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风格课教学的规范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3

论学院派民族民间舞风格课教学的规范性

才项措

才项措广州市艺术学校510623

摘要:一个民族的舞蹈之所以能够被大家所认同是本民族的,一定是因为其具有鲜明的民族动作形态与节奏特征。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课是整个舞蹈学院民间舞课的基础,作为风格课,掌握风格就是根本目的。从元素教学法普及开来,使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具备了逻辑性和规范性。但规范并非目的,我们只是通过规范性的教学而达到风格性的目的。本文讨论了风格课中的规范性。所谓规范并非单纯集中于动作的规范上,而应该是综合民间舞蹈文化的整体性规范,它不仅需要我们在课堂训练过程中面面俱到,更需要学生在课下的业余时间里去多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属性。只有这样,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课才会发挥出其典型的训练作用,使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得以长存并生生不息。

关键词:学院民族民间舞蹈民间舞蹈风格课规范

目录

引言……………………………………………………4

一、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规范……………………4

二、动作的规范与风格的纯正………………………5

三、对于风格课规范性的整体观照…………………5

1.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5

2.突出节奏与呼吸的把握……………………………6

3.强调舞蹈神韵的传达………………………………6

四、结论………………………………………………6

参考文献………………………………………………6

引言

舞蹈的发展也和其他学科的发展一样,永远充满了疑团和争论,尤其是当它发展到一定高度的时候,会有更多更细的问题凸现出来。无论是中国的古典舞还是民族民间舞,总有一些剪不断、理还乱的问题困扰着我们。当一个学科从建立到逐渐成熟以后,就会面临高精尖的发展,研究问题所要考虑的角度越来越细,涉及面越来越广,并且越来越深入。关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课,潘志涛教授在他的《中国民族民间舞教学法》中是这样定义的:中国民族民间舞专业的学生为了掌握有关民族民间舞蹈的知识所必修的一门课程,该课程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中国不同民族的舞蹈种类及舞蹈动作,与动作相配套的音乐、道具、服饰的使用等。我们先不究其目的,因为,现行的民族民间舞系的风格课教学的任务,有很多都是由各个民族民间的老专家来承担的,而老专家的教学风格则是随性而舞,很有可能一不小心就忘记了之前才做过的动作,多带有即兴的色彩,利用身体对动作的记忆来整合风格动作组合,来进行教学。很多老师是很认同这样的教学方式的,因为他们认为,民间舞蹈就应该是不受拘束的、随心随性的。但是,随心随性并不代表动作的内涵就不能规范,动作的规范就不应该被纳入教学的范畴,因为,即使是即兴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在做出来给别人看、讲出来给同学听的时候,就已经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性了。潘丽老师在她的《试论原生态民族民间舞的程式性与即兴性》一文中曾论证,原生态民族民间舞在形式上呈现出程式性是一个民族风格流派生成的关键,而民间舞的即兴并不是随心所欲的乱舞,它是遵循着一种内在的规则的即兴;而这种内在的规则就是民族民间舞程式性的一种体现。这就是程式性与即兴性的内在关系,转换到我们的风格课教学课堂上,也就是风格性注重与规范性要求的关系。因为一个民族的舞蹈之所以能够被大家所认同为本民族的舞蹈,那它一定是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动作形态与节奏特征,而这些鲜明的东西恰恰就是被整个民族所认同过的,得到大家的认同当然就需要一个标准,而只有被规范过的东西才具有特定的标准。因此,我们在民族民间舞风格课的教学中,仅仅强调风格,故意回避规范,是不符合实际的。而我们这里所讲的规范远远不是以往人们所认识的单纯对动作的规范,因为仅仅是动作的规范要求不免会让我们再一次地陷入规范的误区,陷入对于民间舞蹈形与神的把握的本末倒置的尴尬境地。

