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推拿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眼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01)
【摘要】目的:分析针刺光明穴对于近视患者视力以及P-VEP(图形诱发电位)的影响。方法:2015年2月—2017年9月,于我院收治的近视患者中选取100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针刺光明穴治疗,乙组患者针刺孔最穴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与P-VEP。结果:甲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提高,差异明显,P<0.05;乙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P100潜伏期、振幅对比,组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光明穴有利于改善近视患者的视力状况,但对P-VEP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针刺;光明穴;近视;视力;P-VEP;影响
【中图分类号】R2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317-01
临床上,近视指的是在没有调节的状况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经过屈光系统将其屈折之后,在视网膜之前聚焦的一种屈光不正现象[1]。近年来,近视大学生的数量明显增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十分严峻的社会问题。随着临床研究不断深入,发现我国中医针刺疗法在该疾病治疗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2]。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00例近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刺光明穴与孔最穴,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5年2月—2017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近视患者中选取100例,纳入标准:自愿参与;确诊为近视;存在正常的精神状态。排除标准:其他眼病;合并眼部并发症的病理性近视;合并造血、肝肾、脑血管以及心血管系统等严重疾病;存在认知与精神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平均年龄20.05±6.28岁,共50例,男性33例,女性17例。乙组患者平均年龄20.96±6.96岁,共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对比两组基础资料,可比性强,P>0.05。
1.2方法
选择华佗牌毫针(0.30mm×40mm)对患者进行治疗,甲组患者取双侧光明穴,指导患者采用仰卧位接受治疗,常规消毒所选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法对其进行治疗;术者采用左手拇指或者食指将针穴紧按,右手持针刺入穴位内,针得气后,实施前后后均匀捻转,注意指力均匀,频率控制在每分钟60转~90转,反复进行1min操作,留针时间控制在30min;乙组患者取双侧孔最穴,具体操作过程同乙组。两组患者均于每天19:30~21:30期间进行治疗,连续治疗7d。结束治疗后,两组患者均于第二天上午在裸眼状态下行P-VEP(图形诱发电位)检测。
1.3观察指标
P-VEP检测:所有患者均采用眼电生理诊断系统行P-VEP检测,对P100潜伏期、振幅进行观察。
视力:两组患者视力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测定。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处理数据,P-VEP、视力测定结果均行t检验,用(x-±s)表示,若P<0.05,则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视力
甲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提高,P<0.05;乙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3.讨论
临床上将以远视模糊、近视清晰为特征的屈光不正称为近视,将其严重程度作为依据,可分为轻度、中度、高度近视三种[3]。临床上关于经络实质的研究认为,经络是联系脏腑与体表的重要通路,该连续通常经中枢神经系统完成。P-VEP检测具有无创性的特点,属于临床视觉电生理检查方式之一,在眼科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病变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现阶段,VEP是诊断视神经疾病的一种重要客观检测方式。P-VEP主要用来对P100潜伏期、振幅变化情况进行观测,潜伏期主要对视觉信息传递速度进行反映,而波幅则主要用来对视觉冲击的兴奋强度进行反映。本研究中,两组治疗前后对P100潜伏期、振幅对比,组间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患者针刺光明穴对P-VEP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其次,甲组治疗后视力水平明显提高P<0.05;乙组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无明显差异,提示针刺光明穴能明显改善近视患者的视力状况。光明穴属于足少阳胆经的络穴,针刺络穴具有治疗表里两经同病功效,同时还能沟通表里经脉,从本研究结果可得出以下结论:针刺光明穴可用于对眼科疾病进行治疗,且穴位和疾病之间有特异性存在;对近视患者的光明穴进行针刺之后,患者视力水平提高,这可能是因为胆经和眼部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综上所述,针刺光明穴有利于改善近视患者的视力状况,但对P-VEP无明显影响。
【参考文献】
[1]景大瑞,韦企平.针刺风池穴对视神经萎缩患者图形视觉诱发电位的即刻效应[J].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6,26(6):383-386.
[2]徐娅,李双,周晓芳,等.图形视觉诱发电位鉴别伪盲的临床应用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6,36(12):1125-1128.
[3]许金森.经络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11):4355-4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