥灰岩与中风化泥灰岩之间,滑移平面距离约110m,滑坡体内部产生很多横向裂缝,缝宽以10~20cm居多,最宽可达0.8m,长度达10~20m,尖灭于滑坡体两侧的滑坡周界线,形成较明显的滑坡台壁,台壁高度5~20cm居多,最高达80cm。本滑坡为工程切坡引发的工程滑坡,组成滑坡体成分的为粉质粘土和强风化层,滑床为中风化泥灰岩。在两侧及后缘已形成明显的滑坡周界线,在后缘呈弧形分布。滑坡范围面积约235000m,滑体平均厚度约4.83m,潜在滑坡方量约25000m,经分析滑动面呈平缓的圆弧形,主滑方向约为340°。
由于粉质粘土的孔隙比大,起始含水量很高,气候干燥时,土体的收缩性大,往往形成较发育的网状裂纹,网状裂纹的产生又为水的下渗提供了条件,加剧了裂纹深处的胀缩循环。当气候湿热交替,土的干缩湿胀反复循环,以及裂纹处形成的应力集中,使边坡上的裂纹不断扩张、延伸、下切,粗裂纹逐渐连通,形成较宽的裂缝,裂缝发育连通,开始在坡面形成表层破碎层。粉质粘土边坡一般都分布在亚热带湿温地区,雨量充沛,水流的冲蚀作用很强,边坡上的破碎层不断发展,形成局部坍塌。
同时,在路基开挖后,路堑坡脚由于水平应力的增大,形成坡脚的应力集中区。而且粘土土层本身特性越往下,土越趋于软塑性,力学性质越差。所以,粉质粘土路堑边坡的破坏,常始于坡脚或边坡下半部,慢慢向上延伸而至整个路堑。路堑边坡破坏过程发展到后期,边坡出现滑动。粉质粘土路堑穿过的丘岗覆盖土层一般均不深,而覆盖土与基岩接触面起伏,再加上土体内存在着大量裂隙,所以滑床通常不深。粉质粘土路堑边坡因在水流冲刷作用或人工开挖、切割使坡脚失去支撑的情况下,坡脚土体会产生坍塌,且不断发展,从局部失稳发展到边坡失稳,从而牵引整个边坡向下滑动,形成滑坡。滑坡正处于滑动蠕变阶段,前缘、中部及后缘均已发生明显的变形破坏,如果不治理,在其它外部条件作用下可能会加剧其活动速度,纵向范围可能会扩大,但滑坡区的两侧为岩质边坡,故滑坡范围一般不会再向两侧扩展。
3滑坡综合处治研究
3.1治理原则
(1)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
(2)在确保公路安全的前提下力争经济合理;
(3)根据滑坡区地形、地质等条件,同时考虑经济、环保、方便施工等因素,采用清坡、方格骨架植草、抗滑桩及排水的综合处治措施进行治理。
3.2滑坡体参数的确定
(1)根据室内试验并综合考虑各地层野外特征,本场地各岩土层参数取值见表1。
表1各岩土层参数取值
(2)结构面抗剪强度:根据边坡岩体结构面特征,依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第4.5.1条规定及地区勘察经验,本边坡的中风化泥灰岩②的结构面抗剪强度采用:内摩擦角=30°,粘聚力C=130kPa。以上数据适合于结合一般的硬性结构面。有风化壳及泥化夹层的结构面抗剪强度指标可采用表1中粉质粘土残余抗剪强度指标。
3.3滑坡安全系数计算
根据现场滑坡区地形、本次勘察所取得的地质资料及目前边坡的稳定情况,根据目前坡面下滑坡的稳定性,选取典型的横断面计算滑坡的安全系数。根据以上计算结果评析:滑坡体计算的稳定系数Fs小于1,与当前滑坡体的状态(蠕滑状态,Fs=0.95~1.00)比较吻合,不稳定,处于蠕滑状态。
3.4治理方案
k128+760~k128+840滑坡段,坡脚设3m高矮脚墙,一级坡坡比为1:1.5,采用方格骨架植草进行防护,一级平台上设置2m×1.5m的抗滑桩(抗滑桩长度为14m,根据现场开挖情况进行调整,设计为桩嵌入中风化泥灰岩5m左右深度),桩中心间距为4m,二级平台以上坡比放缓为1:1.75,采用骨架植草防护边坡,平台宽6m。排水设计,在后缘及两侧设置环坡顶截水沟,滑坡体区域坡面设8m深泄水孔疏排地表水和滑坡体内浅层水。对滑坡体已有的裂缝进行填塞或夯实以防止地表水直接渗入滑体内。
4结论
高速公路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滑坡的形成机理与防治措施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滑坡治理前首先应调查清滑坡产生的原因,防治原则,选取合理的滑坡防治技术,综合治理。本文通过以上方案进行施工后,有效地制止了滑坡的变形及进一步发展,施工结束3年来,滑坡体处于稳定状态。说明以上治理工程措施是正确的,希望对滑坡的处治有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JTG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S].
[2]马惠民,王恭先,周德培.山区高速公路高边坡病害防治实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周密.高速公路路堑边坡滑坡分析与治理[J].湖南交通科技,2012,32(3):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