一、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的规范

学院派民族民间舞蹈是民间舞蹈从民间艺术文化升华到舞台艺术或者表演艺术的一种蜕变。北京舞蹈学院的现行民间舞教材就是以民间舞蹈为原始素材,根据教学的需要提炼出基本动律、基本形态以及组合,是经过规范化的教材。它和民间舞蹈在目的和性质上都不同:前者是贯穿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以自娱为主的人民大众的民俗舞蹈,而后者则是通过对前者典型性、独特性的提炼,以达到教育传承的目的的表演性舞蹈。它们出发点以及目的的不同,也就注定了它们是不可以用一个共同的标准来做任何衡量的。

民间舞蹈作为各种舞蹈的母体,同样也是学院民族民间舞蹈滋生的母体,更是学院民族民间舞蹈不断成长发展吸取养分的地方,而民间舞蹈则会在随着社会发展变革的时候自觉地发展演化,不断地为各个子系统提供无穷的养分。对于民间舞蹈,我们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去规范它,它需要的是本民族人民自发自觉地形成自己的个性。而对于学院的民族民间舞蹈,涉及到文化传承问题,关系到课堂训练的问题,我们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与规范,来使得课堂教学顺利、有质量地进行。

二、动作的规范与风格的纯正

舞蹈是一种以肢体为媒介的动态表达,通过内心情绪的不断变化,从而产生出不同的动作形态。对于舞蹈的规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很多人认为学院派民间舞如果没有动作的规范性在先,一味地寻求意识,就和当地的艺人们没有差别,不能称之为学院派民间舞。我从10岁那年进入专业学校对舞蹈进行系统化训练开始,11年来和舞蹈朝夕相伴,也对它相对有些自己的见解。在我看来,民间舞是以风格为基础,心到则形到。这一过程是从了解当地民俗文化,到得知动作来源,再细细用心体会,最后是肢体呈现,也就是从认知到了解到思考到行为的变化过程。若过分注重动作上的规范,就缺少了民间舞的本真性质了。好比一个舞蹈作品,动作非常规范到位,形式非常绚烂多彩,但演员内心空空,仅仅停留在完成动作,只注重动作的一招一式,舞蹈作品的内涵就不能充分得以体现,使观众看后没能留下深刻印象,这也就不能称之为一个好作品。再好比蒙族舞中立腰拔背这个基本体态,很多老师只会要求学生身体要向后靠,手臂要架在体前,学生可能会不解,做着做着也很快就会忘记,还有很多学生不明白此体态的源流会自然流露出汉族人的情感。但是如果告诉学生,自己独身一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向远处望,期待亲人归来,这样的启示也许会让学生立刻身临其境,找到更恰当的基本体态。佛教说相由心生,我想也是同样的道理。在目前的民间舞课堂上,还有很多老师会过多地强调动作的规范,不论是在民族民间舞基本功训练课中,还是在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课中,老师都更多地关注了我们的身体训练,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影响舞蹈表现力的民族审美心理。这就导致现行民族民间舞教学中不免会出现民族韵味缺失的现象,过于强调动作的一致和整齐,包括脸上的表情也是规范过了的,以致于本民族人民不认识本民族舞蹈的现象发生,使我们的民间舞蹈教育培养出来的舞蹈人才多是没有个性的舞蹈匠人。

当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拿到舞蹈学院的课堂上来谈的时候,它就已经被赋予了另一种涵义,它的规范性。我们以往强调的规范性总是过多地强调动作的一招一式,而相对忽略了动作背后的含义,尤其是民族民间舞在民族文化、民族历史与民族地域特征等环境的影响下,纵使它不可能脱离这所有的环境与背景来只谈动作。而我们以往强调的规范虽然总是挂着某个民族的口号,可是在规范动作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最应该规范的属于民族文化中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对于各类民族都使用一种表达方式,永远都在演绎自己。因此,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我们曾经给规范下的定义,使民族民间舞蹈真正以规范的名义在教育的范畴中立足。

