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

杨迎国王利春边微王庆海胡非非张洪丽赵荣忠张全围

杨迎国王利春边微王庆海胡非非张洪丽赵荣忠张全围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河北沧州061001)

基金项目:河北省沧州市科技攻关课题,编号:08ZD55【摘要】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统计发现,约有四分之三的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地残疾,因而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治疗后期的主要任务。在康复过程中,肢体痉挛造成的运动模式异常,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痉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康复效果的关键[2]。本人在临床实践和文献研究中,发现中医的基础理论及针灸治疗方法,在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疗效。

【关键词】痉挛性瘫痪;脑卒中;针灸

【中图分类号】R25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74-02

1体针疗法

11俞国桥[3]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和观察,总结得出“调督通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取头部督脉经穴、夹脊穴进行治疗,对照组取手足三阳经穴进行针刺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俞氏分析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原因,他认为该病是由气血瘀阻、阳气被遏,或阳气虚损、阴寒内盛,导致肢体筋脉失于温养,而出现肢体的拘急挛缩。经过分析、思考,俞氏采用温通阳气、柔养筋脉的治法,选取百会、前顶、后顶、大椎等督脉经穴,及后背部夹脊穴共同治疗,不仅可以疏通督脉经气,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脑醒神,使神明之府司肢体功能得以有效恢复。这样督脉经气得以通畅,阳气得以通达,筋脉得以温养,偏瘫痉挛得以良好的缓解和恢复。

12李佩芳等[4]采用芒针透刺瘫痪肢体拮抗肌以强化患侧肢体肌肉力量,使拮抗肌与主动肌之间的张力达到平衡,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李氏认为,中风偏瘫后肢体脉络长期痹阻不通,肢体对针感反应较为迟钝,针刺深度难以达到病所,所以疗效较差。于是,李氏采取芒针之针感强的特点,以激发经气,使所属肌群收缩而产生拮抗作用,以贯通经脉气血。经研究证实,芒针透刺一针透数穴、取穴少、针感强,患者痛苦小,可以很好的激发拮抗肌上经气运行,达到行气活血、祛邪通络的作用,而且针刺使肌肉兴奋和收缩,可防止肌肉萎缩。

13娄必丹等[5]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法组、常规针法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瘫痪患者残损功能的影响。治疗30天后,张力平衡针法组总有效率为963%,优于常规针法组的846%(P<001),结果证实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痉挛状态,并且增加关节活动度。张力平衡针采用张力平衡针法,分别于上、下肢伸肌、屈肌处取穴,第1组穴:上肢极泉、尺泽、大陵;下肢血海、梁丘、照海,采取快速进针,柔和均匀的捻转手法,以不出现肌肉抽动为度,出针轻慢;第2组穴:上肢肩髃、天井、阳池;下肢髀关、曲泉、解溪、申脉,采用快速进针,较强的提插捻转手法,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出针较快。

针刺治疗强调手法,根据神经肌肉解剖生理,不同刺激可产生不同效应。张力平衡针法同时选取患肢痉挛肌和拮抗肌上的穴位,分别施以不同手法刺激,在抑制痉挛肌的同时,兴奋拮抗肌,使痉挛肌与拮抗肌的肌张力达到协调和平衡,达到生物力学平衡,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运动转化,从而有效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提高肌力。

14吴雪梅等[6]运用针刺背俞穴、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与肢体取穴组作为对照组,治疗2、4个月后结果显示,针刺夹脊穴与背俞穴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肢体取穴组针刺治疗,对于恢复期无合并症年龄小于70岁的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疗效较好。吴氏认为,夹脊穴是旁督脉,易散发经脉阳气,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将二者交互使用,既可疏通气血,又能振奋各属脏腑之阳气,达到同一脊柱水平上夹脊穴与背俞穴的统一性。吴氏对“背俞功能带”的理论提出应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15沈维娜[7]采用针刺泻阴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并与传统针刺法对照,结果显示,针刺泻阴法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有较好的疗效。沈氏认为,传统的治疗一概以“治痿独取阳明”,事实上,有的患者已出现痉挛,若仍强刺激阳明经的穴位,并不利于痉挛的缓解和提高患者的功能。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就有论述:“偏枯不仁,手瘛偏小筋急,大陵主之”;《肘后歌》也曾提到:“手臂拘挛急,尺泽深刺去不仁”的说法;而偏瘫的治疗,参照《灵枢·寿夭刚柔》:“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的记载,阳之阴,即指筋脉,所以治疗痉挛性偏瘫就有了取阴经穴位治疗的方法。阴急属于实证,根据阴阳平衡的方法,不应再固守“治痿独取阳明”,而采用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直接采取泻法刺激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所在阴经的穴位,从而解除屈肌痉挛。因患者处于亚急性期,肌肉活动仍为共同运动,所以在采用泻法的同时,同时兼顾阳经穴位,故治疗时仍刺激阳经穴位,即伸肌,以防止屈肌过度松弛,以达到平衡阴阳的目的。

