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瑞莹
曲靖市麒麟区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分析B超在子宫肌腺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6例子宫肌瘤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B超诊断子宫肌腺症,研究手术病理数据,分析B超诊断合格率。结果:全部患者采用B超进行诊断后,确诊为子宫肌腺症患者占89.1%(139/156),图像显示部分肌层内可见局限性的不均匀的高回声区及低回声区,并且边缘大致规整,患者子宫内部形态不规则等,整体图像显示清晰。结论:采用B对子宫肌腺症进行诊断,具备诊断方便,创伤性小的特征,具备临床使用价值。
关键词:B超;子宫肌腺症;合格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在子宫肌腺症诊断治疗中主要采用B超进行诊断,合格率较高,并且无创伤性。因此我院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进行子宫肌腺症诊断患者156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B超诊断资料做回顾性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本院收治的156例子宫肌腺症诊断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患者均被诊断为子宫肌腺症,采用的诊断途径均为B超检查。156例患者的年龄均在25岁至5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34.5±1.5岁。患者均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现象,均存在月经紊乱、月经量增多以及继发性贫血等临床症状,均接受过宫腔手术治疗。本次研究对象中曾接受人工授精术授精的有4例,采用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实施造影检查的有16例,通过剖宫产手术进行治疗的有38例,采用钳产术实施治疗的有12例,曾接受吸引产术、产后出血清宫术治疗的患者依次为11例和17例,存在功血清宫术治疗史的有20例,人工流产史患者以及流产清宫史患者分别为20例和18例。
1.2检查方法
本次研究选用美国GE公司制造的LOGIQE9型彩超诊断仪实施彩超检查,采用频率5-9MHz的阴道腔内探头,脉冲频率应控制在4MHz到7MHz之间,检查诊断中滤波应处于50Hz至70Hz范围内,正式对其实施检查前,告知患者排空膀胱后选择膀胱截石位检查。对患者的子宫形态、具体大小、子宫前壁以及后壁的厚度进行检测,观察患者子宫内部回声情况,判断患者子宫内膜线所处位置,检查子宫内部厚度等,此外,重点观察患者子宫附近是否存在包快,假如发现包块,应具体分析其与子宫之间的内在关系[1]。
1.3临床诊断标准
借鉴实用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相关知识,针对子宫肌腺症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分析:(1)有些患者存在卵巢巧克力囊肿;(2)因为病灶会对患者不同部位进行侵犯,位置不同也会造成子宫形态出现一定差异,主要表现为球形、弓形和宫底圆钝等;(3)大部分患者子宫内膜线会出现前移;(4)患者子宫内部存在不同程度的均匀增大,观察到的轮廓线基本处于规则状态;(5)可以观察到子宫肌层出现局限性增厚,有些存在弥漫性增厚,其中后壁增厚相对比较严重,存在不均匀肌壁回声,可观察到粗糙回声出现大幅度增强,回声表现为颗粒状,同时可能存在小无回声区[2]。
2.结果
本次研究156例患者中,通过B超诊断确诊为子宫肌腺症的有139例,其中89.1%的患者符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本次研究中共出现17例误诊,其中2例患者属于子宫肌瘤并发子宫肌腺症,另外15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均被误诊为子宫肌腺症。采用B超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发现局灶型患者51例,对其声像图进行深入分析,可发现其肌层内部存在局限性的不均匀高回声区,同时可检查到低回声区,边界不够清晰,边缘区域表现出一定规则特点,有些患者可以检查到球体感,患者子宫形态存在部分不规则特征,其余105例患者属于弥漫型,对其声像图进行全面分析,可观察到其肌层内部存在回声增强现象,回声同时发生增粗,以不均匀形式进行分布,患者前壁以及后壁肌层在厚度上大小不一,后壁肌层出现严重增厚现象,很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线出现移位。
3.讨论
子宫肌腺症发病机制相对比较复杂,单单依靠临床体检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手段很难实现对该疾病的科学、准确诊断,临床上必须要寻求更多有效方法对该疾病实施联合诊断,增加辅助性检查项目,尽可能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现阶段针对子宫肌腺症的临床检查主要以B超检查技术为主,在采用B超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子宫肌腺症诊断时,需要对其超声声像图具体表现进行分析,如表现符合妇产科超声学中的子宫肌腺症声像表现,即可确诊为宫肌腺症。然而,因为子宫肌瘤的病灶通常与子宫肌腺症存在很大相似度,对患者实施超声检查时这两种疾病的回声类型十分相似,常常会引发误诊事件,本次研究中通过B超诊断确诊为子宫肌腺症的有139例,其中89.1%的患者符合手术病理检查结果,研究中误诊病例为17例,17例误诊患者中2例属于子宫肌瘤并发子宫肌腺症患者,其余15例为子宫肌瘤患者,均被误诊为子宫肌腺症。
针对子宫肌腺症以及子宫肌瘤,其临床超声声像图表现虽然比较相似,但是仍然有不少鉴别方法以及诊断技巧。首先,假如超声检查观察到患者存在子宫发生增大,子宫腺肌症患者通常会表现为弥漫性增大,大部分表现为饱满的球形,外形表现为规则形状,基本上不会存在假包膜,也不会发生包膜回声,很少出现低回声晕,子宫腺肌症患者的病灶内部声像图通常会表现为低网状以及粗粒状低回声,大部分患者存在子宫内膜线前移情况,检查其子宫肌层,一般会发现局限性增厚现象或者弥漫性增厚反应,其中后壁增厚最为严重,还可以观察到不均匀的肌璧回声。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其子宫增大通常会表现出局限性不规则特征,患者病灶附近存在明显回声,子宫肌瘤边缘通常会比较规则和整齐,一般可以观察到包膜回声以及低回声晕,也可能会出现假包膜,在很多情况下,子宫肌瘤患者会出现等回声以及漩涡状的低回声,假如患者子宫肌瘤生长位置位于子宫内膜附近区域或者子宫肌瘤体积较大,就很容易造成患者子宫内膜线出现前移现象,如果子宫前壁以及后壁存在多发性肌瘤,子宫内膜先会在压迫力下出现变形,发生移位[3]。
本次研究采用B超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发现局灶型患者51例,另外105例患者属于弥漫型。对局灶型患者声像图进行全面分析,可观察到其肌层内部出现局限性的不均匀高回声区,还可以检查到低回声区,边界不规则,也不平整,边缘区域表现出一定规则特点,有些患者可以检查到球体感,患者子宫形态存在部分不规则特征。对105例弥漫型患者进行声像图分析,可观察到其肌层内部出现回声增强、增粗现象,以不均匀形式进行分布,患者前壁以及后壁肌层在厚度上存在较大差异,后壁肌层出现明显增厚现象,很容易造成子宫内膜线出现移位。这与子宫肌腺症的临床超声声像图的鉴别诊断标准基本相符。
总而言之,针对子宫肌腺症,采用B超检查手段能够大大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具有操作简便,无创等优势,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艳红.B超诊断子宫肌腺症105例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5(02):78-79.
[2]姜璇,金力.子宫腺肌症的病因及病理概述[J].中国社区医师,2012,10(12):13-14.
[3]陈蔚琳.子宫腺肌症与子宫肌瘤容易混淆的临床问题[J].中国社区医师,2012,8(12):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