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水彩(湖北省阳新县实验小学435200)
学生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充分认识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后,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学习知识全过程的一种重要学习途径,它是学生主体地位的充分体现。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看法和做法。
(一)教学理念的更新
教师角色由原来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讲解员、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教师的作用绝不能低估,但教师不能忽视学生主体地位而包办一切,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地位由原来的被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是知识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和发展志向,而不是把学生当作一个填装知识的袋子或应试的工具。师生之间应彼此理解、彼此信任、彼此合作,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并在其中发挥作用,这样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创设情境,引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反馈信息中不断地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积累了不少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例:直观教具、彩色画面、电教手段等都被学生所欢迎;又如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讨论、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此外,还有情趣的引入、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良好的示范,在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亲切愉快之感。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为学生的学服务,教的目的就在于引导学生会学,向课本挑战,向教师挑战,向标准答案挑战。提出自己独特的看法,质疑问难,勤学好问,敢想、敢问、敢为、敢当,培养学生标新立异、敢为人先的勇气。对于低年级学生,教给正确的读书方法尤为重要,如《猴子种果树》一文,课文是由结构相似的几部分内容组成,叙述的形式也基本一样:猴子种了什么树?听了谁的话,拔掉什么树?改种什么树?教师应抓住这一教材特点,先精心地教学第一个段落,从中总结了解学习方法,第三、四两大段落就可放手让学生用这一方法自己去学,教师只要适当地指导、点拨。这样,由教师的教到用不着教师的教的教学过程,对他们今后在学习相类似的语言情境中,能够自我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三)树立学习自信心,注重激励评价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让学生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平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班队活动。从班队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委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委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打扫卫生时,有的老师往往帮学生甚至替学生扫地、抹桌、擦窗;办黑板报时,有的老师往往帮着学生设计、排版、画刊头、写美术字等,这种担心小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2、注重激励评价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如: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采用“读得不错”,“很好”这类笼统的评价语,要根据学生朗读实际水平评价:“读得有感情,把诗人的心情都表达出来了”,“语音很准确,并且没有漏字。”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要采用鼓励、引导、点拨、开窍。在学生回答不正确或不完全正确时,可采用“敢于积极发表意见,是个动脑筋的孩子”,“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也是一份贡献,另一半,再想想,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教师的评价还要特别注意鼓励后进生主动发言,而且在发言的质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这样来进行评价会让学生感到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进而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
(四)鼓励质疑,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有疑才能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愉快的获取知识的积极状态,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习兴趣来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就要根据学生这样的心理特点和学科的知识特点,合理创设情境,引发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识。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将自身置于特定情境之中,给自己提出问题,在质疑、解疑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时同学问:“‘我’指的是谁?‘我’又为什么应该感到自豪呢?”这样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才会更有热情与兴趣。每每这时,教师都充分地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让他们带着问题主动去探索、去思考,从而也使孩子们切实地体验到学会和会学的快乐。
(五)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教学所占的份量比较重,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启发、点拨,引导学生读书,整体感知,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之中,从形象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感受、体验语文的内涵,让学生在对课文的品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感染,达到“我心入书,书入我心”的境界。读的方法有多种多样,方法的不同,目的效果也不同。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出问题和要求,以使学生的任何一次阅读都有明确的目的,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带着思考去阅读,这样学生才能在阅读的过程中或阅读后有所体验,读书效果才会好。如教学《会摇尾巴的狼》一课,一位教师出示题目后,提出问题:狼为什么要摇尾巴?狼向谁摇尾巴?请同学们带着问题,认真地阅读课文。因为有了阅读的目标,学生会个个兴趣盎然,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