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背景下城市综合体外部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电商背景下城市综合体外部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费兰

江门市滨江建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广东江门529000

摘要:电子商务的兴起正逐步地侵占着传统商业地产,众多城市出现了商业街店铺萧条、倒闭的情况,传统商业综合体、百货、专业店等商业模式亟待转型。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逐渐成为城市中心区商业地产的演变趋势,为民众提供高品位、多功能的“体验性城市生活空间”的同时,给城市带来了特有的物质与文化景观。本文通过对国外城市综合体案例的公共空间进行分析,总结其特点,以期为我国的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策略

1电商对传统商业地产的冲击

据《劳动报》报道,2011年至2018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年增长率稳定在20%左右。2017年仅双十一活动阿里+京东的总交易额就达2953亿元,同比增长124%。可见,线上零售即网络购物交易额持续快速增长,成为重要零售渠道。然而,线下购物平台得经营状况不容乐观,2017年2月17日,广百首个时尚百货品牌“风尚广百”从高德置地春广场正式全面撤离商场。广百发出公告解释撤店是因为“受市场环境下行影响,经营状况不如预期”,并强调关店将减轻未来经营压力。

传统百货业态单一,在电商连番冲击下,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传统百货均呈现出市场萎缩的现象。中国百货商业协会发布的《2016-2017年中国百货行业发展报告》显示,自2016年以来,我国百货行业发展继续呈现放缓趋势,过半企业销售额同比减少。更多新型体验式商业综合体项目开始吸引走了百货的人气。面对线上线下的双重压力,传统商业地产的商业模式亟待升级转型。

2具有城市性的城市综合体外部公共空间的价值

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城市中也往往占据了大量的城市建设用地和最佳的开发地段,在节约城市建设用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品质方面,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本质属性——城市性,即其建筑红线内的外部公共空间应当具备的城市公共空间的特性。其内部的公园、广场、街道等空间交织串联各功能区的同时,能够与城市的公共空间进行无缝连接,并演化升级为城市性的广场、城市性的街道、城市性的公园,与城市街区融为一体,共同承担起城市公共空间的功能。城市性属性是城市综合体与传统商业综合体相区分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触发人们在此自由迴游、交流以及发生其他各种人际交往的起搏器。因此,要充分吸引最大量的城市人群,带动实体商业地产的活力。重视并营造好城市综合体外部公共空间是商业地产升级转型制胜的关键。

图1.日本大阪GrandFront综合体

3具有城市性的城市综合体外部公共空间的营造策略

3.1以步行系统主导,多种出行方式协同的立体化交通

城市综合体的良性运营往往需要大量密集的交通运输工具进行支持其自身的可达性,如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分两期建设,建筑物之间用过街走廊连接,并纳入中区行人天桥系统。底层则为香港建筑所特有的设计手法(如图7香港的城市交通空间在建筑内部通常是这样组织的:“地下层——设地道连接地铁车站或停放汽车;地面层——组织公共交通换乘站及汽车通道,并且与地铁出入口毗邻,以实现同层换乘;地上二层——将城市空中步道联系成网络;屋顶平台——设计成城市花园或步行平台。地下、地面、地上通过自动扶梯及中庭空间联系成为一体,并与室外城市空间及周边建筑相互联结”。且内部设置有盖巴士总站、的士站及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与步行系统错层分离,而步行系统覆盖整个IFCMALL屋顶平台花园,并连接新天星码头的步行通道,给市民提供方便。

整合项目周边的公交站、的士站、地下车库和地铁出入口等不同的人车流关系,从地下、地面、地上三个空间层次建立起便捷宜人的立体化城市步行空间系统。充分考虑部分地面停车与地下停车的结合,形成出行便捷、紧凑高效、可达性高的立体城市交通换乘枢纽。通过不同标高的人车立体分流“可达性平台”解决人流与车流顺畅通行同保障步行体系与公共活动空间的充分结合,内部形成完整的交通流线。这种以步行系统主导,多种出行方式协同的立体化交通与购物、娱乐、餐饮、聚会等人群活动形成互动支持,提高空间品质的同时带来无限的商机。

3.2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

人们通过各种标志物对一座城市产生记忆,如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埃及的“金字塔”,哥本哈根的“美人鱼”等,这类公共艺术在给城市及其公共场所带来鲜明视觉意象的同时,也陶冶着大众的文化涵养和市民人格,展示着一座城市的魅力。

在项目策划前期应当考虑如何使大多数人在城市综合体的外部公共空间设计中获得的认同感。探寻当地居民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和心理需求,从中掌握人们的生活模式、并找准服务对象,兼顾地域文化特色、时代特征、城市历史脉络延续的肌理营造具有地域性的场所氛围,体现其独有的文化魅力,才能使城市综合体的公共空间体现文化特色。正如坐落于广州新中央商务区最核心区域中轴线上的天环广场,被定位为多层融合地上和地下的开放式公园零售商场,从2016年下半年开业试运营一年来,人气有目共睹,不仅丰富了天河路商圈、提升了乃至全广州的商业层次,更成为市民日常休闲娱乐的优先选择。

图1.广州天环广场鸟瞰图

4结语

国内外众多优秀的城市综合体案例经验告诉我们:即使在电商急速发展冲击传统商业地产的时代,这种从实际生活的互动出发,结合社会发展,以营造丰富的城市公共生活为核心,以“不断发育出宜人的城市公共生活空间”为价值取向的城市综合体公共空间的设计理念,通过以步行系统主导,多种出行方式协同的立体化交通、为不同群体提供使用的高密度,多样化活动空间载体、可实现空间的全天候使用、展示城市面貌的窗口等设计策略的实践,是完全可以在电商不断挤占商业综合体的严苛生存条件下可持续发展,使得开发商、城市管理者及市民这三者取得三赢。

参考文献:

[1]《广百撤场、广州K11等拒绝“留位”百货业态出路在哪儿?》

http://news.winshang.com/html/063/4963.html

[2]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官网http://www.ifc.com.hk/

[3]林燕.浅析香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J].建筑学报,2007,(06):26-29.

[4]捷得事务所“场所制造”理念http://www.jerde.com/

作者简介:

[1]林燕.浅析香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J].建筑学报,2007,(06):26-29.捷得事务所“场所制造”理念http://www.jerde.com/

[2]林燕.浅析香港建筑综合体与城市交通空间的整合[J].建筑学报,2007,(06):26-29.捷得事务所“场所制造”理念http://www.jerde.com/