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74)
摘要:基于“互联网+”驱动军民融合机理,深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内涵,探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存在的性质、特征及功能要素。将平台体系划分为国防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军民融合资源库和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系统四大模块。在平台初创阶段,为鼓励产品供给方积极参与国防供给,须为其提供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并予以信誉支持。随着平台逐步发展并走向成熟,需求方需求范围逐步扩大,信誉效应不断显现,使得供给方产品市场不断扩大,规模效益逐步实现。
关键词:军民融合;产业创新;运行机制
1前言
军民融合产业是国家的重要战略产业,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是提高我国国防军工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最佳方式,探讨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的程度,对有效提高其创新协同能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将界定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涵义,阐明其结构、性质和特征,提出平台基本结构理论,为平台建设提供依据和指导。提出平台政府规制目标、边界、方式、成本和效益,为政府规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阐明平台网络效应原理、军民协同创新机制、激励机制、平战转换机制,为平台运行管理和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提出平台评价体系和认定标准,为平台考评和认证提供依据。
2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现状
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是军民融合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关联企业等经济行为主体共同参与,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合作关系建立起广泛的纵向和横向联系,资金、技术、人才等多个创新要素系统整合,创新资源在系统内无障碍流动,从而实现更高价值创造的过程。在新形势下,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是推进和提高我国国防军工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新范式。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系统是在“军民结合创新体系”基础上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和更深程度的发展,它更加强调国防创新系统和民用创新系统的有机结合。
3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的概念、性质和特征
基于属性和功能,产业创新平台是由产业关键科学技术决定的产业链(网)上相关群体构成的自适应系统。相较于传统产学研合作的松散性,产业创新平台利用一系列内外部联结机制将各参与主体有效联结,使各创新主体在平台内整合、配置与共享创新资源,从而实现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并分享技术转移或产业化所带来的收益。不同的关键科学技术决定着不同的高科技产业;不同的产业关键科技创新引领着不同的产业创新平台。产业创新平台的主要性质是知识性、公共性、动态性、开放性。知识性,体现在产业创新平台的存在以某一知识领域和产业关键技术为基础;以该创新平台为依托的产业发源于该知识领域,并以该关键技术为支撑。公共性,体现在科技创新本身具有溢出效应,创新成果具有一定的公共品性质;产业创新平台是产业链(网)上企业群体的共享系统。
动态性,体现在产业创新平台根据产业发展需要而完善和提高,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关键技术跨越而更新升级;产业创新平台系统内的创新创业群体和要素,在政府规制和市场规则作用下及时调整自身运行状态,以适应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态势。开放性,体现在产业创新平台是对经济社会开放的,符合政府规制并遵守市场规则的创新创业群体有机会融入产业创新平台系统;产业创新平台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与外界的资源、要素、技术和产品的互补交换;不能适应产业创新平台发展态势的群体和要素,按退出机制及时退出。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4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的军民融合创新平台
随着工业4.0兴起,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包含的智能技术系统(CPS)和物联网及服务(IoTS)将成为产业生存发展的核心关键。基于产业创新维度绘制了该体系下平台战略地图并对其进行细致分析。该体系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将具有新的属性、特征和功能要素,可谓新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
4.1新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属性和特征
新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是基于“互联网+”驱动下,军民双方在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武器装备生产、科研技术共享等过程中,借助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标准的一体化,充分优化军民双方资源配置,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协同发展的主要工具,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核心体现。建立新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实施功能网络集成战略、价值网络集成战略和全程价值链供给战略,是解决军民深度融合的根本途径。平台包括国防经济系统、社会经济系统、军民融合资源库和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系统四大模块,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军民融合深度演化。新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是军民融合战略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网络前沿科技相结合的重要载体和基本模式。传统军民融合平台实现模式主要以军民融合产业园区、军民两用技术联盟为代表,具体主要包括军民单向融合模式(军民两用技术推动与国防建设需求拉动等简单模式)和军民互动融合模式(军民两用技术推动与国防建设需求拉动共同作用模式)。与以上模式不同,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体系中的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强调平台内部参与企业具备复杂的网络联结关系,该体系下的平台既针对军民融合战略,又面向工业4.0趋势。
4.2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功能要素
新型军民融合创新平台不仅涉及国防工业内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与社会经济体系中产业及企业发展等领域的深度融合,而且包括国防工业与国家科技创新、经济建设和社会建设,自然环境与绿色发展等领域的军民深度融合,因此其功能要素呈现多层次特征。
5结束语
在智能生产与服务网络条件下,未来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须依靠新型协同平台支撑。但考虑到军民融合平台的独特属性,在运行中需注意两个问题:应注重产品模块化任务分解,避免独家垄断。军民融合平台兼顾国防和民用需求,须采用模块化发展模式。将不同零部件供应商纳入平台中,在统一界面规则下开展任务招标,并按优胜劣汰机制选取优质供应商。具体而言,平台组成元素包括模块供应商、模块集成商,及财政金融、基础设施、中介服务等;重视平台规制,强化竞合机制。正是基于组成元素的多样化和系统演化的阶段性特征,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平台的运行需借助良性规制体系,对平台内部研发生产行为及与外部主体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平台在规制约束下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保障其长效稳健运行。
参考文献:
[1]房银海,谭清美.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功能集成战略研究[J].软科学,2017
[2]冯起成.军民融合在机械制造产业创新中的功能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
[3]简晓彬,周敏.军民融合型经济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作用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
[4]陶春,郭百森.军民融合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6
[5]李挺.军民融合产业的四川探索:产业基金的逻辑和方案[J].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