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效果分析

彭永

(南江县长赤中心卫生院四川巴中616630)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候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占预计值比值、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加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效果

【中图分类号】R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015-02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GanDecoctionbymaxingtheeffectof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MethodsFromJanuary2015toDecember2015were75casesof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pidedintotwogroups,thecontrolgroupweretreatedwithroutinewesternmedicine,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theobservationgroupwasgivenMaxingshigandecoctiontreatment,comparetheefficacyoftwogroups.ResultsComparedwithbeforetreatment,themainsymptomscoreoftwogroupsaftertreatmentweredecreasedindifferentdegrees,and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treatmentAftertwogroupsofpatientswithFEV1/FVC,FEV1isexpectedtoaccountfortheratioofFEV1,pulmonaryfunctionindex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andtheobservationgrouptha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clinicalobservationofthepatientsinthetreatmentgroupthetotaleffectiveratewas97.5%,higherthan77.14%in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GanDecoctioninthetreatmentofacuteexacerbationof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withmaxingshisignificanteffect,isworthpopularizingwidely.

【Keywords】MaxingshiganDecoction;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Acuteexacerbation;Effect

临床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呼吸系统疾病的一种,十分常见,属于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渐进性进展等诸多特点[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不仅会促使患者的肺功能进一步恶化,而且会引发右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症状出现,严重的情况下还会促使患者死亡。为了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命周期延长,促使其生存质量提高,需要寻找一种科学有效的方式对其进行治疗[2]。现代医学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时,其主要目标在于缓解患者各种症状,促使其死亡率降低,但是通常难以对患者肺功能恶化进行有效阻止。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中医在该疾病治疗上的效果显著,为此,本研究针对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该疾病的效果进行了探究,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纳入的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40例,平均年龄(38.21±5.26)岁,平均病程为(9.87±5.78)年,平均BMI为(25.89±5.12)kg/m2,男性25例,女性15例。对照组患者35例,平均年龄(38.05±5.12)岁,男性22例,女性13例,平均病程为(9.99±5.12)年,平均BMI为(25.78±5.29)kg/m2。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P>0.05,差异不明显,符合临床对比要求。患者纳入标准: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诊断标准者;在自愿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病情明确,并且病情分级为Ⅱ-Ⅲ级者。患者排除标准:存在药物禁忌症、不耐受药物或者药物过敏史者;存在语言、智力与精神障碍者;伴有肝肾心等严重系统疾病者;伴有活动期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以及肿瘤等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影响的疾病者。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对其进行抗感染、祛痰、平喘、利尿、解痉、消炎以及常规氧疗等治疗。将患者症状、血气以及胸部X片作为依据,对其病情进行评估,给予其控制性氧疗,采用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生素等对其进行联合治疗;给予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对其体内电解质平衡进行有效维持,对其进行营养补充。

观察组(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麻杏石甘汤对患者进行加减治疗,基础药方为:炙甘草9g,苏子12g,半夏9g,当归12g,桃仁12g,瓜萎12g,桑白皮12g,鱼腥草15g,大黄12g,杏仁15g,石膏20g,麻黄9g。在此基础上,要根据患者病情对其进行加减治疗,具体为:如果患者阴虚,则加玉竹12g,生地黄12g,麦冬12g;如果患者气郁,则加枳壳12g,沉香12g,川芎12g;如果患者肺气虚,则加黄芪45g,党参15g;如果患者肾虚,则加附子9g,蛤蚧12g。将以上所有药物加水煎煮,取药汁200ml,患者分成早晚两次温服。

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天。

1.3观察指标

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作为依据,针对患者主症(气短、喘息、痰量、咳嗽)与次症(腹胀、便秘、溲黄、发热、口渴、心烦)进行评分,将每一项症状分为重、中、轻、无四个量度,将主症分别计为6分、4分、2分与0分,次症分别计为3分、2分、1分与0分,总分在0分~42分之间,所得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病情越严重,反之,则表示患者的病情越轻。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包括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在用力肺活量中所占的比率)、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

疗效评定: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甚至更加严重,中医症候评分减分率在30%以下为无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中医症候评分减分率在30%以上为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中医症候评分减分率在70%以上为显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体征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中医症候评分减分率在95%以上为临床控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即有效率、显效率与临床控制率之和。

