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铜山县大彭镇义安矿校刘允玉邮编:221152
古希腊学者罗塔戈说过:“儿童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被点燃的火把。”因此,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逐步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去聆听别人的意见并作出适当的评价和补充;让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在不同观点、创造性思维火花的相互碰撞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
一、以趣质疑,激发学生的思维。
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是求知的最大驱动力,只要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就等于拿到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手握这把金钥匙,学生会主动开启智慧之门。所以在教学中,我善于设置疑问,用疑问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先将准备好的图形按小组分发下去,问:“你们摸一摸,说说里面装的是什么?”然后将图片倒出;再问:“你们能估计出各种图形大约有多少个吗?看谁能估得准确些?”这时,学生的兴致很高,我适时提出:“要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知道各种图形的个数呢?”学生跃跃欲试。这不但激发了学生求知的欲望,而且给了学生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
二、情景创设,点燃学生的思维。
课堂上我不拘泥于教材的内容,而是在新授知识的基础上适当拓展。例如,在教学用“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后,紧接着我设计了这样的情景:下面老师来介绍一位小客人(边说边在挂图上贴出小兔子的画片),它也做了好多星星呢(贴出84个),现在把小兔、小猴和小猫它们三个做的放在一起比一比,看能不能用我们刚才所学的的“多一些”“少一些”来描述它们所做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呢?学生回答:不能,因为84比38和42大多了。我又接着问:那你能不能也选择一个合适的词来比较恰当地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呢?学生有的说:小兔做的比小猴多多了;有的说:小猴做的比小兔少多了;有的说:小猫做的比小兔做的少得多;有的说:小兔比小猫做的多得多……就这样通过大家说一说,实现了情境创设的数学价值,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课堂上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机械传授,而是通过不露痕迹地点拨、引导,把自主学习、交流、探索新知的机会和权力交给孩子,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通过思考、交流,学会选用一些合适的词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整堂课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创设,自己去总结,使学生处处迸发出思维和智慧的火花,时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三、欲擒故纵,点拨学生的思维。
媒体课件的使用,代替了传统教育的小黑板、挂图等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由“静”变“动”,这是教学的进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思维程度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促进了学生的积极思维。一年级小朋友对于求“被减数”的“解决问题”,属于逆向思维的问题。这对于习惯用定势的顺向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点。为此,我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我有若干本教学辅导用书,被小朋友借走8本,还剩7本,我原来有多少本教学辅导用书?一些后进生,遇到这样的题目总是列式为:15-8=7(本)。这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对此类问题的结构以及所求问题与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解,为帮助这部分学生扭转思维上定势,我制作了这样一个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用课件中“动”的画面来帮助思考“原来”、“借走”和“剩下”三者之间的关系。课件首先出示一个书柜(没有标明原来一共有多少本教学辅导用书)情景,教师此时问:“书柜原来一共有多少本教学辅导用书你们知道吗?”“不知道。”此时课件动态演示借走8本,此时教师又问:“是从哪儿借走的?”“从原来里面借走的。”当借走8本演示完后,课件演示出书柜还剩下7本,此时教师追问:“这时你们知道书柜原来一共有多少本教学辅导用书了吗?”学生异口同声:“15本。”“你们怎么知道的?”一位学生在下面插话:“把借走的8本再还给它就知道了。”这时课件演示借走的8本又回到原来的书柜里。教师问到:“那你们说说要求原来有多少本教学辅导用书,怎样算呢?”学生看着课件的演示过程立刻回答到:“把借走的和剩下的加起来。”在这样的解决数学问题中巧妙的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仅帮助了学生理解了此类问题的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也有利地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使教学难点得到很好的解决,从而发挥了现代教育手段的优势和作用。
四、自主探索,活跃学生的思维。
阳光雨露禾苗壮,就像生命离不开水,离不开阳光和空气。学生学习不能没有时间和空间。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要使学生都主动地得到发展,坚持放手原则:凡是学生能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学生能说的就让学生说,凡是学生能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学生能讨论的就让学生讨论,凡是学生能写的就让学生写,凡是学生能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做。
例如教《数学广角:重叠问题》时,首先通过学生投票统计并提出问题:“喜欢篮球的有15人,喜欢足球的有12人,一共有多少人?”学生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回答:27人。“对吗?”教师轻轻的一句追问,立即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原来直接用加法求总数的简单问题遭遇了新的情况,学生开始关注信息之间的关系,产生整理杂乱信息的必要。这时,放手让学生整理学号,当学生调整学号时把既喜欢篮球又喜欢足球的放在中间,老师提问:“这里有20张学号卡,究竟是几个人呢?”学生马上想到可以把重复的学号叠在一起或干脆拿掉一张,老师再次引导:“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人家一眼看出:喜欢篮球的有几人,喜欢足球的有几人,两种都喜欢的有几人?”通过讨论学生觉得可以用笔圈一圈,于是韦恩图自然生成了。教师又巧妙地再次组织如下活动:“如果让你上来贴,你会把学号贴在图上的哪一部分?为什么?”通过这个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韦恩图,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做到该让学生研究时放手给学生研究,不需要的地方决不浪费时间,从容不迫地巧妙引导,大大提高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放手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们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学会了创造。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和灵性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数学教学给学生带来的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讨论、钻研和发现之余的喜悦及其无穷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