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文本意义层面的思考
陈永莉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15311
摘要文本意义不是恒定不变的,它总会处于不断的生成和建构之中,具有众多的可能性。本文从文本、语境、作者和读者的意图四个方面分析意义的断层性和多维性。
关键词文本语境视域断层性多维性
文学作品诠释的丰富性让人兴奋,但也常常使人陷入思维的困惑中,其实,文学作品意义的生成因素是多元的,既不是传统释义学所认为的意义取决于作者的意图,也不是文本主义所主张的那样一切由文本本身决定。决定文本意义的因素有四个:文本、语境、作者和读者的意图,这四种因素经常综合在一起发生作用,使意义呈现层断性和多维性,造成作品意义的变动不居。这四个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具体到不同的文本中都是非常具体和千差万别的,需要根据研究对象的具体情况在综合考虑这四者中有所侧重。文本意义的变动正是源于这四种因素及内在联系。
一、文本自身的意义
文本是诠释者相互交流的一个共同的媒介,只有通过文本读者才可以于作者进行交流,完成意义上的互动。当然这种解读不是任意而行、无所限制的,它必须遵循文本自身的规律,文本是意义产生的凭证。从语言角度来看,文本以语言符号的形式存在,语言是与意义联系最直接、最密切的。因为语言的能指和所指显示了语言中存在着无限的表达方式。所以通过语言的模糊性创造了意义的多样性,从而削弱了作者的前在预见。其实,作品的结构、表现手法、语体风格和写作方法等也从各个方面影响制约着意义的生成。比如文本的结构,它是文学作品的最小的叙述单位,看似不经意的描写其实可能包含了某种意义,而这个不经意的意义又可能会对事情的发展起到很重要得作用,可以引起多层意义发生的可能性。这样从结构入手我们可以发现文本意义的多层性。所以说文本的变化同样会引发意义的变化。
二、历史语境下的意义
除了文本自身外,语境对于意义也有相当重要的制约作用。语境是决定话语意义生成的环境。我们这里所说的语境是指自然社会、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宏观的环境。同一文本置于不同的语境下,意义会迥然不同。比如说《阿Q正传》,在二三十年代时,阿Q是国民劣根性的代表,而在四五十年代则是农民革命的代表,在六七十年代则成了革命农民的领路人。这样一部优秀的作品就会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繁衍出不同的解读内容来。语境构成的是一个意义交互的语义场。所谓意义交互就是指时代、群体、文化、习俗等对文本的约束与限制,就是使文本能够适应时代、社会、群体、文化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就是意义的交互,是文本自身与其所限制因素的协调和适应。当然语境不能单独存在,它与文本、作者和读者相生相成的,但它在文本意义生成中的重要位置却无可替代。语境给文本意义的生成营造了一个可供阐发的社会环境,而这种环境的营造并不是独立的,它总是会与以往的历史交相互应,并且在这种互应之下形成一个新的,能够使文本意义产生新生力的环境。(艾柯,1997:175)所以说语境发生了变动,意义也不得不随之变化。意义总是根据新的理解情景不断生成,但是这绝对不是说,可以不顾事实和文本任意生成意义,语境总是和其他因素交相联系的,出于不断的互文之中。三、视域交融下的意义
对于文本意义的解读,作者和读者的视域也是很重要的。这里面存在着两种的解读模式,一是作者对文本解读的至高无上的阐发权,另一种则强调读者对于文本意义解读的重要性。这二者都在各自的研究领域中维系其阐发的权威性。
前者认为,文本有客观恒定的意义,即作者的构思创作。认为作家垄断着文本意义的解释权,从而在理论上取消了读者解读的自主性。这种观点看到文本意义与作家有关系是正确的,但将作家意图不加区分地等同于文本意义则是武断的。作家意图与文本意义相违的情况并不少见,一部《红楼梦》的意义诠释似乎已经超出了曹雪芹的预想。(朱立元,1997:117)
后者认为,读者在文本意义的解读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本意义是文学文本自身客观意义和读者所赋予的主观意义的结合。在现象学和现代阐释学的基础上,读者批评理论初见端倪。现象学强调主体的意识感知,所以读者批评认为文本意义只存在与读者的意识中;现代阐释学则将历史的理解引入意义的研究中,海德格尔认为人的存在或称“此在”从根本上说是历史的。所以读者批评也将历史性引入了批评视野之中,突出了文本在历史之中的未定性。
其实,多维的历史长河中,文本的未定性是有待于解决而又不可能最终完成的,是极具活力的生命意义体。阅读成了当下与历史的对话,是文本的历史视域与读者阅读视域、作家的期待视域与读者的阅读视域、读者的期待视域与阅读视域、不同读者的阅读视域间的对话。阅读沟通了历史与现在,使历史与现实相互交叉。
四、多维多向的意义生成
四要素都在决定着文本意义的生成,但是决定文本意义的四要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经常联系在一起对文本的意义生成发生作用。意义在文本、语境、作者和读者的对话中,有着无限生成的可能性,它构成一个多层次、多维性的整体,这样就会显示出来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可以说意义是文本在动态阅读中不断生成的东西,它由作者发送的意义、文本话语提供的意义和读者阅读赋予的意义共同组成。意义不能脱离文本、语境、作者和读者而独存,任何割裂的意义观都是有失偏颇的。只有综合考虑四者,看到作者、文本、读者和社会在作品意义显现中各自所具有的独特作用,看到四者的内有联系及其变化,才能把握文学作品意蕴的丰富性。
参考文献
【1】艾柯.诠释与过渡诠释[M]北京:三联书店,1997
【2】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王先霈.文学批评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