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祥(陕西中医药大学712046)
摘要:目的:探讨补髓定眩汤对眩晕型颈椎病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给予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和口服中药定眩汤加牵引推拿法的不同治疗。结果:定眩汤配合牵引组与葛根素对眩晕型颈椎病的治疗在7d、15d时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出院6个月内的复诊率上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定眩汤配合牵引法对颈性眩晕有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眩晕型颈椎病中药治疗补髓定眩汤【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9-0034-02
眩晕型颈椎病是由颈部软组织病变或颈椎骨质病变而引起的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常见疾患,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我们采用定眩汤配合牵引治疗该病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眩晕型颈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A组(定眩汤组)31例,男10例,女21例,年龄34到61岁,平均50岁,病程5d到2年,平均1.5年。B组(葛根素组)31例,男11例,女21例,年龄32到65岁,平均52岁,病程7d到2年,平均1.5年。全部病例均表现为头晕头昏沉不清,伴不同程度失眠A组26例,B组30例;伴有恶心或呕吐、耳鸣、视物旋转或自体旋转等症状A组17例,B组15例;伴有棘突旁压痛、颈部肌群紧张度增高、颈肩背部酸困沉重A组10例,B组19例;伴有耳鸣A组13例,B组8例;伴有心悸A组10例,D组13例;伴有头痛A组8例,B组9例;颈椎正侧位X线片示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变、生理曲度变直、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增生A组23例,B组28例;多普勒检查示椎动脉供血不足A组28例,B组30例。排除高血压病、脑血管病等所致眩晕。两组在年龄、病程及伴随症状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以定眩汤:天麻15g,川芍15g,苍术24g,法半夏12g,生牡蝠30g0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颈椎牵引推拿按摩可以缓解增生的骨质对椎动脉的压迫,增大椎间隙的距离,松解了颈椎周围的痉挛软组织,有利于血液循环带走无菌性炎性因子,避免了对椎动脉的刺激。配合治疗对扩张椎动脉的应比单纯的颈椎牵引推拿按摩疗效显著。
对照组服用氟桂利嗓胶囊5mg、每日1次,阿斯匹林肠溶片25mg、每日3次。两组均治疗30d0治疗期间停用其它可能影响疗效判定的中西药物。
1.3评估方法颈椎X线片、Borden法测量颈椎曲度,用传统目测测量颏中点至胸骨柄、颏中点至尖峰尖和耳垂至肩峰尖的距离,分别代表颈椎的屈伸、旋转和侧屈运动。采用脊柱三维运动分析系统测量颈椎的活动度。正常C值为:12±5mm,正常C值内曲度为颈椎正常生理弧度。
1.4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分为:痊愈: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X线摄片复查见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正常,恢复正常工作,半年内病情无复发;好转:临床症状明显减轻,可胜任日常工作和生活,但劳累后或转动头部时病情时有反复,X线复查见颈椎曲度改善;无效:病情无改善或进一步加重。
1.5统计学处理数据以(x±s)表示,采用Ridit分析和t检验。
2治疗结果经治疗7d、15d,两组有效率相比无显著性,结果见表1,表2。
对照组TCD值为0.4150,观察组为0.61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对照组治疗前后C值差为1.97±1.14。观察组治疗前后C值为2.76±1.15,观察组治疗效果比较明显。
3、讨论颈性眩晕是由于颈椎骨质发生退行改变,韧带、肌腱增生等造成颈动脉狭窄、血液流变性改变,血粘度增加,大脑供血不足。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病机与风、痰、瘀、虚密切相关。它常发生在中老年人,近年来发病有年轻化趋势。该病临床症状以眩晕为主,可为旋转性、摇摆性、浮动性眩晕,多在头颈转动或伸屈时诱发,可伴有头痛、视物不清、耳鸣、内脏性障碍(如恶心、呕吐、上腹不适感、出汗等),重者有短暂意识不清、猝倒等,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颈椎过伸屈时椎体不稳、或环枢椎位置有变化,经颅多普勒超声多提示脑供血不足。
该病属中医眩晕病范畴,辨证为本虚标实,以肝、脾、肾的虚损为本,以风、湿、寒、痰、瘀等实邪阻滞经络为标。肾精亏虚,不能生髓,髓海不足,兼有脾胃气虚,运化无力,痰湿内生,同时气虚血无以帅,致瘀血内阻,进而使气机升降失常,清阳不升,浊阴不降,风痰上扰,清窍失养而致眩晕。肝主筋,肾主肾,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营卫不和,可见颈部酸困沉重不适。《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灵枢·海论》:“脑为髓之海,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晕。”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眩晕》中指出:“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笔者深以为然,从临床看,患者年龄50到60岁为多,女多于男。《素问·上古天真论“:“女子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始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八八天癸竭精少,肾藏衰,形体皆极,则齿发去。”治宜补肝肾、添精生髓、行气活血。补髓定眩汤方中熟地、菟丝子、生白芍、杜仲、山药补肝肾,添精益髓;桂枝、葛根温阳调营卫,舒筋止疼;陈皮、升麻、川芎行气活血且防粘腻生湿;生龙骨、生牡蛎重镇安神,潜阳入阴。笔者深以为然,治宜补肝肾、添精生髓、健脾祛湿,重镇熄风。方中熟地、杜仲补肝肾,添精益髓;白术健脾,半夏、茯苓化痰祛湿;天麻、钩丁、僵虫熄风;生龙骨、夜交藤重镇安神,潜阳入阴,全方体现了标本兼治之法。此外还可以配合颈椎牵引法进行治疗,效果更佳。临床实践亦证明,定眩汤对眩晕型颈椎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在远期疗效上尤为理想。
参考文献:[1]李长春,朱秀兰.自拟康颈定眩汤治疗颈椎病眩晕70例[J].甘肃中医,2009,04:35.[2]李莎莎.眩晕型颈椎病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33: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