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西
(朗县中学,西藏林芝850400)
为了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书,有部分学校每天都安排了早读课。然而,早读课效果不佳,形同虚设。刚开始学生声嘶力竭、喊破喉咙,渐渐地却如“骤雨初歇”,到最后变得鸦雀无声;有的学生干脆变早读课为作业课、自习课。这样时间一长,连教师也感觉早读课如“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了。这显然与设置早读课的初衷相距甚远了。那么,早读对学生有什么好处呢?如何才能发挥早读课的作用呢?
一、早读的好处
1.培养学生语感、口语表达能力以及好的读书习惯
古往今来,学校都重视早读课,连家庭教育也重视。“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黄金时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作品以生命。”“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由此可以看出,开设早读课是重视朗读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
2.能够增强记忆
在一天的时间当中,早晨是我们记忆能力最强的时候了。多多读背,有助于更好地锻炼记忆力。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朗读是美的,是一种艺术,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受到美学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有利于身心健康
大声朗读可以排泄胸腹中的郁闷之气,使人心神气爽,在新的一天调整到一个良好的状态。同时,当教师听见朗朗的读书声,他们也会心旷神怡。
二、早读教师的作用
1.要恰当指导,忌放任自流
一个好的演奏乐团就需要一个好的指挥家,早读课亦然。教师在早读课中所起的作用,就应该像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要指导学生如何去读书。而不是像牧羊人手中的鞭子,只是把学生笼络到教室里。
2.要指导学生制定可行的读书计划
我国有句古话:“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计划。大到每一学期,甚至是整个的初中阶段,小到每一节早读课,教师都应该从阅读内容、时间安排、达到的效果等方面指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去读,让学生读有方向、读有步骤、读有所益,而不是漫无目的,东打一耙、西打一耙,顾此失彼。
3.要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
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选择不同的读书方法是提高早读课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阅读内容的主次地位、篇幅长短、难易程度等方面,指导学生去选择是精读还是略读,是泛读还是摘读,从而解决学生把握不住重难点、眉毛胡子一把抓、阅读效率不高的问题。同时要让学生有时间大声朗读,为什么一定要大声朗读呢?学生读书,一定要有大声读的时间,要让学生在读书中学会发音,学会朗读,学会表达;要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感悟通常是在自由朗读中体会得到的,而教师的引导只是起着唤醒作用。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默读,如何有目的地读书,如何抓住文章要点,如何理解关键词句,如何猜测不认识或不理解的词语,如何理解句子的内在含义,如何找出文章的重点句子,等等。
4.要让早读课丰富多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早读课如果形式单一、兴味索然,谁还愿意读下去?“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换言之,早读形式、内容要丰富多彩,以增强学生对早读的兴趣。
(1)读书形式的灵活多样。早读要变学生唱“独角戏”为“百家争鸣”,读书形式的灵活多样势在必行。教师可根据文章的特点和训练的目的去确定。如对于诗歌、散文可采用范读、听磁带跟读的形式;对于戏剧或对话较多的小说,可分角色朗读;对于难读的,可采用师先领读、生再朗读的形式。除此以外,教师还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齐读、接替读、分组朗读等形式。一节早读课可选择几种读书形式,以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防止厌倦。
(2)竞赛活动的推波助澜。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学生能及时
看到自己的进步,刻苦学习的动机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竞赛是易见成绩的最好办法。教师可充分利用早读时间,适时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3)课外阅读的锦上添花。由于课本的容量有限,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再者,学生对课本篇目的重复朗读,往往会产生厌倦之感。课外阅读不仅增强学生对课内知识的巩固掌握,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不妨适时利用早读课让学生读一些课外书籍。如教师可以找一些美文和学生共同赏读;每一星期拿出一节早读课阅读班级图书角中的书籍,真正发挥图书角的价值。
5.要持之以恒,忌有始无终
俗话说:教无定法。知识的教授,不仅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更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教师不仅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豪情,也要有一步一个脚印的实际行动。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大胆创新,积极探讨一些提高早读效率的方法,更要做到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且莫见异思迁、半途而废。
三、怎样组织早读
1.明确早读的内容
每当下班的时候,笔者就注意观察,发现学生一开始并不是提不起兴趣的,他们在读新课文的时候,声音明显要有劲得多,而读过几遍后就开始厌烦,进而懒洋洋地不想读。所以,笔者总是让他们从头开始读课本肯定是不恰当的做法,于是笔者开始注意让学生随着单元教学进度读课文,这样就不至于让学生总是重复读那几篇课文导致情绪倦怠。早读的内容主要是朗读文章。朗读文章目的在于让学生拓宽视野,广泛阅读,提高语感和文化素养。文章除了源于我们所学的课)本,也可以选自课外读物,如报纸、杂志、作文选等。可以是现代文,也可以是诗歌。所以笔者还注意去搜集一些课外读物,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也为了提起他们的阅读兴趣。
2.明确早读任务
早读课不排除学生用大脑最清醒时记忆课文重点内容,但我们认为更应有长远和丰富的考虑,因为课内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课外的延伸更可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因此在学年初或学期初就要制订出本学年或本学期切实可行的早读计划,把目标分解到每周每天的早读课上指导落实,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形成一个完整的阅读系统。早读最主要的任务当然是朗读与背诵,那么读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任务,教师应该心中有数。而且任务要适中,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笔者觉得应该给学生制定的任务是每天有感情地朗读好一到两篇文章和优秀的学生作品等,读出自己的理解。那一学期的目标当然是提高朗读水平,拓展阅读面,提高学科素养,并且这个目标只要循序渐进很容易就能完成。
3.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和技巧
作为一名教师,有些学生不会朗读,因此就不会收到朗读应该达到的效果。教师应教给学生朗读的方法。
4.创造竞争向上的氛围
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事实证明,在早读课上引入竞争机制,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开展一次竞争性的早读比赛,学生为了集体的荣誉,是不甘落后的。早读结束,及时评比,做适当的鼓励,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5.领读
学生的朗读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学生也许会背诵这篇,但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这篇文章,还要领读。可以让朗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也可以让朗读能力差的学生读。边读边点拨,这样是很有好处的。
早读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特别是文字性科目,学生在早读课上既可以预习、巩固、拓展课内知识,又可以丰富课外知识。同时早读又是比较特殊的,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阅读,它应以朗读或诵读为主要形式,需要学生在放声的读或背中品味出文章中的思想、情感、情趣、意韵等。笔者不会让早读课变成讲授课,变成作业课,或者逐渐趋向无声;笔者要引导学生用心读课文,发现课文的情趣与意境,真正走进文章。要锻炼学生的每一次阅读把心放进文章,把感悟送进朗读中。不要把早读当作负担而敷衍了事,要让学生的早读真正做到书声琅琅。
总之,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主导性在教学中无处不在,而且又辩证地统一,教师在早读课中的主导性加强了,学生的主体性也相应地得到进一步体现。“一日之际在于晨”,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早读课,作为新的一天的第一节课,其重要地位不言而喻。教师要打破早读课是“正课的附加课”的落后观念,充分关注早读、利用早读,用师生间的“一唱一和”,奏出一曲激昂有力的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