三、对于风格课规范性的整体观照

1.加深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一个地区和民族的舞蹈都有着属于他们特有的审美特点和表现形式,也正是这些风姿各异的艺术特征构成了我们国家丰富多彩的舞蹈文化。以蒙古族的舞蹈为例,蒙古族又被称为“骑在马背上的民族”,他们生活于我国北方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以游牧为主要的生活方式。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游牧狩猎的生活,造就了蒙古族人民坦荡、强悍、不羁、勇敢的性格,他们的舞蹈特征洋溢着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蕴含着他们民族所特有的自信和豪气,很多舞蹈动作都是由动物的动作演化而来,有一种近乎憨厚的质朴和笨拙,呈现出特殊的艺术亲和力。蒙古族民间舞蹈“沙吾尔登”中,用双肩的颤动和绕圈来表现骏马的赤诚,用张开双臂和双肩大幅度的八字,生动模拟出雄鹰展翅翱翔的姿态。这种舞蹈形象的塑造,只有这些长期生活在大草原上,和骏马雄鹰朝夕相伴的蒙古族人民才能活灵活现、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所以说,要想真正把握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就必须将其审美特征和表现形式与它们的地域特征、文化特征予以综合的审视。

艺术的本源是从生活中衍生的,经过艺术的加工演变成了呈现在群众面前的艺术作品。如果舞蹈演员不能了解该民族的文化,在舞台上表演也一定只是单纯地做出动作,却不能打动群众。舞蹈本身是情感的艺术,不能打动群众的舞蹈不是好舞蹈,因此我们在风格课的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民族文化对于民族舞蹈表演的重要性,扎实学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教师对于民族舞蹈的见解也一定要准确、深刻,把民族舞蹈最典型最重要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以讲解和示范相结合的方式把舞蹈技巧和民族文化底蕴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学到的不仅仅是动作的堆砌,而是民族舞蹈的精髓。

2.突出节奏与呼吸的把握。一个民族舞蹈中动作的特征体现总是与节奏的变化有着直接关系,准确把握一个民族的动作节奏才能真正把握该民族舞蹈的根本特征。原始人最早产生的舞蹈便是一些极为简单的动作重复,比如双脚交替踏地的动作,或双手反复拍打动作等等。这些简单的身体动作重复,就构成了节奏的存在形式,也就是最早的舞蹈。

节奏的重要性还同样体现在不同风格舞种中的节奏处理,即同一个动作,如果节奏处理不一样,体现出的风格也大有不同。它给舞蹈本质的律动以内在的生命,是动律的“脉搏”。它不仅使舞蹈具有动的规律,也作用于不同风格的韵律,作用于情绪起落和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舞蹈和音乐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张与弛、动与静、大与小、明与暗……都是通过节奏不同的处理及运用来体现的。节奏对民间舞教学的每个阶段起着决定作用,在规律上有一条纵深发展的线。节奏与呼吸又是连在一起的,有时候我们跳舞是用呼吸来带动身体,而呼吸所带动身体的动便形成了节奏。如朝鲜族的各种节奏,已经提炼成为具有鲜明性格的特点,并视舞蹈富有丰富细致的表现力。表现深情的有“古格里”节奏,表现活泼明朗的有“安旦”节奏,表现恬静的有“萨儿普里”节奏,表现潇洒有力的有“他令”节奏……朝鲜舞的这些节奏的特点就代表了它的风格。因此,在民间舞课堂教学中,对于节奏和呼吸的掌握有助于对整体舞蹈风格的把握。