2电针疗法

吴江、王文春[8-9]等通过使用拮抗针法电针与传统针刺法治疗脑梗死后痉挛性瘫,均有临床疗效,且在治疗效果上,电针明显优于传统针刺。高维滨等主张:利用电针的针刺和电刺激的双重作用来刺激痉挛肌肉的拮抗肌,促使其产生节律性的收缩,促进拮抗能力的提高,从而调节屈伸肌群的失衡状态,从而达到缓解痉挛,恢复肢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目的。基于临床治疗的疗效,电针疗法对脑梗死后痉挛性瘫确实有肯定的疗效,在临床上可以进一步推广应用。

王芗斌等[10]采用不同频率电针治疗脑卒中患者下肢偏瘫,评定患者的肌电图效应和对步行能力的影响,为针灸处方提供依据。选取50例脑卒中下肢偏瘫Brunnstrom分期为II-IV期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采用100Hz、50Hz和2Hz的电针配合常规康复训练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利用表面肌电图记录患侧膝屈曲和踝背屈时最大等长收缩时主动肌和拮抗肌的肌电活动,并采用Fugl-Meyer评分、临床痉挛指数和Holden步行功能分级对患者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3组治疗后Fugl-Meyer功能评分、痉挛指数和步行功能均显著改善(均P<001),但组间差异仅表现为100Hz组步行能力优于50Hz与2Hz组(均P<005)。提示通过电针不仅使膝伸肌和踝跖屈肌群的痉挛得到一定的控制,膝屈曲与踝背屈的协同收缩率亦有下降,100Hz的电针治疗还使踝背屈时健患侧的协同收缩比值也趋于平衡。

宗涛[11]观察电刺激督脉穴位对脑梗死患者肢体痉挛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40例)和普通治疗组(4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和基本的康复训练,电刺激治疗组加用督脉穴位(大椎、筋缩、腰阳关和命门)调制中频电刺激,普通治疗组不加任何电刺激,两组均治疗1个月,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及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改良Ashworth评级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进行运动功能、痉挛程度和生活能力的评定。结果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750%,差异有显著性(P<001);电刺激治疗组和普通治疗组治疗后改良Ashworth评级、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P<001);电刺激治疗组上述各指标改善幅度比较显著,与普通治疗组比较,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刺激督脉穴可以直接改善脑部血流量,提高脑组织氧分压,加速脑组织的修复,促进氧和葡萄糖的利用,对脑缺血再灌注时的脑电活动氧自由基有积极的影响,对脑缺血后的神经元损伤有保护性作用。电针命门、大椎穴对小鼠海马突触蛋白有良性调节作用,可以降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组织中谷氨酸和天门冬氨酸的含量,防止神经元继发性坏死,从而保护脑缺血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

黄立辉等[12]研究电针治疗痉挛性偏瘫,取头针选用对侧运动区,配足运感区。电针治疗组:手指屈伸困难取穴-外关、内八邪(取2一3指间穴);上肢内旋取穴-纠内旋(手三里外05寸桡骨内缘)、天井;关节外展无力取穴-肩隅、肩髎;足内翻取穴-阳陵泉、纠内翻(外踝后缘上3寸);屈髋无力-髀关、血海。电针疗法通过刺激痉挛肌肉的拮抗肌群,使其产生收缩,提高其拮抗能力,调节屈伸肌群失衡状态,达到缓解痉挛的目的,改善关节的灵活性。

3康复疗法结合针灸疗法

武平等[13]按照随机化和多中心的试验原则,将入选病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变化。结果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27%和647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急性期入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的疗效要优于恢复期入组患者。结果证实:针刺对脑卒中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优于单纯的康复治疗,且针刺早期介入治疗效果更好。

杨庆红等[14]等通过针刺结合康复技术治疗脑梗死后痉挛68例,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