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意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5-15
/ 2

谈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意见

魏华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30团完全中学魏华

【摘要】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既要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内在的兴趣,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用新课程理念来引导教学思路,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合理利用好演示实验与学生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415.67【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5-0036-01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物理学的产生、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物理实验是归纳物理定律、产生物理假说、建立物理理论、验证物理成果和推广物理成果运用的实践基础、主要依据和根本手段。然而,就是这样一种本该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脑的实验教学过程,已被陈旧的教育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扭曲得面目全非。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就如何改革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物理课是初二年级的一门新学科,这对刚接触这门课的学生来说,往往有一种新鲜感。许多学生对此学科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仅仅是停留在表面的一种新奇,如教师不及时深化,学生“热”的时间是短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上序言课时,认真设计教案,上好第一堂课。比如教师可以通过演示“三棱镜分解白光”、“纸盒烧开水”、“被纸片封闭在倒转的玻璃杯中的水不会流出来”等操作简单、现象明显的实验,引起学生的疑问,激起他们求知的欲望。教师可举一些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的例子,如:“插入水中的筷子会弯折”、“同样是电,通入不同的用电器会产生不同的作用”等,使学生一接触物理就感觉到学物理有趣,为今后的奋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亲其师方信其道

兴趣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的,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

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水平大致处在直接兴趣阶段,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处理等都具有浓厚的兴趣。如:学“测量”后问:你怎样测一张纸的厚度?学“大气压”后,问:为什么钢笔能吸入墨水?学习“物态变化”后,问:自然现象中的“雾”、“露”是怎样形成的?学习“电学”后,提出为什么“100W”的灯比“60W”的灯更亮?书写台灯为什么能调光?等等。由于这些都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遇到或发生的物理现象,因此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又稳定了学生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

四、先行而后知

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喜欢实际操作。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实验教学,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增强对物理学的兴趣。如“长度的测量”教学中,笔者让四位学生用同一米尺分别上台测量讲台的长度,学生各自测量的结果暂时不公布,当四位学生都测量完以后,让他们四人同时上台在黑板上写出自己的测量结果,由于四人的结果各不相同,必然会使学生感到惊奇。这既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又对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教学的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笔者让几位学生同时准备一个演示实验,选一位好的在教学时演示,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五、一个也不能少

现行物理教科书中采用国际单位制,初学者对“米/秒”、“牛顿”、“帕斯卡”等单位感到陌生、抽象;学生习惯于单位的单一性,开始学习P=pgh和功率的单位J/S这些知识时,对概念的多因性很难适应。又如,“电功”、“电功率”、“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都需要具有初步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这对于刚入物理门槛的初中生的确很困难。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设法使学生的思维方法跟上,并侧重对后进生的基本功进行强化训练,从而减轻后进生学习物理的困难。在强化训练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新课前,教师应要求学生按预习提纲先预习新课内容,上课首先检查预习情况,课后应要求学生把上过的课文复习一遍,对课文中的概念、原理、公式做到透彻理解然后再做作业,做作业时应该注意力集中,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并养成自我检查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两极分化,所以教师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在学生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弥补其原有的知识缺陷,从一开始,就查漏补缺,对后进生狠抓不放,不让一个人掉队。

六、发展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敢于联想,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也可有意地制造“矛盾”,诱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性。比如:在初三的串、并联电路实验后,笔者利用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处断开,整个电路中没有电流这一特点和电键与用电器一般只有串联这些学生的已有知识,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电路有一个电源,一个电键k两个灯泡L1、L2。这两个灯泡串联,当电键K断开时,L1、L2均发光,但K闭合后,L1不发光,L2发光。这种情况可不可能存在,笔者引导学生画出可能的电路图。已有知识的干扰将学生置于“矛盾”之中。学生只有敢于想象,冲出“电键只能与用电器串联”的定势,才能解决这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传授知识、激发兴趣及提高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教改的关键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爱学、乐学、会学。作为教师,在整个物理教学过程中要把自己的教法和指导学生的学法有机统一起来,同步进行,实现教学的优化,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