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剑雄
(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ICU;广东惠州516000)
【摘要】目的:评价呼机配合在减少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5年10月,对照组、观察组各入选患者125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呼吸配合置管,对比置管异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置管异位率0.16%,低于对照组12.0%,观察组置管时间(13.4±1.1)min,高于对照组(10.6±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置管中应用呼吸配合可减少异位的风险,但可能延长置管时间。
【关键词】PICC;置管异位;护理配合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r,PICC)是一种长期静脉输注手段,具有低成本效益,操作简单、快捷、安全、创伤小,带管时间长,是长期输液治疗重要技术[1]。PICC用途广泛,主要用于晚期肿瘤化疗,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上升,PICC应用患者越来越多。但需注意的是,PICC是一种创伤性治疗技术,置管所需导管较长,B超声引导下置管无法看到置入内部导管情况,静脉汇合处易发生导管异位,临床常用X线判断PICC尖端部位,发生率在2%~12.6%,颈内静脉异位率更高[2]。置管异位增加患者痛苦,故有必要置管技术水平。本次研究试评价呼吸配合在减少PICC置管异位中的应用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4年2月~2015年10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采用PICC置管;②初次置管;③无禁忌症;④知情同意。共纳入对象250例,其中男134例、女116例,年龄34~81岁、平均(55.6±12.3)岁。左臂74例,右臂176例。贵要静脉20例。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12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置管部位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4名年资在5年以上的医生操作,都有100次以上的PICC置管经验。
1.2方法
1.2.1对照组
穿刺部位及其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穿刺点周围7-8cm,消毒无菌包,彻底消毒。待干后,穿刺,舒适体位。安静、舒适、无菌病房内穿刺。超声引导下穿刺,动作缓慢,送管时,生理盐水洗手。固定导管,3M透明敷料粘贴入针部位,或先以小方巾覆盖后粘贴,弹力加压包扎。延长导管S或C型固定,正压封管。记录置管时间、导管型号、操作者、体外导管长度等信息,测量穿刺肢体臂围。
1.2.2观察组
事前进行呼吸配合,主要步骤如下:①进行宣教,争取患者配合,指导连续深呼吸,稍快速度吸气、稍慢速度呼吸,呼吸比1:2为宜,尽量口鼻呼吸,吸气时腹部到胸部一次凸起,直至胸腔无法再吸入空气,而后胸腹部缓缓放松,呼吸交替时不屏气;②术前,宽松异物,深呼吸,清水润喉;③当导管尖端达到肩关节位置,患者开始呼吸配合,助手指导开展深呼吸动作,置管者观察患者胸腹起伏,若见胸腹部抬起匀速送管,胸腹部下降停止送管,咳嗽时停止,达到预定长度后即可。
1.3观察指标
X线检查有无导管异位。置管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xls数据表,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发生置管异位2例,颈内静脉1例、锁骨下静脉反折1例,对照组出现导管异位15例,其中颈内静脉8例、腋静脉4例、胸廓内静脉2例、奇静脉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时间(13.4±1.1)min,高于对照组(10.6±1.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PICC导管异位可分为原发与继发两类,原发异位便是指置管过程中发生的异位,与患者自身配合能力、血管条件、操作者情况、体位配合等因素有关。对于操作者而言,因紧张、缺乏经验,送管过速、操作力度大,可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患者置管时情绪紧张、首选体位、血管条件差、肥胖等也可增加异位风险[2]。预防PICC预防性置管异位方法包括传统转颈法、指压法、导丝外侧联合按压法、影像学检查引导[3]。本次研究证实呼吸配合法可降低异位发生风险,其主要优势在于:①可调节患者紧张情绪;②上腔静脉血流频率与心动、呼吸周围变化有关,有助于避免血流对置管的干扰;③无需头偏侧,有助于提高患者舒适度,适用于体能较差、颈部疾病患者。配合时需注意要点:①严格的术前训练,提高患者配合能力,避免憋气;②咳嗽时需立即停止插管。
综上所述:PICC置管中应用呼吸配合可减少异位的风险,但可能延长置管时间。
【参考文献】
[1]姚莉芳.PICC在肿瘤患者化疗中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中华全科医学,2010,8(9):1203-1204.
[2]李彩云,柴长梅,曹庆荣.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临床护理杂志,2011,11(5):22-25.
[3]庞晓军,黄玉珍,何显科,等.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0):1969-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