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的制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的制定

胡海军

胡海军(辽宁省本溪市中心血站质控科辽宁本溪117000)

【摘要】目的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方法先通过计算拟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理论值范围;再抽取一定数量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进行称重,通过公式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实际值范围;最后对理论值范围与实际值范围综合分析,最终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标准。结果本站手工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来源于400ml全血:350ml±40ml;来源于200ml全血:170ml±20ml。结论不同地区的血站可根据本地健康人群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所用的采血袋、离心条件和分离血浆的方法等因素制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的标准。

【关键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

【中图分类号】R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037-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成分输血治疗日益扩大,人们对血液质量、输血治疗和输血安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1]。去除白细胞可有效避免白细胞代谢产物引起的各种输血反应已得到证实[2],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是临床成分用血中应用最多的成分血,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已于2012年7月1日实施,其中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为,标示量(mL)±10%。而在实际应用中,国内绝大多数血站仍以“单位(u)”作为标示量单位。鉴于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中术语和定义中提到:标示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行制定[3]。笔者结合本站使用的血袋、离心机使用的参数及利用分浆夹手工制备的方法,通过理论的计算,拟定理论值范围,再通过实际抽检进行验证,经过分析,最终确定手工法制备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标准。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上海输血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去白细胞滤器血袋,规格型号为TA-RFBQ400,其中血液保存液Ⅱ规格100ml,红细胞保存液规格100ml和TA-RFBT200,其中血液保存液Ⅱ规格50ml,红细胞保存液规格50ml;抽检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期间本站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u的504袋,1u的108袋。抽检原则为每月随机抽检某个血型的合格库存血。

1.2仪器日立CR7大容量低温离心机;国产手工分浆夹;日本TANITA电子秤。

1.3方法

1.3.1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理论值范围拟定: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全血容量+血液保存液Ⅱ容量-去除白细胞过程损失量-制备的血浆容量+红细胞保存液容量。全血来源于合格的自愿无偿献血者,血红蛋白检测符合:男≥120g/L,女≥115g/L的标准[4],且使用经计量检定合格的采血秤采集的容量合格的血液;去除白细胞过程损失量可通过对未使用的滤器,和去白细胞后的滤器进行称重计算获得;制备的血浆容量,可通过以往制备的血浆量进行统计计算。通过理论计算:来源于400ml全血:360ml±40ml;来源于200ml全血:180ml±20ml。

1.3.2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实际值范围计算:对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抽检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2u的504袋,1u的108袋的称重数据进行计算。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总重量-该批号血袋空袋重-保留的导管重量-外包装袋重量-合格标签重量)/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重。所有重量利用电子电子秤称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比重以1.045g/ml计算。结果见表一。

表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实际值范围

1.3.3理论值范围与实际值范围综合分析:2u和1u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实际值均数比理论均数均有约为10ml的下降,经过分析,原因为在理论值计算时未将制备过程中各个血袋及导管中残留的血液考虑进去。

2结果

实际值范围设定为(平均数±2SD),为了方便记忆和计算,取整处理。最终制定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为,来源于400ml全血:350ml±40ml(使用血液保存液Ⅱ100ml,红细胞保存液100ml的血袋);来源于200ml全血:170ml±20ml(使用血液保存液Ⅱ50ml,红细胞保存液50ml的血袋)。

3讨论

在实际工作中,各地血站建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标准,需考虑诸多因素:本地区的健康人群血细胞比容的参考范围,例如高海拔地区和平原地区有较大差异;所使用血袋,不同厂家的血袋会在滤盒,保存液配方上有区别;成分制备所使用的不同设备和方法,例如离心机的各种参数设定,手工制备或是全自动成分分离机制备。在制定容量标准时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有了容量标准,并且对献血前的健康检查、采血量的准确性以及成分制备全过程均会影响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只有对各个环节均加以有效的控制,才能控制好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的容量指标,首先控制献血者的挑选,对血红蛋白的检测采用定量的方法替代硫酸铜法,避免了贫血及红细胞增多症的献血者,即保护献血者自身健康又保证了血液质量;其次是采血量准确性的控制,每次采血结束后拔针前采血护士均会重新复称确认,以免非标量的全血流入下一环节;再次是成分制备人员,在制备过程中对原料血的判断及制备过程中对去白细胞过程、分离血浆过程的判断;最后是供血人员发放血液时,当临床机构对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有异议时,可请质控科人员根据容量标准进行称重计算判断。

参考文献

[1]孙艳华,胡晓艳.成分输血对治疗慢性贫血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0):3262-3263.

[2]彭冬菊.去除白细胞致红细胞参数变化的观察[J].国际检验杂志,2012,33(8):1001-1002.

[3]GB18469-2012,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S].

[4]GB18467-2011,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