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的手术疗效分析

孙力路矿新朱瑞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手术

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主要与机体对某种致敏原过敏和慢性刺激有关,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水样清涕及鼻塞、鼻痒为主要特征。过去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但副作用大、易反复,尤其是一部分变应性鼻炎伴有鼻中隔偏曲患者,单纯药物治疗效果常不满意。2004年8月~2007年8月,我院对79例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79例中,男45例,女34例;年龄18~45岁,平均32.5岁。病程2~25年,平均6年。患者均有鼻痒、连续性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塞、头痛等症状。全部病例均符合1997年海口会议制定的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均有鼻中隔偏曲,其中“S”型偏曲47例,“C”型偏曲24例,嵴及棘突8例。同时伴有下鼻甲肥大43例,鼻息肉39例。所有患者术前均使用保守治疗,应用抗组织胺药、糖皮质激素等,疗效不佳,症状无明显缓解。

1.2手术方法

手术在局麻下鼻内窥镜下进行,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在0°鼻内窥镜下用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注射液棉片做双侧鼻腔黏膜表面麻醉;再以1%利多卡因注射液加0.1%肾上腺素注射液于左鼻腔切口处做浸润麻醉。在鼻内镜下于鼻中隔左侧皮肤黏膜交界处稍前做“L”形切口,切开同侧黏-软骨膜及鼻底部的黏-骨膜。在黏-软骨膜下钝性分离鼻中隔左侧粘膜,上至鼻顶,下至鼻底,后至筛骨垂直板,超过偏曲部位。在原切口稍后约2mm处切开鼻中隔软骨,分离对侧黏-软骨膜及黏-骨膜。置入鼻中隔镜,用鼻中隔回旋刀及咬骨钳切除偏曲的软骨、骨板或嵴突,清除鼻中隔两侧黏膜间的血液及碎骨片,切除的鼻中隔软骨尽量塑形后重新放入黏膜瓣下,双侧黏膜复位对合,观察矫正满意后,缝合切口。伴有鼻息肉的患者,行鼻中隔矫正术后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行鼻息肉摘除手术。对伴有下鼻甲肥大者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治疗后,双鼻腔以凡士林纱

条及膨胀海绵填塞压迫止血,48小时后取出。术后常规抗生素静点3~5天,辅以布地奈德鼻喷剂1~2支,日2次喷鼻。口服强的松20天。定期清理鼻腔结痂,防止鼻腔粘连。

2结果

全部病例在术后1~2周后鼻痒、打喷嚏、流清涕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喷嚏、流清涕改善为明显,术后1年随访结果,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修订的疗效评定标准[1]:本组79例中,显效46例(58%),有效25例(32%),无效8例(10%),总有效率90%。本组病例术中及术后无鼻腔及全身异常表现。全部患者术后观察未发现有鞍鼻、鼻中隔穿孔、干燥性鼻炎、萎缩性鼻炎、鼻腔粘连等并发症。

3讨论

变应性鼻炎属于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主要是吸入物,其次是食物[2]。常见的有屋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毛、羽毛、枕垫料、化学物质等。其病理生理特征是内外致敏因素刺激鼻腔黏膜致自主神经功能失调,胆碱能效应增强,副交感神经功能亢进,鼻黏膜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增高和腺体分泌增加。临床上以鼻痒、喷嚏、鼻分泌亢进、鼻黏膜肿胀为主要特点,以往多采用抗组胺药物及类固醇激素治疗,副作用多且停药后易复发。

鼻粘膜的感觉神经最敏感的部位在鼻腔前部,筛前神经分布该区域内,支配该区域的浆液性腺体。由于鼻中隔偏曲及下鼻甲肥大引起鼻腔机械性阻塞使两侧鼻腔感觉神经末梢受到刺激,副交感神经在局部释放乙酰胆碱,引起鼻痒、喷嚏、流清涕、头痛等症状[3]。实行鼻中隔矫正术则破坏了分布在该区域的筛前神经副交感纤维,使之形成瘢痕,阻断了神经反射,使感觉神经功能降低,对外界的物理、化学等不良刺激的敏感性降低,传入刺激减弱,从而减轻血管扩张,降低腺体分泌,使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总之,实行鼻中隔矫正术不但能矫正偏曲的鼻中隔,清除中鼻道息肉,改善鼻腔功能,且通过手术,还能去除不良刺激,切断异常神经反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会员,变应性鼻炎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1997年修订,海口).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8,33(3):134-135.

[2]黄选兆,汪吉宝.实用耳鼻咽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5-264.

[3]扬兴奎、李金华.变应性鼻炎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手术与冷冻治疗,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2003.17(5):308-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