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例会阴侧切缝合方法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112例会阴侧切缝合方法及护理

周桂香

周桂香(江苏宿迁市妇产医院产科223800)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7-0357-02

【摘要】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方法及护理。方法选取我院自然分娩112例行会阴左侧切开缝合的产妇进行讨论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采取会阴切口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对两组产妇产后4天观察会阴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产妇采取会阴切口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的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经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具有术后愈合好,疼痛小,反应少,且不需进行拆线,缩短住院时间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上广泛使用。

【关键词】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护理

在产科会阴切开缝合术是常用手术,是避免严重会阴裂伤且能够保证顺产的方法之一[1]。由于各种因素会阴侧切会发生术后肠线反应、水肿、感染以及疼痛等并发症,因此我院开展了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对会阴侧切产妇进行缝合,并在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患者满意度也得以上升。现将112例会阴侧切缝合方法及护理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自然分娩行会阴左侧切开缝合的产妇112例进行分析讨论,其中年龄在19~36岁,平均年龄(26.19±2.95)岁,孕周为38~42周,身高在154~176cm,产前检查无并发症及合并症的发生,产后常规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并加强护理。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6例,一组产妇会阴切口采取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不打结皮内缝合法为观察组,另一组产妇采取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为对照组。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身高、体重以及分娩的状态进行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会阴左侧切口方法:针对会阴左侧斜切口的产妇术前用l%利多卡因5—10ml进行阴部神经阻滞麻醉及局部浸润麻醉[2]。在麻醉效果开始时,操作者用左手中、示指伸进阴道内,完全将左侧阴道壁撑起,用会阴切开剪将会阴后联合中线左侧45°的方向将会阴剪开,60-70°方向在会阴高度膨隆时会导致直肠损伤。注意会阴侧切的长度根据胎儿大小而定,一般为4—5cm。

1.2.2观察组采用新型的缝合方法:采用2/0号医用可吸收性合成肠线对阴道黏膜进行连续性的缝合,对于肌肉与皮下组织采用间断缝合方法,对于皮肤缝合时选取切口外端约o.5cm处开始进针,注意在皮外保留1cm长度的线尾。再经过皮内缘开始连续性缝合至处女膜内缘穿出,使皮外保留1cm长度的线头,两侧拉紧并剪断。

1.2.3对照组采取传统缝合法:运用2/0可吸收缝合线将阴道黏膜、肌肉组织以及皮下组织进行缝合,具体操作如观察组产妇操作方法;皮肤采取传统1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会阴侧切口。

1.3效果判定:会阴侧切口的愈合指标评价:[3]一级愈合是指会阴切口愈合良好;二级愈合是指会阴切口处出现红肿、热痛以及硬结,发生线头炎性反应现象;三级愈合是指会阴切口出现化脓性感染或者出现切口裂开现象。

1.4数据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2组间比较用x2检验,结果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产妇在产后4天进行比较会阴切口的愈合情况,经比较观察组产妇经新型缝合方法的会阴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3.1护理观察:观察体温变化,产妇术后>38℃以上应及时查找原因,给予妥善处理。观察切口情况,术后当天切口硬肿并有少量鲜血流出,表明缝合出现死腔或结扎不彻底,及时告知医生给予处理;当术后2—3d切口出现红肿热痛现象,并在切口处有脓液和血性液体流出,应通知医生予引流并实施相应处理。

3.2切口护理:产妇给予健侧卧位,侧切口在上方,以便积血体位引流,同时防止细菌和分泌物的入侵性感染。产妇行侧卧位时利于产后子宫复原。产后24h可用红外线灯照射,每次20min,每日两次。

会阴切开缝合术是产科最常见的手术,且会阴切口愈合程度与缝线质量及缝合方法有关。使用新型缝合法能减少肠线的使用,连续阴道粘膜缝合仅有两处肠线结,明显减少术后的肠线反应,使血液循环通畅,切口愈合良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凌艳姣.会阴侧切伤口三种缝合方法硬结发生率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8,20(6).

[2]于立芬.护理干预对减少会阴侧切切口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27).

[3]李景兰.改良会阴侧切缝合术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