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知(河南滑县人民医院内科456400)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3-0343-01
【摘要】目的观察针灸配合四君子汤加味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疗效。方法60例CAG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服胃复春片治疗,治疗组30例针灸上、中、下脘及足三里并服四君子汤加味,28天一个疗程,共治疗5个疗程后,复查胃镜并取组织活检,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针灸配合四君子汤味加味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粘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为特征的消化系统常见病,常伴有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约占胃镜受检病例的20%—45%,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防止发生癌变是医学界最关注的。运用针灸加传统方剂四君子汤加味,治疗CAG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导如下.
1临床资料
1.1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中医药学会内科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实用中医消化病学》制定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1](1)症状:中上腹疼痛,腹胀,食欲不振等;(2)体征:上腹部或剑突下深压不适感或深压痛;(3)胃镜检查:胃粘膜色泽改变,多呈灰黄或灰白,黏膜皱襞细薄,血管显露,或可见不规则颗粒结节,或出现糜烂。
1.2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6—67岁,平均年龄51.4岁;病程3年—26年,平均16.1年;幽门螺旋菌(HP)阳性者12例。对照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4—66岁,平均年龄50.9岁;病程2.5—27岁,平均14.8年;HP阳性者1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进行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治疗方法
治疗组:针灸取穴: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用50—60mm长,0.335mm粗的不锈钢毫针,针刺得气后,在针尾上套上1.5cm的艾条,点燃施灸,燃2段艾条,留针45min.方药用四君子汤加味,党参30g、云苓30g、白术20g、黄芪30g、山药30g、焦三仙15g、炒莪术、三棱、乌药各15g、炙甘草6g,可随证加减。肝气犯胃者加柴胡、郁金、木香以疏肝理气和胃;中脏虚寒者加干姜、附子以温中散寒;湿热中阻者加黄连、白花蛇舌草,诸药首渐取汁150ml左右,三煎取汁100ml左右,混合后分早晚2次服用,每日一剂,28天为一个疗程,休息一周,继续下一个疗程,共治疗5各疗程后复查胃镜。
对照组:服用胃复春1片(杭州胡庆余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5片,每日3次,28天为一疗程,休息一周,继续下一疗程,共5个疗程后复查胃镜。两组中HP阳性者,加用三联疗法根除HP,铋剂+阿莫西林+替硝锉或铋剂+克拉霉素+替硝锉,疗程一周。
3疗效评定标准与结果
3.1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制定:①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总积分减少80%以上,病理复查腺体萎缩、Im、Dys基本消失;②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积分减少60%以上,病理复查黏膜腺体萎缩、Im、Dys有一项消失或总积分分别减少60%以上;③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总积分减少30%—60%;④无效:未达到有效标准。
3.2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见表1;治疗前后两组胃镜病理疗效差异有显著意义与。
4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属于中医学“胃胀”、“痞满”、“胃脘痛”“嘈杂”等范畴。病因复杂,主要是饮食不节、情志內伤、劳倦过度、禀赋不足、脾胃素虚,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损伤脾胃,脾胃失调,胃络失和,气血运行不畅,淤血阻络。脾胃虚弱是发病基础,淤血内阻是病变的关键。CAG缠绵难愈久而易癌变。现代医学对CAG病因的认识尚不十分明确,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黏膜损伤因子,免疫反应,十二指肠液返流、年龄老化、胃黏膜营养因子缺乏和遗传因素等与之病变有关。病理特点是胃黏膜萎缩变薄,固有腺体减少或消失(这些特点应属于中医的“虚”),常伴有肠表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应属于中医的“淤”范畴),温针灸可通经络、行气血、配合中药炒莪术、三棱、乌药改善胃部的血液循环,解决“瘀”的问题;四君子加黄芪、山药、焦三仙健脾益胃,切中虚的病机。现代病理研究证明:健脾益胃药物能促进胃液素的分泌功能,调节胃蛋白酶的活性,利于肠腺化生和不典型增生的消失;活血化瘀药物可改善微循环,使胃黏膜供血增加,修复加快,温针灸与其协同作用;白花蛇舌草有抗癌防癌作用。温针灸配合四君子汤加味疗法针对CAG的病机,获得了较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乾拘,周学文,单兆伟.中医消化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4.
[2]郑筱萸.主要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8—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