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后的复苏才是真正复苏,经济是否复苏看四个先行指标。
当前,中国经济处于什么阶段,什么时候才能复苏,复苏的关键靠什么,未来的增长点在哪?经济学家、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谈了他的观点和建议。
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
去年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蔓延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较大影响。去年三季度经济增长9%,四季度增长6.8%,今年一季度更是下滑到了6.1%。针对这一情况,中国政府正在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对于现在的经济形势,总的来说可以用三句话来讲:触底了,会缓慢回升,但基础还不巩固。”厉以宁认为,上半年经济可以说已经见底,但是否回升还要再进一步分析,它会缓慢回升,绝不会那么快,而且稳住的基础还不够。
对于未来世界经济的走势,厉以宁认为,所谓的第二波金融海啸的冲击现在看不一定会来,但世界经济触底比中国要慢,而回升可能比中国更慢。对于中国来说,出口需求因此会受到严重影响,对外贸易的下降率仍会比较高。
“中国经济的回升有三个阻力。”厉以宁说,受到国际经济的影响,出口还在下降,仍没有稳住,这是第一个阻力;消费增长并没有原来设想的那么快,因为民生问题的改善也是个缓慢过程,它对经济的影响比较大,这是第二个阻力;经济转型相对比较缓慢,这是第三个阻力。
经济是否复苏看四个先行指标
在政府一揽子计划的作用下,当前中国经济已经趋于稳定,但目前仍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出口形势没有扭转,经济尚谈不上复苏。那么,经济复苏的主要标志究竟是什么?
厉以宁认为,现在看经济复苏,主要看四个先行指标:第一是用电量,第二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第三是公路上货运车通行量,第四是厂房闲置率。
厉以宁分析说,四个指标中最容易起来的是用电量,因为除生产用电外,还有社会用电,看这个指标主要看一段时间内工业用电量是不是上去。第二和第三个指标都与流通有关,外贸下降的话,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不可能大;消费不足的情况下,公路上货车的通行量当然就少。厂房闲置率取决于投资的愿望,中国这个市场好,外资进来后,新建厂房不如买旧厂房。可见,四个指标各有可说明的问题。
对于8%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厉以宁认为,经过努力是可以达到的。下半年的经济走势,取决于农产品是不是丰收,农民购买力是不是增强,国际形势是不是稍微有所好转,出口下降率是不是减少一点,还要看就业问题的解决程度。目前来看,这些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自主创新是经济转型的关键
“我希望的经济复苏是转型后的复苏。只有转型后的复苏才是真正的复苏,只有自主创新基础上的复苏才是持续的、稳定的复苏。”厉以宁最近特别强调这一观点。
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不可能也不应该出现“V”形复苏。首先,国际市场存在不确定性,出口仍在下降。同时,经济下去后又很快上来并不一定好。
1998年,中国经济遭遇亚洲金融风暴。通过扩大投资和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在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调整后,2002年经济增长速度恢复到了9.1%,随后经济连续5年实现10%以上的快速增长。
“经济很快上来,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坏处是什么呢?就是繁荣掩盖了矛盾,没有想到经济转型这么重要,因为日子很好过,没有人愿意去搞经济转型,认为没必要,所以就耽误了。”应对亚洲金融危机时错失经济转型,厉以宁对此感到遗憾。
厉以宁认为,完全靠基础设施的投资带动经济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银行信贷放宽,投资增加,但价格也可能随之反弹,银行就需要考虑紧缩信贷,但一紧缩信贷,正在恢复的经济就会再次下来。二是投资结构问题,如果投资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一些行业又出现产能过剩、库存积压,这也会使得银行开始收缩信贷,经济也会下来。
“像以前那样不转型经济也可以快上,但快上后就下来了,需要再次刺激经济,V形就变成W形,我不希望是这种走势,宁可是U形。U形是底部稍微大一点,触底后慢慢起来,这个阶段进行经济的转型,今后就可以可持续增长。”厉以宁说。
四个经济增长点有待突破
为应对金融危机,美国奥巴马政府将开发绿色能源作为经济刺激计划的重要内容,欧盟也宣布投资1050亿欧元支持“绿色经济”,以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主要发达国家正在努力寻找能够推动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厉以宁认为,世界各国都在推动绿色产业、绿色经济,这对中国是个压力,实际上也是中国所必要的。当前,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酸雨、水污染等等问题,都在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既然要以人为本,既然要可持续发展,就一定要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不管世界怎么样,我们该怎么做就去做。
“对于中国来讲,有四个增长点将来有待突破。”厉以宁说,一是发展新能源,然后带动汽车业的全行业改造;二是发展新材料,加上现代的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然后带动建筑业、装备制造业等;三是把最新的科技用在生物工程、医药卫生包括农业的改造;四是推动社会的信息化进一步发展,在社会生活方式上引起革命。
厉以宁说,中国现在正着手的主要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信息化这些方面,其中影响最有效的还是新能源。另外,还有一些力图解决资源短缺问题的新技术,比如海水淡化成本降低后,整个沿渤海缺水问题就解决了,这也是大的突破。
“为了迎接未来的挑战,人才的培训是非常重要的。”厉以宁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的高技术人才、熟练技工都不足,管理人才的水平也不够,教育事业需要有一个大的改革来适应将来的形势。
就业问题一定要妥善解决
在接受采访过程中,厉以宁谈论最多的是就业问题。“一定要贯彻积极的就业政策,一定要把就业放在当前宏观政策的第一要位,因为就业不仅影响到人们的购买意愿,而且还影响社会的稳定。”厉以宁说。
厉以宁认为,中国与发达国家情况不一样,经过了200年的工业化,他们的农村劳动力都释放完了,城乡的社会保障也是一样。中国是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进城不仅是为了增加收入,还想要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各方面待遇。一旦经济增长速度降低了,就吸收不了新增就业。
“要扩大消费,就业问题一定要妥善解决,因为就业是影响人们消费的最重要因素。”厉以宁分析说,经济形势不好,就业前景不好,人们有下岗的后顾之忧,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买了,就会继续加大储蓄,消费就会一直起不来。现在强调通过扩大消费来带动内需,但如果就业问题没有很好解决,消费的比重就不可能明显上升。
厉以宁认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没有止境的,有些传统行业可能会消失,但新的行业又会出现,而且会发展得越来越大。发展新兴产业不仅不会影响就业,而且会增加就业,网上购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柜台卖货的人少了,配货、送货的人却多了。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