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中会计核算应思考的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2

企业管理中会计核算应思考的问题

郭书雁

郭书雁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显德汪矿财务科,河北邢台054107)

中图分类号:F27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1-0218-01

摘要:如何将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反过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对于企业会计人员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是应该思考、探索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会计核算;思考

企业会计核算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向各类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财务信息,二是满足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为管理者进行各类考核、决策提供信息依据。因此,会计核算在企业日常管理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那么,会计核算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的这种管理要求和需要,会计核算内容如何有效的与企业管理结合,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会计信息充分使用,做到既能满足财务口径的统计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内部管理考核的需要,就成了我们这些会计人要思考的问题了。

一、企业会计核算要与企业管理紧密结合

如何将会计核算与企业的内部管理有效地结合起来,来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反过来促进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这对于我们这些会计人员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说其是机遇是因为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更多地参与企业的各项管理工作,从而不断发挥会计人员在企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这也是不断提高会计人员在企业中地位的一个过程;说其是一种挑战是因为这对我们会计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不仅要求会计人员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好相关的会计和税务知识,还要了解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其他知识,包括对产品的了解和对生产经营工作流程的了解。

从这点来说,会计人员应当转变观念,要将财务管理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一般来讲,企业经营业务越复杂,管理中需要会计提供的信息支持就越多,会计信息流程就越需要细化。会计信息流程细化到什么程度,才能对生产经营活动有指导意义,才能够满足企业内部管理及考核的需要,不同的管理者以及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此会有不同的要求。

会计工作的目标是对经营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核算,提供反映经营单位经济活动的信息。这一目标取决于经营单位的总目标。企业是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组织,出发点和归宿就是盈利。从成立起,就面临竞争,始终处于生存和倒闭、发展和萎缩的矛盾之中,必须生存才能获利,只有不断发展才能生存。因此企业管理的目标就是生存、发展、获利。所以,会计工作除了要将一个单位与经济业务发生的有关原始单据,通过审核、记账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大量的、日常的业务数据经过记录、分类和汇总计算出该企业在某一时段、某一时点所创造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及变动情况,并编成报表。更主要的是要按照一定程序,遵守一般公认的会计原则、会计准则的前提下,用适合本行业本企业的财务管理制度和科学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规范经济活动中的每个环节,对日常经济业务进行控制,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更加真实、准确、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经营状况,给管理层和决策者一个可靠的信息。

二、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与方法

会计核算的内容和方法很多,但要根据本单位的行业特点制定具体制度和方法。首要的是领导重视,才能使之贯彻执行,如果推不动,行不通,那就是一纸空文,形同虚设。其次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不同行业的不同产品,都要通过各工序即工艺流程来完成,对某些产品,有关部门还要制定材料定额和工时定额。生产部门还要每月进行投料数、生产数、完工数和工时统计,月末进行未完工在产品数量的盘点。产品完工后入库,销售时要开出库单,据此收款;如果按合同出库,据此挂对方应收款。有了这些明确程序并按此办理,财务部门随时或定时稽核各仓库的收入、发出、结存情况,监督保证企业财产安全和及时准确反映企业的债权债务,正确计算成本和经营成果。

要实现企业的总目标,就要进行会计核算和成本控制。以生产企业为例,从某一点看基础工作的重要性。生产企业每个月对已收货、未付款、未开发票的材料,必须估价入账。因为制造业生产周期短,每月要计算当月生产产品的生产成本,也要计算当月销售数量的销售成本。如果不按送货单估价入账,将无法进行当月成本核算。购进材料经验收入库,领用材料时,必须正确填写生产单号或批号,使其材料能记入到每件不同的产品上。对几个产品共同用的材料,按照一定的方法分配到各产品中。如果没有领料单或填写不正确,试想,有的产品没有材料,都记入到另一产品中,那是什么情形?

三、实现企业会计核算真实性的措施

企业会计核算的真实性主要表现在企业会计核算必须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依据,虚假的或者是虚拟的经济业务事项必然使企业会计核算失真。企业会计核算要为宏观经济管理提供依据,当其失真时,会带来错误的信息,大量的错误信息可能会造成宏观决策的失误,这势必给国家和单位带来极大的危害。

1.坚持真实性原则。

对于真实性原则,应从企业会计核算具有内容真实和方法规范这两方面去全面理解。真实的经济业务事项若被不规范的方法所核算,其反映的会计信息也是失真的。只有真实的核算内容和规范的核算方法相统一,才是完全意义上的遵循了真实性原则。坚持真实性原则,必须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把知法执法守法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表现为一个事物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真实性主要是指事物客观存在,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的内容反映,既不能造假,也不能隐瞒。完整性主要是指在事物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作为企业会计核算的方法处理,既不要扩大,又不可缩小。只有坚持真实反映核算内容,正确运用核算方法,才能在实际工作中切实维护真实性原则。

2.提高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财会人员,要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既要掌握会计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又要能通过对企业会计核算资料的考核分析来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为企业的现代化经营与管理提供参考。其次,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作为一名财会人员,在处理经济业务的过程中,一定要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做到敬业爱岗、熟悉法规、依法办事、客观公正、搞好服务、保密守信,以《会计法》为行为准则,做到自律、自重,依法理财。会计人员应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在履行职责中遵纪守法,廉洁奉公,不论遇到何种情况,不丧失原则,不图谋私利。

3.改变管理体制。

要建立有利于会计人员独立行使职能的会计管理体制,有效克服会计人员“身份不明”或“双重身份”的现象。进一步完善会计委派制,建立和完善会计市场,包括会计人才市场和会计信息市场;建立起委派会计人员收支两条线管理机制;加强会计委派方面立法建设;加强委派会计人员的业绩考核,建立委派会计的再监督机制;必须加快和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的改革。建立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会计管理体制,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公正。

4.完善会计法规。

完善会计法规,使我国制定会计准则应尽可能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会计法规的应用要避免主观随意性,缩小会计信息与客观实际情况的出入;会计法规的制定和规划,应对未来会计环境的变化有比较科学和具有一定超前性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使会计的发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要注意协调好有关利益集团在法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相互制约关系,使各方利益都能够在有关法规中得到充分的体现,以消除或减少对会计法规的抵触和抵制行为。

总之,我们必须清楚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工作在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不断调整完善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工作,提升会计核算的专业水平及质量,为企业的发展及决策的制定提供最为真实、科学的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胡成蹊。对价理论的新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07(3)。

[2]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10[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3]朱学义。分期收款销售业务含税账务处理辨析[J],财务与会计,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