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洪梅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镇小学262409
如何将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效地整合起来,使之与教师已经掌握的传统教学工具融合到一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下面笔者就谈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以运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文的兴趣;教学生字词时,用课件动态出示字词卡片,学生认读后,再去掉卡片中的熟字,激发认读、记忆字词的兴趣,强化学习效果;进行朗读训练时,播放相关的动画场景,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学生更容易进入角色,提高学生朗读的兴趣。
教师抓住学生对电脑、动画等事物甚感兴趣的心理,因势利导,课前精心设计制作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吸引学生的注意,将他们的兴趣逐步转移到语文学习上来。比如教学《陈香救母》一课时,教者可以创设情境,在屏幕上展示动画片《宝莲灯》的片断,并适时配以恰当的旁白。当一双双渴求的眼睛因视屏精彩亮丽的画面而变得流光溢彩,兴趣盎然,身入其竟时,教者抓住学生学习兴趣浓这一契机,继而提问:“你们知道陈香为什么拜师学艺吗?”这样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引燃思维的火花。
二、利用多媒体简化抽象的事物
运用信息技术教学,就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思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炼的,所创设的意境是深远的。如何引导学生来学习古诗,感悟诗人语言之凝练,体会故事之神韵呢?信息技术与古诗教学的整合解决了这个难题。如在教学杜甫的《春雨》这首诗时,全诗赞美了春雨的善解人意、及时无声地滋润着万物的生长,感受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激发孩子对古诗的兴趣也是教学目标之一。教者可以设计制作能体现诗情的课件,并选取一段古琴曲作背景音乐。上课初,先以一张配有诗文的电子幻灯片呈现教学内容,在具有古风古韵的音乐声中,教师诵读全诗。孩子学习的热情会被激发,课堂气氛会变得轻松而活泼。在理解诗意时,教者演示课件。在春风轻吹、细雨绵绵的画面出现时,当学生眼神中透露出异彩,对诗意的理解也就了然于心了。
例如,二年级三册语文《识字5》中的读读背背中的四个成语滴水成冰、地动天寒、鹅毛大雪、雪兆丰年涉及到冬天的气候和景象,而这些内容只看文字就未免太抽象了。我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多媒体系统,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把冬季的气候特点和景象,生动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眼前,并启发学生联想自己见过的知道的相关知识和内容,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2008,北京!》一课中,作者对人们收到申奥成功的消息后所表现出的那种兴奋和激动的心情描写得极其细致入微,写出了人们兴奋时的不同表现。我借助于信息技术,将文字描写人们的那种喜悦表现得淋漓尽致,逐次展示出来,不但丰富了课堂所学内容,而且使从未见过这种热闹场面的学生,也对欢庆场面有了形象化的认识,并进而促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去想象更为丰富的活动场景。
三、利用多媒体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网络情境的语文教学,使学生成为信息选择的主体,获得鲜活多变的认知材料,为学生写作提供范例。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提出教学要求和问题,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去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然后进行讨论、总结和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叶圣陶先生指出:“一个人有了自学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将一辈子受用。”可见叶老先生认为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就是培养自学的能力。是呀,授之以鱼,只应一时,授之以渔,终生受用。小学生的认知由于受年龄、生活经验等多方面的影响,他们理解、感受语言的能力比较弱,尤其对一些抽象的语言文字——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的内容,理解就更加困难。那么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突破学习中的难点,转化学习内容的呈现形式。
如教学《青松》一课时,由于这首诗是陈毅在我国国民经济严重困难的情况下写了这首诗,因学生年龄小,所处的时代又不同,所以对这首诗的理解就成了一个难点。为此,教者设计制作课件时,课件可以融合文字(作品背景、字词解释、疑问解答等)、声音(配乐、朗读)、图像(一棵傲然挺立的雪松)、动画(下雪)等多种技术。体会到松树不畏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品格和顽强向上的精神,领悟到陈毅的坚强、乐观主义精神,从中也自主悟出这首诗该用激昂的语气来朗读。这样,学生不仅在声情并茂的情境中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在无意识中基本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这体现了信息技术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五、利用多媒体增加语文学习信息量
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同时信息和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使学生能获取大量的知识信息,这样就可以更好的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