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梅(渤海石油职业学院,河北任丘062552)
中图分类号:G2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274-01
摘要:本文阐述了内容分析法的特点,内容分析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步骤及应用的局限性。
关键词:图书学;内容分析法;定量性;局限性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内容分析法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的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体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本文将对内容分析法在图书馆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比较国内外的研究情况,找到我国与国外的差距,从而促进我国对内容分析法应用的研究。
一、内容分析法的特点
(一)定量性。
定量性是内容分析法最为显著的特征,是达到精确和客观的一种必要手段。它为图书馆学领域提供了一种信息量化的新方式,为有效传递和利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手段。内容分析法将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二)系统性。
系统性是内容分析法的一个重要特征。系统性主要体现在抽样和评价过程。被分析的内容必须按照明确而一致的规则来选择。也就是说,选择样本必须按照一定的程序,每个项目接受分析的机会必须相同。评价过程也是系统的,所有的研究过程都以完全相同的方法被处理,分析和统计都按预先设计的程序进行。此外,编码和分析过程也必须一致,各个编码员接触研究材料的时间应该相同。
(三)客观性。
客观性是内容分析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内容分析法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它对变量分类的操作性定义和规则都是明确而全面的。它不是以人为对象,而是以文献所反映的事物作为对象,在进行内容分析的过程中,研究人员与被分析的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互动,而且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按步骤进行,研究者的个人性格和偏见不应该影响结论。也就是说,即使换一个研究者重复这个过程也应该会得出同样的结论。
二、内容分析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步骤
一般来说,内容分析可以被分为几个独立的阶段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不一定就按照下文所列出的七个步骤依次进行,尤其是内容分析最初的几个步骤,很容易结合起来完成。下文就将对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图书馆学研究的步骤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此过程大致可分为七个步骤,有的步骤可作调整与合并。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研究问题或假设。确立分析目的,对分析目标加以清楚明白的陈述,研究工作要以主题为指导。研究问题或假设可以来自个人预感和常识,也可以从现有的理论、先前的研究结果或实际问题中得出。设计得当的研究问题或假设,能够提高内容分析类目的准确性和灵敏性,也有助于形成更有价值的信息。
2.抽取样本。当一些分析涉及的资料数量有限时,对内容作一次普查是可能的。但在更多情况下,研究者面对数量庞大的相关资料,就无法全部进行分析和统计。当研究者不能对全部信息进行研究时,就需要采用抽样方法,选择最有利于分析目的、信息含量大而且具有连续性的文献进行研究。抽样时要采用合适的抽样方法,一般来说,分层随机抽样和多阶段随机抽样的使用较为普遍。
3.界定分析单元。分析单元是实际计算的对象,是内容分析中最为重要也是最小的元素。界定分析单元也就是要寻找分析所需的各项考察因素,这些因素应该都与分析目的有一种必然的联系。在文字内容中,分析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字、词、符号、主题段落甚至可以是整篇文章。
4.建立分析的类目。也就是对要分析的内容进行分类,把分析单元分配到最能说明分析目的的逻辑分类框架中去。这是内容分析的核心工作,常见的分类标准是题材、倾向性、价值观、主题等等。而且类别要彼此独立和排斥,它们合在一起能反映研究课题的基本思想内容并能回答研究问题或验证假设,方便研究要分析的问题。
5.进行内容编码。在采用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情况下,首先要对分析单元进行编码,把文字语言转变成计算机能识别的符号,再使用统计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进行内容编码要做到三点。首先,训练编码员,改进编码计划。其次,进行试验性研究,检查编码员间的信度。再次,使用标准化的表格,简化编码工作。
6.分析数据材料。内容分析中常使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如百分比、平均值、众数和中位数;也使用推理的统计方法,如方差分析、相关和回归分析等。
7.作出解释与推论。如果研究者要检验变量之间关系的假设,其解释就要求是很明确的。如果是描述性的研究,就需要对研究结果的含义及重要性进行解释。
三、内容分析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研究的局限性
讨论内容分析法在图书馆学研究中的应用,还应看到它的局限性所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能作为对研究问题下定论的唯一依据。所有的内容分析应用都有一个前提假设,即广义的文化是可以通过文本形式来表达的,也就是意味着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是与社会现实有关的,这样才能保证分解的结果及其解释具有现实意义。然而,图书馆学文献只是图书馆现实和人的思想的概括反映,终究不是复杂生动的现实和人的内心状态本身,所以通过文献来研究课题难免会不太准确。
第二,研究结论受制于所使用的定义和分类体系。由于不同的研究者可能使用不同的定义和分类来检测同一个概念,因此,他们各自得出的结论难免会有所不同。而且,选择分析单元和分类时要进行主观判断,所以有时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实际。
第三,耗费人力、物力、财力。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图书馆学有关问题,有时统计量是很大的,所需投入的时间往往也比较长,特别是一些长期跟踪或大范围的内容分析工作,对人力和时间的要求更加突出。
第四,内容分析法本身也有一些局限性,如,对分析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要求比较高,不太适应变化迅速的新兴领域,如果没有计算机和相应的必要的全文数据库就难以进行分析和操作等。
内容分析法为图书馆学领域提供了一种信息量化的新方式,为有效传递和利用信息提供了一种新手段。但是,我国对内容分析法应用于图书学领域的研究滞后于发达国家,且存在较大差距。我国对内容分析法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研究阶段,应加强对内容分析法实际应用的研究,积极地将其应用到图书馆学研究当中,围绕图书馆学领域的某个研究课题,实际运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分析和论证。可以预见,内容分析法必将成为一种很有发展潜力的图书馆学研究方法。
参考文献:
[1]马文峰.试析内容分析法在社科情报学中的应用.情报科学,2000,18,4.
[2]李本乾.描述传播内容特征检验传播研究假设—内容分析法简介(上).当代传播,1996,6.
[3]罗金增.内容分析法与图书馆学.情报杂志,2003,4
作者简介:
郝晓梅,女,汉族,1968年出生,籍贯:天津市静海县;工作单位:渤海石油职业学院图书馆采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