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四医院410006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持续硬膜外腔镇痛进行分娩镇痛的效果及其对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98例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根据初产妇意愿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采用罗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行硬膜外阻滞无痛分娩,B组采取传统自然分娩,比较两组疼痛强度、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镇痛后30分钟疼痛强度明显小于镇痛前,并且,A组疼痛强度明显小于B组产程同一时间,明显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A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及剖宫率均明显低于B组,A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高于B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器械助产、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基本相同,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镇痛技术应用于无痛分娩效果好,安全可靠。
关键词:硬膜外阻滞镇痛;无痛分娩;产科
分娩时的剧痛,可以导致产妇体内一系列的改变,对产程及产后产生很多不良影响,甚至有相当多的产妇由于恐惧分娩时的剧痛而选择剖宫产,这导致了剖宫产率的居高不下。随着麻醉技术和药物的不断进步,分娩镇痛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但显著减轻了产妇分娩时的疼痛,而且还可降低剖宫产率,使越来越多的产妇从中受益.麻醉椎管内镇痛是目前唯一可以完全缓解分娩疼痛的技术,在无痛分娩中的已日趋成熟。本院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持续硬膜外腔镇痛,分析其临床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长沙市四医院2013年08月至2015年01月收住院的298例行自然分娩的单胎足月初产妇,所有初产妇均胎位正常头位,产前检查胎心监护正常、胎动正常,未合并心脏病、阑尾炎、胰腺炎等内外科疾病,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肝内胆汁淤等妊娠特有疾病,无神经系统、精神及心理疾病等病史,无麻醉过敏史及阴道分娩禁忌。在产前、产时、产后给予产妇的处理措施相同,年龄20-39岁,平均(26.8±3.634)岁,体重58-89kg,平均(69.847±7.2855),怀孕时间37-41周,平均(38.83±1.1276)周,将初产妇按本人意愿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其中A组153例,B组145例,A组产妇的年龄为20~38岁,平均(26.69±3.44)岁,体重为58-89kg,平均(70.13±7.6133)kg,孕周为37-41周,平均(38.88±1.2298)周。B组产妇的年龄为20~39岁,平均(26.90±3.834)岁,体重为58-88kg,平均(69.548±6.9365),孕周为37-41周,平均(38.78±1.0102),两组初产妇的年龄、体重、孕周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A组的产妇当产妇宫口开大2cm时,即采用硬膜外阻滞镇痛,根据身高体重选取L1-2或L2-3为穿刺点进行穿刺,置管深度一般为3~4cm,置管成功后,回抽无回血且无脑脊液,此时缓慢推入3ml0.1%利多卡因作为试验剂量,观察5min,并确认在硬膜外腔后,再予以推注小剂量0.1%罗哌卡因5mL作为负荷量,固定导管,并将罗哌卡因75mg+芬太尼0.1mg及生理盐水50mL经电子泵(PCA)泵入,输液速度为7-10mL/h,如果产妇仍感觉疼痛,可以自主的增加药量,每次为3mL,锁时15min,并测定感觉阻滞平面,当宫口开全时可暂停PCA,指导产妇屏气用力。胎儿娩出后再开启PCA泵,并追加PCA剂量1次,产妇离开产房前拔出硬膜外导管,结束无痛分娩。无痛分娩期间,常规监测产妇血氧饱和度、胎心、生命体征及动态心电图,监测宫缩强度及频率,必要时予以缩宫素静滴,调节宫缩。B组予以常规阴道分娩,不采用任何止痛技术。
1.3观察内容
1)疼痛强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对患者的疼痛强度进行评估,0为无痛,10为剧痛,分别记录镇痛前和给药后30min的疼痛强度。2)产程时间:分别记录两组平产分娩的患者总产程及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3)剖宫产率4)产后出血5)新生儿窒息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所有非连续性数据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
2结果
2.1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疼痛强度,评价无痛分娩的镇痛效果
探讨分析A组产妇应用镇痛前和给药后30分钟的痛觉评分及B组在产程同一时间产妇的痛觉评分,A组镇痛前疼痛强度与B组产程同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后30分钟,A组疼痛强度明显小于镇痛前,并且,A组疼痛强度明显小于B组产程同一时间,明显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详情见表1。
2.2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自然分娩率、器械助产率、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情况,A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及剖宫率均明显低于B组,A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及第二产程时间明显高于B组,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两组产妇在器械助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基本相同,在统计学上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分娩时的剧烈疼痛,会使产妇在心理和生理都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导致体内神经内分泌系统发生一系列的反应,例如收缩血管,使胎盘中的血流量减少、导致酸中毒等[1-2]。孕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恐惧、焦虑等情绪可以分娩方式的选择,造成剖宫产率的上升[3]。为了缓解分娩疼痛,临床上采用了各种分娩镇痛的方法,目前主要有:椎管内镇痛、药物镇痛、局部神经阻滞麻醉镇痛、针刺疗法和心理治疗等。而椎管内镇痛是目前唯一可以完全缓解分娩疼痛的技术,其镇痛效果明显[4],可以显著减少产妇的痛苦,并且对母婴没有不良反应。罗哌卡因[5]是一种新型长效的局麻药,其心脏毒性低、有浓度依赖的感觉运动分离阻滞,能保持产妇的清醒,对子宫胎盘血流无影响,且不易对新生儿呼吸产生抑制作用。而芬太尼镇痛效果强且快[6]。这两种药联合运用,可以使分娩镇痛效果更好,并降低不良反应[7]。所以本研究A组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结果显示:A组镇痛前疼痛强度与B组产程同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镇痛后30分钟,A组疼痛强度明显小于镇痛前,并且,A组疼痛强度明显小于B组产程同一时间(P<0.05)。说明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镇痛,镇痛效果明显,并且A组产妇的第一产程及剖宫率均明显低于B组,A组产妇的第二产程明显高于B组(P<0.05);说明硬膜外镇痛对产妇第一产程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降低了剖宫产率,但对第二产程有一定的延迟,因此,在第一产程结束后停止无痛分娩对产程有促进的效果。两组产妇在器械助产、产后出血情况及新生儿窒息情况基本相同(P>0.05),说明我院采用的分娩镇痛对子宫胎盘血流及新生儿呼吸的抑制作用方面无明显影响。总而言之,采用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行持续硬膜外腔镇痛,临床效果明显,可促进产程进展,并且对母婴安全性高,在临床可以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曲元,吴新民,赵国立等.两种椎管内阻滞方法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9,23(4):68-71.
[2]刘继云,李荣胜,吴为玲等.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0,39(10):12-13.
[3]孟丽琴.初产妇产前情绪障碍与分娩方式选择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38-40.
[4]崔娓,宋建钢,王祥瑞.无痛分娩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J],上海医学,2013,36(10):901-904.
[5]BEILINY,HALPERNS.Focusedreview:ropivacaineversusbupivacaineforepidurallaboranalgesia[J].AnesthAnalg,2010,111(2):482-487.
[6]黄炜,丁一琴.无痛分娩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9(4):43.
[7]胡成侠,屈文,屈莉红.罗派卡因复合小剂量芬太尼硬膜外神经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37.
作者简介:王宇辉(1985-),女,湖南新化人,硕士研究生,经治医师,工作于长沙市四医院产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