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6-16
/ 1

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中的应用

张先照

张先照贵州省天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556699

【摘要】目的:对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2018年1月至5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的病患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然后在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中选择60例作为常规组,对两组病患都进行血常规的检测,并将两组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Hb、MCHC、MCV以及MCH这些数值的比较当中,实验组病患Hb、MCHC、MCV以及MCH的数值则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的数值(P<0.05);在RDW数值的比较当中,缺铁性贫血病患其RDW的数值要高于常规组病患RDW的数值(P<0.05)。结论:对于缺铁性贫血病患的诊断和检查,RDW是其中一个比较具有参考性的数值,因此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病患诊断当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血常规检测;缺铁性贫血;应用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目前临床上关于贫血方面的疾病其患病的人数以及发病的概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在贫血相关的疾病当中,缺铁性贫血是其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其中缺铁性贫血是一种比较多发和常见的病症,主要原因是病患体内铁含量的储存不足,因此正常红细胞的生成条件不能得到满足,从而所引发的一种独立性的病变[2]。缺铁性贫血以及地中海贫血发生的主要表现都为小细胞的低色素性的贫血,因此在进行临床的诊断中要注意进行区别。如果在诊断当中使用基因的筛查方法对于操作的条件以及费用的要求都比较高,因此在临床上的推广范围比较小,从而血常规检测则成为了对贫血病患进行诊断的主要方法[3]。本文对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当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现得出的结果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缺铁性贫血的病患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将其作为实验组,然后在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人群中选择60例作为常规组。实验组中有男性病患34例,女性病患26例,年龄段在24岁至5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8.5±2.1)岁;常规组中有男性病患35例,女性病患25例,年龄段在24岁至5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3)岁。两组病患在一般资料的对比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P>0.05),因此两组之间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1.2检测的方法

对两组病患在进行检测之前都要求其在清晨保持空腹的状态,然后对其进行静脉的取血,取血量为2毫升。将采取到的血液样本注入到抗凝管当中并将其进行充分的混合,然后对其进行血常规的检测,对血液当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的宽度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等的数值进行分析。

1.3观察的指标

对两组病患血液当中血红蛋白、红细胞的平均体积、红细胞体积分布的宽度以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含量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浓度等的数值进行对比。

1.4统计学的标准

本文对数据的处理采用的是统计学软件SPSS21.0,以P<0.05为标准表示数据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在Hb、MCHC、MCV以及MCH这些数值的比较当中,实验组病患Hb、MCHC、MCV以及MCH的数值则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的数值(P<0.05);在RDW数值的比较当中,缺铁性贫血病患其RDW的数值要高于常规组病患RDW的数值(P<0.05)。

3讨论

在贫血相关的疾病当中,地中海贫血以及缺铁性贫血是其中比较常见的两个类型。其中缺铁性贫血是一种比较多发和常见的病症,主要原因是病患体内铁含量的储存不足,因此正常红细胞的生成条件不能得到满足,从而所引发的一种独立性的病变。血常规检测则成为了对贫血病患进行诊断的主要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对比发现在Hb、MCHC、MCV以及MCH这些数值的比较当中,实验组病患Hb、MCHC、MCV以及MCH的数值则要明显低于常规组病患的数值(P<0.05);在RDW数值的比较当中,缺铁性贫血病患其RDW的数值要高于常规组病患RDW的数值(P<0.05)。

综上所述,对于缺铁性贫血病患的诊断和检查,RDW是其中一个比较具有参考性的数值,因此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病患诊断当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佟丽君.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和巨幼细胞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06):121-122+135.

[2]向小玲.浅谈进行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23):45-46.

[3]张桂梅.血常规检测在缺铁性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09):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