1.4统计学分析

对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数据采用软件SPSS20.0分析,计量资料表示采用(x-±s),计数资料表示采用(%),分别对其进行t与卡方检验,显著差异以P<0.05表示。

2.结果

2.1主要中医症候评分

观察组各主要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为:咳嗽(4.48±1.02)分,痰量(4.38±0.89)分,喘息(4.42±0.82)分,气短(4.18±0.85)分,治疗后:咳嗽(1.55±0.36)分,痰量(1.20±0.22)分,喘息(1.32±0.56)分,气短(1.12±0.28)分;对照组各主要中医症候评分治疗前为:咳嗽(4.50±1.22)分,痰量(4.45±0.78)分,喘息(4.67±0.75)分,气短(4.20±0.75)分,治疗后:咳嗽(2.25±0.56)分,痰量(2.28±0.67)分,喘息(2.78±0.78)分,气短(2.12±0.78)分。两组治疗前主要中医症候评分对比,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候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2肺功能

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VC、FEV1占预计值比值、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占预计值比值、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体见表1。

2.3临床疗效

观察组4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17例,所占比重为42.5%,显效13例,所占比重为32.5%,有效9例,所占比重为22.5%,无效为1例,所占比重为2.5%,治疗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35例患者中,临床控制10例,所占比重为28.57%,显效10例,所占比重为28.57%,有效7例,所占比重为20%,无效为8例,所占比重为22.86%,治疗总有效率为77.14%。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14%,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的是受到氧化抗氧化失衡、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肺实质、肺血管、气道慢性炎症反应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促使患者的肺通气功能受到不完全可逆性的损伤[3]。近年来,随着社会空气污染程度的不断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率也显著上升。通常情况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会有较长一段时间处于稳定期,但是在受到气-支气管炎的影响下,会加重其喘息、咳嗽等症状,促使其病情急性发作,这是促使患者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临床上通常会采用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以及氧疗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虽然能够促使患者病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是临床控制率较低[4]。我国中医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归为“喘证”“咳嗽”“肺胀”等范畴,认为该疾病的发病病机为肺虚痰伏。虽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以本虚为主,但是在其病情急性加重时,主要会出现毒、淤、热、痰等病理改变,所以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严格遵循“解毒祛瘀、清热化痰”的原则[5]。

麻杏石甘汤来源于《伤寒论》,具有平喘、清肺的功效,被广泛应用于邪热壅肺所致的各种疾病中。本研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麻杏石甘汤进行加减治疗,方中石膏具有泄热生津、解肌透热的功效,麻黄具有宣肺平喘、辛温解表的功效,这两种药物共为君药,寒、温相制,留麻黄平喘之力,清、宣相合,具有理肺除邪的功效,石膏量大于麻黄,所以具有辛凉清肺的功效。大黄与杏仁共为臣药,通达肺气,具有泻壅逐邪的功效;苏子、半夏、当归、桃仁、瓜萎、桑白皮具有清热化痰的功效,并且具有少制寒凉之力,以防肺气受遏。方中诸药合用具有解毒祛瘀、清热化痰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采用麻杏石甘汤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发挥出平喘、镇咳、抑菌、抗病毒等多重机制,能够明显抑制患者的气道炎性反应,促使其咳嗽、发热以及喘息等多种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本研究分别采用不同方式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显示相对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主要中医症候评分均在不同程度上降低,并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麻杏石甘汤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种临床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VC、FEV1占预计值比值、FEV1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提高,并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证明该药方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得到有效改善。最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7.5%,高于对照组的77.14%,进一步证实了麻杏石甘汤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上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效果显著,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景璇,郭洁,张嘉,等.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效果及对肺功能和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32-133.

[2]周忠敬,魏岳斌.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12):1628-1629.

[3]孙惠洁.麻杏石甘汤加减结合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1):24-26,30.

[4]景璇,郭洁,刘亚琴,等.加味麻杏石甘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医药,2016,11(12):2600-2603.

[5]胡洁,史素丽,杨家丽,等.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J].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2016,18(4):3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