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健康中国视域下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思考

武燕玲

武燕玲(天津体育学院天津301600)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现状,指出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发展促进,需要全面推进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家庭培养工作和社会引导工作的协调配合,体育教育工作者应需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还要培养新时代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同时要将相关政策执行落实到位,使每一位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的参与者都能够参与教育环节之中,形成一个全社会健康教育的大环境。

关键词:健康中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9)07-067-01

从1995、2000、2005、2010等近几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的部分主要指标的总体结果来看,青少年体质健康呈现出下降趋势。教育部在2014年的调研中指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形态发育水平不断发展的同时青少年身体素质下滑的趋势也得到了遏制,但是青少年视力不良、肥胖检出率持续增加等现象出现的低龄化趋势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将“健康中国”这一战略融入到当前社会发展的整个进程之中,把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的整个过程之中,能够促进生态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模式,能培养出一种促进群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模式,这不仅对体育工作提出了高要求,也是对全社会的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1完善执行与监督体系,贯彻落实法律法规

自从我国成立以来,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与青少年体质健康有关的法律,从法治层面已经初步形成对其进行保护的大纲,但是我国的教育现在仍旧受到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并且在教育改革的过程性和渐进性因素影响下,出现了素质教育执行贯彻不力的局面,青少年体质健康的相关体育法规在应试教育的不断冲击下,存在了相当大的落实难度。因此各级教育行政机构和各层次学校对于国家的教育方针要坚决的予以执行和贯彻,全面保障素质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和将政策方针落在“健康第一”的教育实践上。其次还要坚决落实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不同部门机构之间的监督力度和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对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机构和学校的监督和查处力度,敦促各类体育法规可以在各类学校得到真正实施。同时,各类部门、行政机构和学校应将学校每年度的体育教育资金计入年度预算保障,加大对学校体育教育投入与支持力度,并配合教育经费增长而增长,将学校资金用于学校的体育工作的比例在政策上落实下来。不同地区在实际情况上再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实施各类国家综合法律,逐步形成完善的配套监管制度,使有关法律法规更加可操作,具有约束力和有效性。

2推进师资队伍完善,注重未来教师的观念教育引导

作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的地位也是举足轻重,在贯彻落实政策和执行政策的同时,在职教师对传统的但行之有效教学观念加以改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另一方面,为了能够给青少年在将来提供优质的体育师资,就必须重视对体育师资的培养,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未来体育师资的主要力量,但是就实际情况而言,他们对于专业技能的重视远远高于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重视,这是受教学大纲引导的,也是受未来就业影响的,但在观念上,需对当前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加以引导,引导他们对青少年体质健康加以重视,他们的重视度直接关系到今后他们在教育岗位上对于学生体育工作的开展。因此在未来方面来看,将“健康第一”的观念融入到学生的教育当中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让这些未来的体育教育工作者能够真正的将这一观念坚持到他们对于学生的教育过程中。

3全面深化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如今,体育凸显的作用逐渐变成了休闲、娱乐和社交,特别是在家庭体育活动中,体育活动是一种缓解和分享快乐的方式,但是民众对体育活动的主要看法仍然停滞在单一的身体强化之中。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院长毛振明说,“应试教育”只是原因之一,而家长、学校包括社会舆论的大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才至关重要。所以,家庭和社会不仅在其他方面要跟上社会的步伐,在思想方面更是要紧随时代的发展,推进全社会人的体育观念的进步。让孩子在学习之余能够真正的走向操场,走下网络,走进社团,把体育运动当成一种娱乐活动。

4小结

素质教育已提倡多年,但是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仍然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之下,无法真正的开展体育教育,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状况尚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在实际效果上的明显改善,但伴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进,也为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平台与机遇,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暴露出问题也不断纠正问题:政策有从上到下的监督执行不力现象,当地部分部门和机构执行政策时存在着“偷工减料”;其次是老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逐步适应不断完善的素质教育,在新的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教育理念转变;推进“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配合,不再单单只依靠青少年体质健康教育工作者,使每一位体育健康教育的教育者都能参与到教育环节中,形成一个全社会共同教育的大环境,共同关心青少年的体质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1995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96-103.

[2]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1-613.

[3]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中心.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统计分析报告[J].中国学校体育,2006,26(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