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音响师的心理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1

谈音响师的心理能力

王晓东

如果说,文艺学是“硬件工程”的话,那文艺心理学就是“软件工程”。然而,在音响界,目前尚停留在“硬件工程”的一般文艺学的层面上,还没有形成“音响心理学”的体系。

笔者从事影剧院音响工作多年,对“音响心理学”甚感兴趣,但是,因为才疏学浅,还不敢对“音响心理学”妄加议论,只能对与“音响心理学”密切相关的音响师的心理素质问题谈几点个人浅见,以期对整个“音响心理学”起到一点添砖加瓦的作用。

一、要有心理承受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原因,电影艺术与戏剧艺术均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不景气的局面。

这个时候,影剧院音响师就必须具有心理承受能力。

“影剧院”本身就是在形势所迫之下的产物,过去影院就是影院,剧院就是剧院,何来“影剧院”之说?但是,现在无论是影院还是剧院,都已不能单兵作战,而是要联合“友军”协同作战,于是“影剧院”便应运而生了。所谓“影剧院”,无非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电影院除放映电影以外,还兼演戏剧,故称“影剧院”;另一种是剧院兼演电影,故也称“影剧院”。

令人尴尬的是,即便二者联手的“影剧院”,也依然未能尽如人意,前途仍旧令人堪忧。在此种情况下,就需要影剧院的音响师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面对困境与窘境,坚定信心,奋发图强,变压力为动力,变危机为转机。

二、要有心理控制能力

心理控制能力是指心理调节、心理平衡、心理障碍排除等能力,所有这些心理能力与心理素质,都取决于自我心理控制能力。

不仅影剧院的音响师,就连影视、戏剧等艺术的音响师,也亟需具备这种心理控制能力。

音响师要面对许许多多使自己的心理难以平衡的具体问题。比如自己的工作性质是属于“幕后作为”,音响既然只能听得见而摸不着,所以音响师也注定很难有“露脸”的机会,只能充当“无名英雄”乃至“无名小卒”。而且自己的工作既为整个影片或剧目服务,又为演员表演服务,是地地道道的“为他人做嫁衣”,是“小草配红花”(连“绿叶”都不够格)。

而音响师所付出的劳动,又一点也不比演员少,其技术与艺术水平,也不比演员差,这就需要音响师自我心理平衡,对名利观、金钱观、价值观、人生观等等,有比较正确的观念和态度,如此才能甘于寂寞、甘于清贫,乐于辛苦、乐于奉献。

三、要有心理发散能力

人的心理状态是一个很复杂很微妙的状态,既有心理承受、心理控制,同时又不仅仅是消极地“洁身自好”,而是积极地开拓进取,因此心理发散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所谓心理发散能力,是指主动出击、开拓进取、创造求新的心理能力。心理发散能力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也是求新求变的前提。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特征鲜明,高科技发展迅猛,音响设备、音响技术五光十色,高、精、尖趋势十分明显。这就要求音响师具有很好的心理发散能力,面对新技术、新设备,在善于学习、深入钻研的基础上,敢于突破,敢于超越,敢于创新,成为新时代一名合格的音响师。

除此之外,心理发散能力还应包括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勇于进取,善于开拓,千方百计开发文化产业,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使音响工作真正“叫得响”。

责任编辑王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