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安县高湖学校江西宜春330600
【摘要】培养与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随着语文教改的深入推进,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也是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面对和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从阐述语文核心素养概述入手,深入探讨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围绕着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改进路径,为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初中语文教学;探讨教学改进路径
目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就是要求从工具性培养到工具性与价值性兼顾。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深入探讨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融入到教学内容之中,如何创新教学载体与教学方法,使得语文核心素养教育更加符合现代语文教学的要求,并通过语文核心素养教育,为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奠定基础[1]。
一、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语文核心素养教育就是通过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更深入地去感悟生活中的美;通过挖掘学生的语言天赋,提升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通过引领学生创造性地思维,促进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其批判性的思考能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关键[2]。
可见,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必备的品质和能力,表现为学生不仅仅是要具备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丰富的语言应用技能,而且更要具有健康的品行,深厚的文化底蕴。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为每一名初中生未来成为具有综合文化修养与素养的合格社会人做准备。
二、以培养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之探讨
深入探讨以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为核心的初中语文教学方法,必须以语文新课改要求为依据,力求在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实现转变[3]。
(一)实现教学方法向灵活多样之转变
在语文教学中,教学质量与教学方法密切相关,教学方法是根本,如果所应用的教学方法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顺利的完成教学内容,那教学质量和目标就无从谈起。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其教学方法更为重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教学出发点,通过科学合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得当与否,体现在语文课堂上,就是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学习有浓厚兴趣,课堂教学对学生极具感染力,学生参与教学的愿意强烈,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快乐和知识,并学会了思考,提高了语文学习能力。各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语文课堂上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做到有的放矢地。
(二)实现教学内容从教课文到教语文之转变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课文中的那些内容,其外延很大,关乎成长,关乎做人,关乎修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切忌将语文教学课本化,从而局限了语文教学。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紧紧围绕语文教材内容,做好授课准备;另一方面要在有效运用教材基础上,更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为教学出发点,开拓各种课外语文教学资源,深度挖掘身边可以为之利用的、优秀的语文教学资源,特别是要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真实的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与教学中,充分去感受、体检及理解生活,从中学习与思考。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找教材之外更多有意义,对学生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引导学生去阅读,帮助学生去理解和领会从古至今,优秀英才良好的品德及爱国之情,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实现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之转变
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效果密切相关。体现在语文教学中,就是实现学习方式向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有转变的意识,在语文课堂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和应用有效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探究性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有意识地针对某一句、某一段文字去深入学习和理解,并学会提出问题,去思考,去探究;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营造学习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
从以上论述可见,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初中生来说非常重要,对其一生都是一个积极的引导,需要贯穿于初中语文教学的始终[4]。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教学理念的与时俱进,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方式向良好方向的转变,都将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积极正向的作用[5]。
参考文献:
[1]徐洁.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课程整合实施方法探析[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4):7-12.
[2]丁文静,韦冬余.试论语文核心素养的涵义、特征及培养策略——基于研究性教学模式理论的分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06):80-81.
[3]陈书勇.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A].教师教育论坛(第一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
[4]张霞.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说明文教学探究—以统编语文教材八年级说明文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9(08):16-19.
[5]吴丽乾.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浅析[J].文学教育(下),2019(05):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