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光(山东省泰安市中医医院肿瘤外科山东泰安271000)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1-0288-02
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手术治疗食管癌、贲门癌280例,同期发生吻合口瘘20例,发生率7.1%。现对吻合口瘘的诊断、处理和预防等问题进行讨论。
1临床资料
本组男性17例、女性3例,年龄45-70岁,60岁以上12例。全组均在全麻下行食管、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颈部吻合口瘘13例,胸内吻合口瘘7例。
吻合口瘘患者主要临床表现:胸内吻合口瘘:(1)术后4~6天起持续高热,多在38.5℃以上,一般应用退热剂和抗生素无效,本组有5例,占25%。(2)胸闷、胸痛,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4例,占20%。(3)本组有1例呈全身中毒症状,气促、脉快、血压下降和烦躁不安。(4)7例胸内瘘者均有同侧胸腔积液。(5)术后尚未完全拔除胸腔引流管者,引流量增加,进食者可引出混有食物残渣的脓性浑浊液体,有酸臭味。(6)颈部吻合口瘘无上述表现,表现为切口周围红肿、压痛和波动,撑开切口或自行溃破可有混合唾液、食物残渣的脓汁溢出。
2诊断和治疗
全组均根据临床表现作出初步诊断,通过口服亚甲兰、胸腔穿刺和X线透视下服用造影对比剂(泛影葡胺和硫酸钡等)确诊。吻合口瘘发生最早者在术后第4天,最迟1例发生于术后第14天,其余18例均于术后5~9天内发生。全组20例中,其中胸内吻合口瘘7例,5例诊断后立即行空肠造瘘术维持营养,1例完全静脉营养,并留置胸管充分引流,给予大剂量抗生素、输血、血浆、白蛋白等支持疗法。1例因诊断较晚,症状严重,未行特殊处理而死亡。另颈部吻合口瘘13例,均经口进流质、半流质饮食,加强支持疗法。
治疗结果:全组20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0%。行空肠造瘘的5例中因感染、衰竭死亡1例。颈部吻合口瘘13例,均瘘口愈合,无一例死亡。
3讨论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死亡率较高。据国内文献报导,其发生率为2.6~6.4%,病死率为38.1~53.6%[1]。本组发生率为7.1%(20/280),但由于我们提高了对瘘的警惕,对瘘作出了及时的诊断和处理,病死率较低。
3.1有关早期诊断的问题如果病人术后4~6天出现高热,持续38.5℃以上,应高度怀疑胸内吻合口瘘,及时做胸部透视或胸部CT或超声检查,发现胸腔内有积气和积液,应做胸穿,如抽出带有酸臭味浑浊液体或气体,混有食物残渣,即可确诊。透视下口服造影剂,可见吻合口部位有分流进入胸腔或纵膈,通过观察分流方向和分流量的大小,可估计吻合口瘘的程度。如病人仍保留有胸管,有食物残渣或口服的亚甲兰自管内流出,则诊断无疑。颈部吻合口瘘者,发热感染症状不明显,早期仅表现颈部切口周围红肿、压痛,如观察到脓性分泌物中混有唾液、食物残渣或吞咽时有气泡出现,口服亚甲兰后伤口染成蓝色,则诊断明确。
3.2处理吻合口瘘一经诊断应及早治疗。我们认为凡早期胸内瘘者,应立即禁饮食,行空肠造瘘维持营养,造瘘后第二天开始鼻饲饮食,病人一般情况会逐渐好转,这是吻合口瘘能够愈合的重要条件。同时进行充分的胸腔引流,因瘘发生时术后放置的胸管多已拔除,所以需重新安放胸管。
颈部吻合口瘘,如瘘口小,漏出量不大,局部引流充分,仍可经口进食。如瘘口大,外漏内容多,应不经口进食,唾液也不要下咽,保持口腔卫生,以利于瘘口愈合。同时置胃管,鼻饲饮食,切口随时换药。本组7例颈部吻合口瘘,均未做空肠造瘘,瘘口均于2周内愈合。
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适当输血、血浆及蛋白,输液和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对重症吻合口瘘病人也很重要。有作者报告[2],对吻合口瘘行再次开胸手术,修补瘘口或重新吻合并已获得成功,但病死率较高。我们认为对再次开胸手术病人,应严格选择病人,对瘘发现早,一般状况好的病人可实行。一般状况差的病人,多承受不了再次手术的打击,且胸腔污染,手术成功率低。因此,采取有效的支持疗法充分引流胸腔,控制感染,瘘口多能愈合。
3.3吻合口瘘原因和预防食管癌、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是各种各样的,常见如下几种:(1)营养因素:如低蛋白血症、维生素C缺乏等。(2)吻合技术:如手术切口选择不当,使手术野显露不良;食管游离过长或剥离过多;操作粗暴、误扎或损伤了胃的供应血管或胃张力大、扭转或/和胃粘膜回缩脱开;缝线缝扎过紧、过松或滑脱,缝合针距过稀、过密,缝线距切缘太近;吻合器吻合时撕裂食管、缝合钉脱落、操纵杆摆动、钉合不严等。(3)局部因素:吻合口周围炎;胸腔积液浸泡吻合口;弓上吻合时,因主动脉弓的解剖位置关系,使吻合口成角畸形,主动脉持续搏动,对吻合口造成影响而致瘘。(4)其他因素:伴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及心脏病者,蛔虫上窜、残端阳性癌,亦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因此,术前应适当纠正病人的不良营养状态,尤其对晚期病例。对术前仅能进少量流质饮食,甚至完全不能进食者,应术前输血、血浆、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待营养状态好转,再进行手术治疗。术中放置十二直肠营养管,术后第2天即可管饲流质饮食,使病人术后早期从胃肠道获取营养,改善一般状况,增强术后愈合能力。我们体会,开胸切口选择适当,吻合部位暴露充分,可使操作方便,另外胃肠吻合器的应用,更使吻合满意,减少瘘的发生。为了减少吻合口张力,胃要做充分游离,使胃充分上提。术中尽量减少对胃底部位的捻搓。颈部吻合时,胃通过胸廓入口处隧道要宽松,否则影响吻合口血运,易发生瘘。
近年来,由于我们注意到上述一些问题,采取了相应措施,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已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邵令芳,张毓德.食管外科学.河北科学出版社,1987,609.
[2]孙长恩等.胸内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再手术治疗.中华外科杂志,1985,23(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