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侧切术中不同侧切角度及缝合方法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会阴侧切术中不同侧切角度及缝合方法的效果评价

杨倩

杨倩(四川省通江县人民医院636700)

【摘要】目的比较分娩过程中采用不同的会阴侧切角度,不同缝合方法对会阴伤口愈合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1—12月在本院施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施行30°会阴切开,采用连续缝合法,对阴道粘膜、会阴肌层、皮下脂肪与皮肉进行连续缝合;对照组施行45°切开,采用间断缝合法,对阴道粘膜、会阴肌层与皮下脂肪实行间断缝合后,最后皮肉连续缝合。结果实验组30°会阴侧切后进行连续缝合,会阴切口出血少,缝合时间短,重度疼痛发生率降低,切口炎性反应轻,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30°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法操作简单、切口愈合良好、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关键词】会阴侧切术缝合愈合

【中图分类号】R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242-02

传统的会阴侧切术已广泛用于产科临床,但该手术的产时出血量、产后伤口疼痛感及切口的愈合时间均有增加的现象。近年有研究[1,2]表明,改良30°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术操作简单,会阴切口出血少,疼痛轻,住院时间短,切口愈合好。2012年1—12月对在本院施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进行了30°会阴切开,行连续缝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12月在本院施行会阴侧切术的初产妇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实验组行30°会阴切开术,再行全层连续缝合,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30.5岁,孕周36—42W,平均39.5W;对照组行45°会阴切开,行阴道粘膜连续缝合,年龄24—36岁,平均年龄31.5岁,孕周36—42W,平均39W。2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及新生儿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⑴、侧切。侧切方法参照文献[1—2]进行,实验组行向左30°切开,切口长2—3㎝,对照组行45°切开,切口长2—3㎝,切开后伤口处用无菌纱布按压止血。胎儿胎盘娩出后,常规检查胎盘胎膜及软产道情况,并用带尾纱条填塞产道顶端。⑵、缝合。实验组的缝合方法参照文献[1—3]稍作改良进行,具体操作如下:采用微乔缝合针3—0肠线自切口顶端上方0.5㎝处开始扣紧连续缝合阴道粘膜,一直缝至处女膜内环处止;然后再经处女膜内环处的粘膜进针,穿过切口肌底部位对侧皮下0.5—1.0㎝处出针,继续以间断1.0㎝距离行肌层及皮下脂肪的连续缝合,遇到皮下组织张力大时,可以交锁扣紧,到达切口远端顶部的皮内出针,穿过切口底部到处女膜内环处的粘膜打结,带1针打结3次,最后1针打结3次,全程只打两针结。对照组采用微乔缝合针200肠线自切口顶端上方0.5㎝开始,为间断1㎝距离间断缝合阴道粘膜至处女膜,然后自切口远端间断缝合肌层、脂肪及皮下组织至阴道口处,皮膜自切口远端皮内缝合至处女膜处打结,再在处女膜与皮膜、粘膜交界区之间打结收针。

1.3观察指标:产时出血量包括会阴侧切出血量和产时阴道流血量,产后2d观察伤口疼痛情况,如果产妇坐位,下床走动时伤口疼痛,翻身困难等情况为阳性体征,轻微疼痛不适为阴性体征;产后5d了解伤口恢复情况,如果产妇伤口有红肿、化脓等情况为阳性体征;愈合良好,无红肿、化脓等情况为阴性体征。

1.4数据处理:所得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

2结果

2组临床效果比较见表1

表12组会阴侧切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比较

注:a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会阴是指阴道后联合与肛门之间的软组织,是产道的最外部分。阴道出口的生理结构是“椭圆形”而非“圆形”,施行会阴侧切术时,在切口长度相等的情况下,侧切角度大,相对出口经线小,胎儿娩出时的阻力大,各层组织损伤概率也大;侧切角度相对小,结果则相反。临床上常用的切开术有正中切开术、传统切开术。中心腱是正中切开术的部位,所以正中切口的优点是剪开组织少,肌肉少,出血少,缝合时间短,术后组织肿胀及疼痛轻微,切口愈合快,其缺点是有延长撕裂至肛门括约肌的危险,临床上已较少使用。而传统45°侧切术,缺点是切开角度与阴道左侧壁出口中心健形成的阴道皱沟角度为30°,分娩时相对弹性差,内壁组织延伸撕裂程度相对大,肌肉损伤多,出血多,内外组织缝合针数多,缝合困难及时间长,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缝线反应,而肌肉层厚,肌张力大,伤口疼痛及愈合时间延长[4]。30°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术则选择在两者之间切开,既保持了正中切口的优点,又避免了两者切口的缺点。在宫缩间歇期施行30°切开,其侧切角度与阴道左侧壁出口中心健形成的阴道皱沟基本吻合或成15°,分娩过程中减少阴道内壁粘膜,肌肉等组织延伸撕裂伤,30°会阴侧切连续缝合术能缩短缝合时间,减轻产妇术中缝合疼痛,相对减轻产妇术后伤口牵拉疼痛,减少伤口感染;且切口表浅,出血量少,缝合快,缝合反应少,产后会阴疼痛减轻[1-2],有报道[5]30°会阴侧切术可防止新生儿肩性损伤。缝合在会阴侧切术中也很重要,缝合后要求各组织层次对合整齐,恢复原解剖关系,不留死腔。运用皮肉连续缝合,伤口美观且不用拆线,愈合好;采用微乔缝合针2—0或3—0间断缝合阴道粘膜,会阴肌层及皮下脂肪,由于打结牵拉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导致组织水肿,影响愈合;缝线也属于异物,伤口打结越多,吸收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组织反应,导致硬结和瘢痕的产生,缝合时间长,切口暴露时间也长,接触外界致病菌的机会也多,从而增加感染的机会,影响伤口的愈合。而阴道粘膜、会阴肌层及皮下脂肪,皮内行连续缝合时间缩短,伤口暴露时间也短,缝合打结少,异物反应小,几乎没有缝线反应,操作也更简单[1,5]。我们采用30°会阴侧切结合连续缝合术,结果表明侧切切口出血少,伤口疼痛轻,缝合时间短,伤口美观且不用拆线,愈合好,瘢痕少,会阴外表平整美观,并可减少分娩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提高阴道分娩的质量,有助于产妇产后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杨凤英,刘海萍等.30°会阴切开皮内缝合术的临床效果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973—975。

[2]叶桂香,胡蝶媚等.30°会阴切口肿痛愈合情况的临床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5):394—395。

[3]张秀芹,李彬.不拆线连续皮内缝合法在会阴切开术的临床应用[J].齐鲁医学杂志,2009,24(6):541—544。

[4]倪小玲,王丽等.传统与改良会阴侧切术临床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44):86—87。

[5]董立芹,林华丽等.会阴侧切改良技术防止新生儿分娩性肩损伤临床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