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修春
(鄂州市第三医院湖北鄂州436001)
【摘要】目的:观察液体松解疗法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分别采用针灸和液体松解治疗后观察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8%对照组总有效率76.3%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液体松解疗法治疗颈性眩晕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液体松解;颈性眩晕;葡萄糖;治疗
【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059-01
颈性眩晕为颈椎及有关软组织(韧带、关节囊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眩晕。眩晕多在颈部转动时发生,一般无耳蜗症状,可伴有颈部或枕部疼痛,颈椎旁两侧有压痛,手臂部麻木、酸痛、无力.为临床常见病、在多个症状表现中,多以眩晕为主要特征,其发病率仅次于根型。随着工作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近年来,颈性眩晕在颈椎病中所占比例似有增高之势。目前常用的非手术疗法对颈椎病的治疗疗程长,见效慢,费用高。因此探讨对颈性眩晕切实可行且行之有效的疗法十分必要。笔者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观察液体软组织松解,针灸治疗二种方法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为本病提供一些治疗思路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治疗组38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36~78岁,平均59.3岁;病程7d~15年,平均11.3年。对照组38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5~76岁,平均605岁;病程5d~14年,平均10.7年。以上患者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两组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参照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拟订的标准:
①曾有猝倒发作史,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有一过性、体位改变性眩晕的特点;④颈椎X线片、CT、核磁共振显示椎间关节失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间隙变窄,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排列不顺或有寰枢椎错位、椎间盘突出等。
3排除标准:
脑梗死或出血、脑动脉硬化症所致的眩晕;心血管疾病;内分泌及代谢疾病所致的眩晕;急性椎间盘脱出、颈椎脱位、骨折、肿瘤、感染等所致的眩晕;有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者。
4治疗方法
对照组针刺:选穴:百会穴、大椎穴、颈夹脊穴(C3~5)。方法:患者俯卧于额部有洞治疗床,保持平卧姿势,医者立于患者头前,取百会穴,持1.0寸毫针逆督脉平刺0.5~0.8寸,取1.5寸毫针在大椎穴斜刺0.5~0.8寸,颈夹脊穴直刺0.3~0.5寸。以得气为度,加电针,选连续波,刺激量以耐受为度,留针20min。
治疗组:
(1)治疗方法:患者一般取端坐位,双手掌重叠平放于桌面上,额部俯卧于双手上。选择4-6个注射点,采用10%葡萄糖进行局部注射,每个注射点6-15ml,注射时患者能感觉到有种舒适的胀痛感为宜,由深及浅分层注射,再将注射点进行局部按摩时间3-5分钟,手法不宜过重,4-5天注射一次。4-6次为一疗程。
(2)注射部位:根据患者疼痛的压痛点放射性疼痛点及肌肉的分布与走向来确定。一般采用如下几个部位:肩胛内上角点(即提肩胛肌和斜方肌上部纤维止点),冈上肌点(冈上凹),斜方肌点(近颈根部肌腹边缘部位),头丰棘肌(位于颈前侧面,胸锁乳头肌后缘深面),头颊肌点(位于枕部止点,此部位进针深度应非常注意,一般1.5-2cm为宜,以免发生意外)。
5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能正常生活和工作者。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偶有头晕、颈部不适感休息后可消失者。好转:症状部分改善,仍需进一步治疗者。无效:症状无明显变化者。
二组患者疗效比较结果如下:(以上两组治疗对照组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组4-6次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统一评定疗效)
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
治疗组382394294.8
对照组3810811976.3
与对照组比较:P<0.05
6讨论
颈性眩晕其发病与急慢性损伤,以及寒冷疲劳等因素相关。因为受损的肌肉、筋膜、韧带、关节囊、骨膜等组织于骨附着处成纤维细胞核成肌细胞增生,胶原增多,使关节囊慢性纤维化而增厚,形成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而发生疼痛和功能活动障碍。液体松解疗法采用10%葡萄糖注射液属高渗营养液体,将足量的液体注入病灶部位使粘连组织具有力学上的分离松解动力,并在外部施加手法,对粘连性组织形成内外夹击,最终是粘连组织分离松解,其具体作用为:(i).悬浮复位原理。大剂量的葡萄糖注入能使组织间隙拉宽,对组织间隙滋润悬浮,恢复原来的弹性和位置,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并能保持对组织的缓冲能力,承受压力的能力。(2).水冲击原理。将葡萄糖局部注射后形成一定压力,对受到压迫的肌纤维;神经纤维等进行钝性分离,使粘连组织剥离,受压的神经纤维恢复原位。缓解肌肉紧张及痉挛,松弛局部软组织,使局部软组织的血管得以扩张,血液循环得以恢复。(3).营养修复消失原理。葡萄糖是活细胞的能量来源和新陈代谢的中间产物,具有营养神经细胞及清除无菌性炎症的作用,使受压损伤的神经细胞重生,局部受损的组织得到愈合,恢复神经干及末梢的传导功能,同时通过葡萄糖具有对组织细胞的渗透作用和脱水作用,将组织内的液体引导到循环系统,使受压神经和组织的水肿得到减轻、消退,眩晕和疼痛症状得以缓解、消失。
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液体松解疗法是一种标本兼治的方法,其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易于掌握,实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是治疗颈性眩晕比较理想的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杨克勤,主编.脊柱疾患的临床与研究[M].北京:北京出版社出版,1993.525—53
[2]宣蜇人.宣蜇人软组织外科学[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2.282—298.
[3]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245—247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9.
作者简介:
章修春,男,(1962-),职务、大内科主任,工作单位;湖北省鄂州市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