3.强调舞蹈神韵的传达。在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课训练中,同学们通常先学到的是单一的元素动作,然后才是逐一地将其串起来成为多元的风格组合,这是元素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规范的基础。比如,在学习蒙古舞蹈的笑肩时,一般微笑就是单耸肩,而轻快的笑就要求连续轻微地耸三次,高兴的大笑就要加上身体前后的仰合才能够表现出来。再如藏族的“踢踏”舞蹈,训练打点清楚,有轻、有重,有缓、有急,这样可以摆脱膝关节的紧张、僵硬并逐渐做到松弛自如。藏舞的“弦子”训练则使膝部关节连贯、柔韧,手、身体与膝部的配合达到协调一致。藏族舞蹈单一膝部的训练,不仅要解决一般性弯直问题,而且要使他做到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为演员掌握膝部的多种动律准备条件。又如朝鲜舞,它是民间舞蹈中较难掌握的一种不但节奏丰富,而且要求恰如其分的呼吸、肩部的明快松弛、柔韧协调的膝与脚腕的屈伸配合,每一步都需要有一个从单一训练到整合训练的过程。就拿呼吸来说吧,它要求流畅,但还必须深沉,气沉丹田再升起,每一次的呼吸过程不论快慢都需要有一个完整的过程,不能忽视任何一点细微的变化,呼吸贯穿着朝鲜族舞蹈的任何地方,因此,呼吸单一的训练极为重要。不同的动作代表着不同的情绪,这些动作训练对于传达民族的风情具有相当贴切的味道,这样的训练直接产生的结果就是对本民族风格的强化,这种强化是融合了为舞台表演所需要的美感,在视觉效果上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需求。从另一方面讲,在没有经历过真正的民间生活的情况下,又要求找到民间的风格,更要求审美的规范,那对单一元素的规范是必不可少的,这是要做到风格课规范的基础。

在科学训练掌握动作的基础之后,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学民间舞蹈的韵味,其实具体在舞蹈中的体现主要是说动作态势,也可以讲是神韵和风味。大家都知道,民间舞具有特别浓厚的煽情性,通俗地说,就是特别容易让人理解并打动人,因为它是来自于民间、发生在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的舞蹈,每一个动作及神态都体现了本民族特有的动态与姿态感。

一个民族的舞蹈味道从来都不是在一个精确的动作定型的前提下完成的,它是在一定的生活需求和种族崇拜以及服饰和道具的影响下所产生的动作,而这些对于动作的限制因素正是形成我们现在所学习的民间舞蹈动作的最重要的原因。一个没有受到本民族文化熏陶的身体去学习这个民族的舞蹈,是很难在一个没有生存环境熏陶、没有服饰限制也没有文化传播的情况下把握该民族舞蹈风格的。因此,在学习一种民族民间舞蹈的时候,对于动作形态的把握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没有对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以及生活风俗的特征有一个全面而深刻的了解,必然会导致忘记动作本来的目的和动机,也就失去了属于民间舞蹈的最本质的亮点。

四、结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课是整个舞蹈学院民间舞课的基础。众所周知,民间舞相对于其他舞种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它的地域性特征,因为中华民族有56个民族,假设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民间舞蹈,那么我们提炼出来便有了56种不同的风格特征。虽然我国现今的民族民间舞蹈教学没有宽泛到如此程度,只是挑选了几大典型地域、典型风格的几个舞种,这几个舞种概括了我国不同地域的风俗民情。作为风格课,掌握风格就是根本目的。从元素教学法普及开来,使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具备了科学性和规范性。但规范并非目的,我们只是通过规范性的教学而达到风格性的目的。本文讨论了风格课中的规范性,所谓规范并非集中于动作的规范上,而应该是综合民间舞蹈文化的整体性规范,从地域文化到民族性格最后到民族情感,它不仅需要我们在课堂训练过程中面面俱到,更需要学生在课下的业余时间里去多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属性。心到则形到,只有这样,我们民族民间舞蹈的风格课才会发挥出其典型的训练作用,属于舞蹈的独特风格才能长存并生生不息。

参考文献

[1]于平《舞蹈形态学》.北京舞蹈学院,1998年版。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版。

[3]刘建《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民族出版社,2001年,8月版。

[4]莫伊塞耶夫等《论民间舞蹈》.艺术出版社,1956年,11月版。

[5]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6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