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占江(友谊县文化馆,黑龙江友谊155800)
摘要: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现就黑白木刻的艺术性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现代版画;黑白木刻;艺术性
在今天这个时代,跨文化境域正深刻地叠合成为我们生存的文化背景。信息化发展深刻地影响着如今的文化生态,市场化环境带来的文化体制和身份的深刻变革,使当今所呈现出来的文化形态也和以前有所不同。原有的思想被轻而易举大幅度刷新。在今天的绘画中呈现出多样性。
现代版画创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实质是对黑白木刻的概念与本质意义认识上有所模糊,下面所说的是最简单,也是最基本的问题,老生常谈,希望说出一些新意来。
谈起木刻的间接性,版画家徐冰老师所言,“版画作为间接性绘画,是画家以创作意图对媒介物进行规定性处理,经过多次印刷的间接过程,使该媒介物以痕迹的形式呈现为画面”。与其他绘画直接性创造出来的形象。总体来讲,是一种“加”的艺术。即在空白纸或画布上不断通过“加”来描绘,最终形成画面。正是在这一点,木刻与其他绘画大相径庭,是“减”的艺术。
黑白木刻里的特点,以刀代笔的间接性,这种间接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间接性木刻的刻制过程。木刻印痕中的线与形是通过刀具镂刻空白而“挤压”出来的。这就是“刀味”和“木味”。画家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这种“挤压”出来的线、形特点,加以放大强化,创造出了独立的木刻语言。
再就是通过媒介转印出来。木刻是通过在木版上进行的镂刻,印于纸上。以往说的版画“间接性”。利用某种物质中间的媒介性,通过制版转印到纸面或其他材质上的一种间接性绘画创作方式,且可以重复地完成多幅印刷的特性。像这样间接性体现在以刀代笔的间接性和通过媒介转印出来的特性。
说起创作木刻。是相对于“复制木刻”说的。通常认为从复制木刻向创作木刻转变是从英国发起的。复制木刻一般下分为画、刻、印几个程序,是由画家、工匠分别完成。即由画家用钢笔或毛笔完成精确的黑白底,再由工匠完全忠实于画稿进行雕刻印刷。我们看到西方早期的木刻,如德国丢勒、珂勒惠支等艺术大师的木刻作品。中国古代木版画雕刻也是如此,以单刀线刻为主,以复制毛笔线条为目的,雕刻技艺也曾达到相当的高度。
说到德国版画大师丢勒。精细、丰富是丢勒铜版画的主要特点,以精确的排线组织成画面所需要的一切。圣哲罗姆书房里阳光照在花窗上优雅的投影、骑士坚硬的铠甲、战马精确的造型结构令人惊叹。他把金匠的雕刀功力,用到木版上,用类似铜版线那样密集的平行排线和十字交叉线的衬影来加强形体的结构和光感。大面积的长行线来表现画面上的明暗对比和远近衬托。
20世纪30年代,很多中国进步木刻青年,无论是创作思想还是艺术技法,都受到珂勒惠支的影响,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新兴木刻版画,他们以珂勒惠支为代表的艺术精神和艺术风格的指引与影响下坚持奋斗,不断开展进步木刻运动,使得中国木刻版画吸收西方的艺术风格,进而改变中国木刻版画历史的进程。
影响黑白木刻作品,有诸多因素。如观念、主题、黑白处理,以及刀法组织等等。每个艺术家都有不同的艺术感受,但从语言形式上讲,刀法组织是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
所有的架上绘画都运用点、线、面的基本原素来构造自己的画面,不管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还是表现主义……黑白木刻同样是利用刻点刻线、刻面来构造自己的艺术形象。提高或改善这方面的能力的最好办法不过于在一门特定的艺术领域里不断训练,不断观察和鉴赏特定类型的美。康宁先生的版画作品艺术特色主要是黑白木刻,但是黑白木刻也是要讲色彩的。
黑白木刻中的色无轻重之分,全靠点与线疏密聚散构成不同层次的灰色,黑白木刻中的黑白灰的关系正是融入了艺术家情感与创意结合的刀法组织。前面说到木刻的间接性和创作性,那么下面来谈一谈黑白木刻的色彩。
在黑白木刻中的“色彩感”的体现主要表现在哪里呢?刀法组织是黑白木刻创作中的艺术语言其一,也是黑白单一色相产生出丰富的灰度变化的重要手段。充分利用手中的刀,创造出丰富的灰色层次,来达到色彩的效果。同样,黑白的相互转换等等,也是构成黑白木刻色彩感觉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黑白木刻的艺术性的分析,所说的“艺术性”就是黑白木刻艺术语言的探讨。这种“艺术性”在作品中偶然凸显,体现的是一种创造。当我们人为地去讨究这种“艺术性”,就有意地打破了传统黑白木刻的概念和本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