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骨科医院颈肩腰腿痛1科四川成都610000
摘要:目的研究认知行为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疼痛自我效能及疼痛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5.5月-2016.9月间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服务,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疼痛评分及自我效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45例(95.74%),优于对照组37例(78.72%),(χ2=13.022,P=0.000)。研究组患者0级疼痛、1级疼痛例数所占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χ2=4.750、37.031,P<0.05);研究组2级疼痛、3级疼痛例数所占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χ2=18.179、23.722,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疼痛自我效能评分及满意度,改善疼痛感。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满意度
腰椎间盘突出症指因腰椎间盘关节发生退行性变化、损伤、遗传等原因导致腰椎间盘髓核、纤维环、软骨板,在遭受外力作用后发生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周围神经根,产生疼痛感[1]。发病人群以中老年患者多见,临床症状为腰痛、放射痛、活动受限、下肢麻木,病程可长达数十年,长期治疗造成的家庭经济压力,对患者情绪造成不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般,研究选择于2015.5月-2016.9月间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析认知行为干预对患者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5.5月-2016.9月间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7例,研究组: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在40-75岁间,平均为(57.8±7.1)岁,病程时间在1-5年,平均为(3.2±0.8)年。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7例,年龄范围在41-73岁,平均为(57.5±7.0)岁,病程时间在1-5年,平均为(3.5±0.9)年。两组患者疾病基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研究组加强认知行为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入院后第一天为患者解释腰椎间盘突出症基础知识,告知住院注意事项,入院后第二天晨间护理,为患者输液后口头宣教疼痛症状发生因素,重点加强疼痛预防教育;午间护理时发放疼痛知识手册,第3日晨间护理时,护士询问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度,对知识薄弱点强化教育。行为干预:每日晨间由护士评估患者疼痛表现,对重度疼痛患者,提供舒适卧位,练习床上被动活动;中度疼痛患者协助其练习行走、下蹲等,嘱咐患者保持休息;对轻度疼痛患者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活动期间需观察患者身心感受。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包括生活护理、用药指导、保持正常护患沟通等。
1.3观察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级:无痛;1级:轻微疼痛;2级:疼痛明显,影响正常生活;3级:疼痛无法忍受。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例数×100%。采用疼痛自我效能量表,每个指标为5级评分,共包括22个条目[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评估两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病程可长达数十年,疾病特点为活动受限、伴随长时间机体疼痛、生活质量低下等,大部分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疾病知识掌握度较低,不能准确评估疼痛,对疼痛管理能力较低,研究结果提示入院时,两组患者自我效能评分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疼痛自我效能与患者疼痛认知、程度、控制等关系密切,研究中针对患者加强疼痛认知教育及行为干预,由护士负责实施后,结果提示干预后研究组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与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疼痛认知能力,正确认识,掌握疼痛自我管理方法,疼痛效能较高,有效改善疼痛度[3]。同时加强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分析原因与疼痛对机体造成影响较大,影响机体舒适度,而通过开展行为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改善体位、提供用药及早期锻炼,加强护患沟通,缓解患者疼痛度同时提高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疼痛患者提供认知行为干预,可提高疼痛自我效能评分及满意度,改善疼痛感。
参考文献:
[1]段征征,刘义兰,陈婷等.认知行为干预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5,30(8):40-42.
[2]曲治权,刘淑梅,刘平辉等.颈椎病和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手术后护理满意度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27(3):357-360.
[3]李艳芬.舒适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2):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